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牧公式的推导过程
牛放牧公式的推导流程图如下:
草的存量=牛吃草的速度*时间,但是草也在生长,一个增加就成了牛吃草的问题。牛吃草比草长得快,两者之差就是草的净消耗效率。牛越少,净消耗效率越低,进食时间越长,草的总量(原草量+生长草量)越多。
虽然变数很多,但其实还是一个工程问题。草的存量=草的净消耗效率*时间。于是,就有了牛吃草的基本公式——y =(n-x)* t,y代表原始存量,n代表导致原始存量减少的变量,x代表存量的自然增长率,t代表存量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
牛放牧公式的四个基本公式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数×多吃的天数-对应的牛数×少吃的天数)÷(多吃的天数-少吃的天数)。
2.原草量=牛头数×食用天数-草的生长速度×食用天数。
3、吃的天数=原来的草量÷(牛的数量-草的生长速度)。
4、牛的数量=原来的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这四个公式是解决牛放牧问题的基础。一般假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不变,设置为“1”。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已知的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然后是草原原有的草的数量,再回答一般问题提出的问题。
牛放牧问题的由来:
牛吃草问题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707年出版的《普通算术》中提出的。在这本书里,牛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牧场上有一片草地,每天都长得一样快。
这片草喂了10头牛22天,或者喂了16头牛10天,这期间草一直在均匀生长。如果喂25头牛,能吃几天?
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牛放牧问题”或“牛顿牧场问题”。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牛顿的著作,现在这类问题在数学领域仍被称为“牛顿牧场问题”。
在牛顿之后,许多数学家和学者研究和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方程来解决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现在,牛吃草的问题已经成为数学领域的经典问题,经常出现在小学的奥林匹克等数学竞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