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更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或增加作业,而是读、读、再读。”新课程理念也提出:“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倡导多角度、创造性阅读,运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中生活泼好动,渴望探索,图画书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如何让绘本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发挥真正的阅读价值,增长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敏锐的观察力,清晰地阅读绘本

1.看整本书,仔细欣赏绘本。

绘本是一张“神秘的地图”,到处隐藏着秘密,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为读者呈现了许多美丽的画面。看封面,猜故事内容,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不起眼的环衬可能与故事紧密相关,更容易提升故事主题;扉页不仅是一扇通往主故事的门,还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有时它还会讲故事;封底会是故事结尾的延续。如此精彩的绘本,让我们看了一点就爱不释手,怎么能忍住不去欣赏呢?

2.探究细节,深度解读文本。

绘本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同时用图片和文字“说话”,图片中隐藏着很多重要的信息。只有引导学生认真看图,从细微处探究,才能发现很多往往被读者忽略的小细节。只有阅读这些细节,我们才能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

《爷爷一定有办法》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小镇和一个温暖的家庭,人情味很浓,无论是人的表情还是环境物体都非常生动。图片下方的老鼠一家,给读者带来了额外的阅读乐趣。而学生在阅读时并不关注画面的细节,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

老师:(看着图片)约瑟的扣子掉了,她很伤心。你猜,大家都是怎么安慰他的?

生:爷爷说:“约瑟,我的扣子掉了,我无能为力。”

生:妈妈说:“爷爷说得对,不可能无中生有!”"

生:小姐姐说:“娃娃我给你!”"

老师:没有,这个小姐姐是谁?

生:可能是邻居家的小姐姐吧!

生:不是,是约瑟的亲妹妹!我好像看到我妈在前面抱着一个婴儿。

老师:是谁?让我们回头看看前面的图片...

生:我看到妈妈的大肚子了!

生:看到爸爸给小妹妹做的鞋了!

生:我发现奶奶在这里给小妹妹洗澡!

约瑟什么时候有了一个小妹妹?如果不是老师提醒,大部分同学都没发现。因为老师的教导,绘本阅读变得更加清晰有趣。因此,在阅读绘本时,除了阅读故事本身,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看画面中的环境和次要人物,或者通过人物表情的变化来猜测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第二,鼓励大胆想象,深度阅读绘本。

审美和想象力是绘本最重要的特点。绘本讲的故事往往富有想象力,很多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场景和情节,都可以用图片轻松直观地表达出来,这也让学生发挥了无限的想象力。因此,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观看画面中的形象、色彩和细节,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遐想文字和画面之外的世界。

1.预测故事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吸引读者眼球的东西,让学生在阅读前猜测故事情节,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比如《逃跑的兔子》的封面就是一对母子兔子在草丛中对视。当让一年级学生猜这本书可能会说什么时,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五花八门:“兔妈妈在对兔宝宝耳语!””“他们可能在说,这里的草真好吃!“兔妈妈一定是在告诉兔宝宝要小心狼!森林里的狼太神奇了!“学生们根据图片做出的预测相当出乎意料。一幅画应该有这么多的想象力。虽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大胆想象,但这不也是一种教学收获吗?

2.想象怀疑

设置这样一个环节,意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大胆质疑、猜测、预测的能力。比如《红鞋》,老师问:奇怪,红鞋怎么丢了?同学们争相猜测:“我猜可能是我妈在阳台晒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来了。”“我猜可能是它的主人踢球的时候不小心把它踢走了,找不到了。”在这里,学生的推理可能与故事不谋而合,也可能大相径庭,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猜测和思辨中充分享受阅读,在有趣的阅读中学会阅读。

3.合理联想

孩子在阅读一本书时,不仅会想到现实生活和其他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部作品中最喜欢的人物,这是大三学生的年龄特点造成的。在《逃跑的兔子》的阅读中,当想象自己是兔子会跑到哪里时,学生们仿佛真的是那只淘气的兔子,一边打手势一边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陈子跃一边跳进水里一边说:“我跳进水里,到了水底,兔妈妈就找不到我了!”叶晨一边缩着身子一边说:“我躲在茂密的草丛里,所以兔妈妈看不见我!”“学生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带来的快乐。

三、引领情感体验,探索阅读绘本

优秀的绘本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享受,还能带来美妙的情感体验。绘本最大的人文价值在于,简洁的语言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让人感动,让人受教育。这些绘本中的画面往往采用抒情细腻的笔触,引人入胜。因此,要引导学生安静地欣赏画面,在视觉感知和听觉感受中深刻体会人物的感受,让内心变得柔软而敏感。阅读这些故事,不仅是学生的阅读,更是心灵的“盛宴”。有时候光是讲故事就能让学生走进绘本里人物的内心。因为在告诉学生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声音和表情向学生传达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受,对绘本的品味,甚至是自己的情绪,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无忧无虑的阅读享受。此时,情感体验完全不用强调,听就好。

四、激发多形式拓展,充分展现绘本魅力。

阅读不仅始于一本书的开头,也始于一本书的结尾。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往往会让学生意犹未尽。结合我校绘本阅读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读完《愤怒的汤》后,可以给父母读书讲故事。通过讲故事,他们不仅将故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2.阅读并表演。

很多绘本讲故事,情节丰富,适合表演。例如,学生们在读完《鳄鱼害怕牙医》后,生动地表演了鳄鱼和牙医的表情和动作,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兴趣高涨。

阅读并猜测

当绘本里的故事戛然而止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自己还在想知道故事的结果。他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测。绘本教学的最后,留点时间给学生解读和体验,他们会收获精彩和童真。

4.直读式记录

看完《不要再接吻》,可以继续写故事;读《爷爷一定有办法》,可以写一个地板下的小老鼠一家的故事;你可以通过阅读《泰迪熊搬家》来学习绘制地图。阅读《可爱的小老鼠》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空白处写字画画;读完《嘟嘟》和《巴豆》,可以学习写信,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5.读一读,做一个系列。

学生看完绘本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各种漂亮的造型,从单张、几张到整本,从老师的帮助到学生的合作设计或独立设计,然后在设计好的空白绘本的适当地方写上文字,再将文字与适当的喜欢的图片搭配起来,制成自己的绘本。阅读蚯蚓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创作蚂蚁日记、蝴蝶日记和我的日记。当然,绘本阅读的指导课程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有摒弃阅读偏见,拓展因世俗影响而可能变得拥挤的狭小精神空间,阅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才能真正享受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带领他们走向纯真的心,走向春草盛开、百花齐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