谁能提供河北版四年级上册理科教学记录?

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指导

王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局王贤德

[摘要]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倡导让学生体验探究式学习活动。但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学生自发探究。小学科学课在强调学生亲自探究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教师及时、必要、谨慎、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由自发状态转化为自主状态,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增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探究素质,使探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义务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倡导让学生体验探究式学习活动。.....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像科学家一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学生自发探究。小学科学课在强调学生个人探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从“包办代替”的一个极端走向“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最终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第一,加强对学生探究的引导,让学生的探究从自发变为自主。

探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探索。他们不需要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探索内部结构,以及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他们天生就是“讨厌”的提问者,“气人”的拆台者,“可恶”的破坏者,“可恶”的涂鸦者,“讨厌”的鼓噪者。(“一颗小种子怎么能长成这么大的树?”“植物吃泥土吗?”“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树为什么是绿色的?”“星星为什么在闪烁?”……)

但是孩子的探究能力有限。由于受思维特点、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的限制,学生自发状态下的探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探究目标容易转移、探究过程粗糙、探究方法不完善、描述语言不科学等。

从一个孩子想知道蚯蚓在地下是怎么生活的(自发探索)到一群科学家探索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的探索),是一个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漫长过程。在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教育起着核心作用,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是老师的引导,促使孩子不成熟的探究从自发状态走向科学完善的探究。因此,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在强调学生探究体验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教师及时、必要、谨慎、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增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探究素质,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探究实践。

二,加强对学生探究的指导,教师要特别注意几个策略

如何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导,何时介入引导,如何引导,引导到什么程度等。,是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下水探索”是前提。

科学作为一门新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自然(常识)学科有很大不同。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亲密伙伴。教师的“教”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探究,不知道如何设计实验,不知道如何制定探究计划,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呢?张丁格老师经常自己“玩”,还经常玩出新花样。他玩过肥皂泡,还玩过经典,甚至吹出篮球那么大的肥皂泡。这能不在学生中引起轰动吗?他与蚂蚁“玩耍”,完成了著名的昆虫课。如此执着于和自己“玩”,张先生说:“原因很简单。希望孩子们可以摆弄它,研究它,发现它。老师能不下水,不拨弄,不研究吗?”

“入水探究”是指教师在预设的情境中,以学习者的角色,先于学生熟悉课本内容,从探究层面体验、发现和重新把握内容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思想,从而获得探究活动的感性体验。

面对全新的课程和教材,科学教师要特别注意“水中探索”,做探索活动的先行者。下面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了理科教师“水中探索”的重要性。初三《动的空气》第二册“烟带来的消息”的活动中,一位老师发现“蚊香”代替了,因为“香”要在市场上买(有迷信活动的嫌疑)。结果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蚊香”是无烟的,达不到预设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在课前自己下水探索(即使平时很熟悉),先走一遍探索活动的全过程,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

教师“下水探究”,亲身实践,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摸清水的深浅和路的难易,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完善哪些材料,需要多少时间,有哪些现象,可以得到哪些数据或证据,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什么时候老师介入是及时和必要的等等。,让老师上课舒服。“水中探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教师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引导手段,为实时、动态的教学创造预留空间。因此,教师的“水中探究”是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指导的前提。

2.“材料整合”是关键。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探究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也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探索材料的选择、组织和呈现顺序是一个“材料整合”的过程。教师整合的材料是课堂教学的潜在语境,它隐含着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在教学中,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的组织和呈现顺序往往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学生所经历的探究过程也会完全不同。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精心整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结构化的材料,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基础和关键。比如初三第二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往往会跟着“大物体浮,小物体沉;轻物浮,重物沉”等原始知识来判断物体的沉浮。接下来,教师要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的起伏与大小重量的关系,改变学生原有的模糊认识。以下是两组不同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探究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首先,教师给学生提供八种东西,如泡沫塑料、胡萝卜、回形针、牙签、小木块、石头。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物体不一定浮,小物体不一定沉”;按照重量的顺序,发现“轻的东西不一定会浮,重的东西不一定会沉。”原来,起伏与物体的大小和重量无关!?实验结果与学生原来的认识矛盾,学生开始疑惑。真的无关紧要吗?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开始思考。经过思考,发现“体重”和“大小”是两个变量。不控制其中的一个,就无法研究“大小”或“重量”与起伏的关系,从而导致控制一个变量的后续探索活动。其次,老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大木块、茄子、回形针、钉子、玻璃珠、鹅卵石和材料。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物体浮,小物体沉”;按照重量的顺序,发现“重物浮,轻物沉。”实验结果让一部分学生原来的认识得到肯定,让质疑的学生开始没有安全感。材料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误导了学生。这门课卡在这里了。后来老师越引导,学生的思维越混乱。

良好的结构化材料是学生成功进行自主探究的前提之一。因此,教师在准备材料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和精心整合那些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揭示科学概念、有利于探究活动开展和使学生思维碰撞出火花的材料。

3.“探索计划”是重点。

孩子的自发探索和计划性不强,经常跟风;由于孩子理解水平的限制,对问题的考虑往往不够全面。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应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重点。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先教育学生思考,制定探究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构思安全措施等。,并通过师生讨论、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更科学地制定探究计划,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弯路,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活动的效率。

比如四年级上册“如何加速溶解”一课中的“哪种肥皂溶解快”对比实验,有很多变量需要控制,比如水量、水温、溶质的大小和形状、是否搅拌、搅拌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溶解速度。没有老师的指导,四年级学生很难完全掌握这些因素。只要一个变量被学生忽略,就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没有老师的指导是不可能的。而且,如何“控制变量”,三四年级的学生用不了这种科研方法,也需要老师的一些指导。当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的科研方法后,在以后的探究活动(如“摆”等)中就会驾轻就熟,不需要老师更多的指导。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从支持到释放,从模仿到独立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

再比如四年级上册“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盐”这一课。老师要花很多时间和学生讨论实验方案——这是培养学生如何制定科学探究方案的过程:(1)水量:一杯水多少钱?大的,小的?100毫升,50毫升?(2)测盐方法:用多少量?(称,勺)怎么测?(3)什么现象表明不能再溶解?(4)如何加盐节省时间?(5)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讨论结束后,需要配合团队进一步完成实验方案,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如果老师不给指导或者指导不到位,学生就可能漫无目的的瞎折腾,最后得不到结果,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加强探究计划的指导,可以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这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从中学习到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是孩子在生活中参与解决和做出与科学有关的决策的重要基础。

4.“归因分析”就是推广。

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而这种教育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反思,归因分析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否则,这些挫折、错误和失败可能会让学生更加迷茫和困惑,这就是挫折和失败的体现,逐渐失去探究的兴趣和信心。否则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还在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点时间,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找出探究成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同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教师来说也有重要意义。教师也要认真反思教学,进行归因分析,从“指导者”的角度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自身指导水平。

比如四年级第一册“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盐”,九组问“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分别是:19勺,22勺,18勺,25勺以内,19勺,16勺,19勺,20勺。从数据分析来看,50毫升水可以溶解19汤匙盐,50毫升水可以溶解18汤匙盐和20汤匙盐的组也相当接近,可以得出“50毫升水可以溶解19汤匙盐”的结论。这一结论与溶解在水中的盐的饱和度基本一致,课题组的探索性实验大部分是成功的。但是16勺,22勺,25勺以下三组数据呢?教师要深入其中,组织引导学生共同反思,进行归因分析。经过反思,找出了原因:“16勺群”之所以能继续解散,是因为时间没有完成。“22勺团”不知道具体原因。通过分析,学生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可能有重复记录,水分太多。“少于25勺的一组”实验的结果是第二次加盐,没有等到上一次加的盐完全溶解,最后杯底还剩下一些盐,这是不按照实验计划的教训。大部分小组都顺利完成了询问计划,说明老师的指导基本到位,“重复录音”的出现说明老师在录音方法上的指导还有待加强。

归因分析和认真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加强引导也不是面面俱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和快乐,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