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德育教学能力
道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学生科目;社会生活;备课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没有道德和社会课。我们从一年级开始上思想品德课。在我的记忆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大多是讲述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那些家喻户晓的德育故事,古今皆有,我今天还讲给我的孩子听。但站在讲台上,笔者知道,如今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深化,其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学方法也远非如此。品德与社会课老师不能再停留在以前单纯讲故事的状态。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切实提高德育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能力,锻炼自己,让学生更多受益,让社会更和谐。
一、德育第一,要重视质量社会的纪律
要想让品德与社会课脱颖而出,学校和老师都要在心里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但也有老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不只是单词和英语的问题,不考试,这不是重点。他们经常挪用道德和社会课用于其他目的,或教授他们的主要科目,或自学。长此以往,学生也把品德与社会课本当成课外读物来自学。学生自由散漫的读书,让很多在学校应该教授和强调的重要社会常识失去了强调的机会。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一些社会常识:灭火器知识,法律知识,学习新的交通法规等。,都很重要,值得学习。
我们来复习一下新课标中的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立足于学生生活,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中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道德和社会课程。欲行千里,德育必先。
第二,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一门学科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也是如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心感知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理解和看法,所以学生必须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主人。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还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不可动摇的思想。以五年级“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这一课为例,说明教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引入对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大家都要穿上轻薄漂亮的夏装。周末的时候,老师看到商场里到处都是商品,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鞋子、衣服等商品是从哪里来的?工厂制造的。你们在工厂里是如何制造衣服和其他商品的?它是由工人用机器生产的。)
课件演示:工人在生产线上加工衣服等商品。
古代人是怎么得到鞋子和衣服的?(自己做的或者鞋匠、裁缝做的。)
2.探究学习、报告和交流
蒸汽机问世后,人类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明,许多发明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课本上有48页到51页两个年表,列举了一些发明。让我们看看这些发明是什么。(学生看书)
我们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一项发明进行小组交流。这些发明可能与家庭生活、户外交通、工厂生产或精神娱乐有关。我们抓住一项发明,讨论一下:这项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比如自行车发明之前,人们坐马车,更多的人要走路。自行车发明普及后,仍靠两条腿出力,但速度大大加快,省力。这就是这项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学生分组探索,分组交流自己准备的材料和有趣的发明,5分钟,老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准备课堂报告。)
(1)课堂报告,师生互动。
课件视频如:火车的发明,了解爱迪生和电灯。
(2)及时写在黑板上,指出重点。(让学生用便利贴把报道的发明贴在黑板上)展示课件中的分类:
第一类——家庭生活的变化:电灯、钢笔、吸尘器、电话、易拉罐。
第二类——出门方便: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热气球。
第三类——娱乐内容的丰富性:电视、电影、广播。
第四类——工厂生产的变革:蒸汽机。
(3)技术发明改变生活。这些发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发明集中的地方,机器集中的地方,工厂也集中的地方,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没有工厂,机器也很少,相对落后的地方就是农村和城市的贫民窟。贫富差距与日俱增,城乡差距很大。
(4)城市与农村,新问题。请读50页,看49页和51页,思考工业化时代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新问题。学生报告(学生报告,如工业污染、贫富差距大等。).
我们学习了中国辉煌的历史,了解了世界历史上工业化时代的相关内容。(板书:工业化时代)同时,对比东西方,你看到了什么?中国没有跟上世界的发展。)
3.深化主题的外延
(1)老师总结:评价学生发言,强调工业化对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
(2)外延:现在是继工业化时代之后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是一个重要标志。
4.总结全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把中学生在今天小组讨论中表达的观点告诉家长,听听他们的意见。预览第52和53页。
全班教学设计,学生联系生活,分组交流自己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交流后再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收获。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从时间上看,学生活动占1/2以上;思想上,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从教学方法上,教由学定,学导;从主题的特点来看,电灯、电话、自行车、收音机、蒸汽机等。学生讲的都是分;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总结的提升就是总结的升华。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节课中,老师的记录大多预设了学生应该做什么,学生说的很多,老师总结的很高,基本上给了这节课一个高质量的评价。由此我们说,一门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打开思路。
品德课和社会课会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品德课和社会课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交流,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互动中,产生甚至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一来,会话式的导入就会更多。
以上是笔者对提高教师自身道德和社会课堂教学能力的思考。应该说,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招一式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思考和掌握一些有效的措施并坚持下去,一个成功的课堂就会应运而生。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