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快乐教案
今天,我爸爸买了一只紫色的老虎。我看了看。我只能从前面看到头,从后面看到像指针一样的尾巴,从侧面只能看到它的一边。我妈让我站在椅子上往下看。这时,我看到了紫虎的全身。
原来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第二章:下朱珠象棋
吃完饭,我们和妈妈一起玩跳棋吧!我提起了象棋。我选了绿色的棋子,我妈选了红色的棋子。妈妈说你先走,我一走就跳了三步。妈妈只走了两步,却为我架起了一座桥。我一次走了五步,我妈只走了三步。几次之后,我所有的棋子都到达了终点。当我看到我妈妈的时候,我差了三步,我打败了她。
第三章:量身高尺
我们家的墙上有一把身高尺,我每年都用它来量身高。去年我的身高是1m10cm,今年的身高是1m16cm,1110 = 6 (cm)。今年长了6cm。
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得和姚明一样高?”妈妈说:“只要你每天多吃点,不挑食,坚持锻炼,你将来会成长为像姚明一样的巨人。”。
第4条:口头计算
数学中,最简单的是口算,但口算是最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就听听我的介绍吧。
口算,经过大脑的快速计算,脱口而出,但不能等你在草稿纸上算出来再说。那叫算计,不是口头算计。但我不一样。一个题目,像0.75除以3,我会脱口而出,答案是0.25对吧?
口算其实很简单,加油!
第五章:学好数学可以省钱。
星期天,我和父母去超市买牙膏。当我们到达超市时,我们直接去了洗涤柜。我们发现,同种竹盐牙膏有两种销售方式:1,三支110克牙膏,清新悦人套餐17.9元;2.一支150g重的牙膏8元。
我妈妈对我说,“舒婷,我们今天要去买更多的牙膏,慢慢地用它。你觉得这两种方式买牙膏哪一种会省钱?”现在我被难住了,我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当18元,你算算!”我马上说:“买清新又过瘾的衣服省钱。”妈妈问:“为什么?”我说我是这么想的:三盒18元,每盒牙膏6元18 ÷ 3 = 6(元)。150g牙膏每盒8元,也就是多2元钱买40g牙膏,所以1元可以买到20g牙膏。而如果买150g的牙膏,1元买不到20g。所以我觉得买清新愉悦的衣服省钱!妈妈听了这话,开心地对我说:“太好了!学好数学真的很有用!”
今天,我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可以节省金钱。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第六章:切西瓜
昨晚,天气很热。当我拿出一个西瓜要切的时候,爸爸叫住了我。他给了我一个问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切出来十个皮。看你怎么切的?这时,我想,嗯,很简单。于是,我去拿了一把水果刀,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剪了一个“米”字形的。如果数的话,九块就够了,但是只有九块!不服气,我又带了一个西瓜,正要切的时候,爸爸叫住了我。他指着我说:“哦,你浪费了多少西瓜?”让我来切!“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着。我仔细观察着观众。这时,一个问号闪过我的脑海。我该怎么办?爸爸切好之后,我数了一下,只有九张皮,但是他切的是井的形状。我看着爸爸说:“爸爸,你不是切了九块吗?”爸爸看到我疑惑的样子,告诉了我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处”。原来第十块皮藏在“嗯”字中间的嘴下面我才恍然大悟。
这时候父亲看着我,根据情况引导我:“人生有很多事。只要仔细观察,一定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点了点头。
第七章:令人困惑的数学问题
昨天打开《三年级数学提高班试题》,看到一个题目:萍萍家有三口人。我父亲比我母亲大三岁。今年家里三口人的年龄是765,438+0岁,8年前家里的年龄是49岁。萍萍今年多大了?爸爸妈妈多大了?
我看了看,心想,哇,这个好简单啊!所以3× 8 = 24(年)71-24 =...唉,不对劲!我想了想,还是不明白。爸爸看着这个问题说:“我以前也遇到过这个问题。”71-24 = 47而不是49。我知道,这说明八年前萍萍还没有出生!这么想多好啊!"
我听了父亲的提示,拿起笔兴奋地做了起来:所以萍萍今年6岁,父亲的年龄是(71-6+3) ÷ 2 = 34(岁),母亲的年龄是34-3 = 3(岁)。
我检查了一下,哇,是的,没错。
我认为:这些类似的数学题很容易混淆视听,一定要记住,以防被骗。
第八章:21点游戏
星期天,我和杨雯玩了21点。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这些计算方法,最后的数字必须是24。
游戏开始了,我们每人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差!听着,四个人都是王牌。这时,我只听到杨雯说,“我能行。你看,5+5=10,10×2=20,20+4=24。”我第一轮输了。但我并不气馁,因为未来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抓住,争取好。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1与1持平。”
杨雯说:“不管怎样,下一轮我一定会赢你。”第三轮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第一眼就傻眼了。突然,杨雯大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自鸣得意的样子,无能为力。
虽然输了比赛,但是我觉得24点真的很有趣,数学真的很精彩。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接下来的21点游戏中,我一定要熟练运用,成为高手。
第九章:有趣的数学游戏
昨天看了《四年级升学班》里对年龄和口袋里钱的巧妙猜测,立刻就吸引了我。
上面写着,把你的年龄乘以2,再加上5,你得到的数字会乘以50,再加上你口袋里的钱(不超过10元,以角度计算),然后减去一年(正常年份)的天数来加长115。
我看了这个题目,不信,就试了一下。我的年龄是9岁,口袋里的钱是5元5角。我放9× 2 = 18,18+5 = 23,23× 50 = 1150,1150+55 = 1205,65435。
就这样,我把955分成了9和55两段。9是我的年龄,55是我口袋里的钱。
最近怎么样?这个数学游戏也很好玩!请试一试,看看对不对。
第十章:采摘松果
冬天来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了。
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包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把你的松果给我好吗?派恩爷爷很大方,说:想摘多少就摘多少。小松鼠非常高兴。他一边拿起它,一边唱歌。很快袋子就满了。派恩爷爷问:你摘了多少?小松鼠说:哦,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种了16个松果,还有九个。如果你能算出你挑了多少,我就让你扛。”小松树手忙脚乱,数不过来。我们做什么呢如果派恩爷爷不让他带走,那他冬天吃什么?我会帮它。
数学课上,老师说:知道总数,求偏数,就是把已知的偏数从总数中去掉,得到另一个偏数,用减法算出来。我很快就想通了,小松鼠挑了16-9=7(枚)。
第十一章:有趣的旅行问题
今天无聊的坐着,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欣然同意。
因为我的trip问题没有巩固,所以先复习trip问题。爸爸说:“我先介绍一下行程。”“好吧。”我高兴地拍手。爸爸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走路和骑行,物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这就是所谓的‘散步’。有了‘行程’就意味着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距离、速度、时间。研究这三种关系的应用称为旅行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距离=速度*时间
速度=距离/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听了父亲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子1。1的例子是这样的:李成在奥巴那的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在同一条路上。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3分钟后他们相距多少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只要用奥巴纳李成的速度和时间,就能算出两个人的行走距离。然后用400米减去他们走的距离,得出三分钟后他们相距多少米。”我自豪地说。爸爸笑着说:“我觉得你考虑问题不全面。题目没有说我们是相向而行,还是相向而行,还是同向而行。”“哦,我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下:
(1)反方向:400-(60+70)*3=10 (m)
答:3分钟后,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0米。
(2)背面:400+(60+70)*3=790(米)
答:3分钟后,他们相距790米。
(3)同向:小花前方400-70*3+60*3=370米。
答:3分钟后,他们相距370米。xiaoxue123
(4)同向:李成前方400-60 * 3+70 * 3 = 430m。
答:3分钟后,他们相距430米。
啊!旅行问题真的很有意思!
第十二章:“鸡兔同笼”
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有趣问题之一。大约1500年前,孙子的计算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鸡和兔子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底部算起,有94英尺。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想知道《孙子算经》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吗?
答案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每只鸡和兔子的脚都砍掉一半,那么每只鸡都会变成“独角鸡”,每只兔子都会变成“两条腿的兔子”。这样,( 1)鸡和兔子的总脚数从94变成了47。(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总脚数比总头数多1。所以总脚数47和总头数35之差就是兔子数,即47-35 = 12(只)。很明显,鸡的数量是35-12 = 23。
这个想法新颖奇特,其“切脚法”也让国内外数学家惊叹不已。这种思维方式叫做还原。还原法是指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不采取先直接分析问题的方式,而是将问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和转化,直至最终归类为一个已解决的问题。
第十三章:跷跷板问题
数学课上,老师说: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同学们都说玩过。老师说:怎么玩,谁能给学生讲一下?
过了一会儿,老师从讲台下面拿出一个秤放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老师是怎么做的。老师在左边的盘子里放了两个橘子,在右边的盘子里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说:这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一样重。这时老师从左边盘子里拿了一个橘子,只见右边盘子掉了,左边盘子翘了。老师问我们:是什么样子的?“跷跷板”老师又问,“这是为什么?”学生说:苹果重,橘子轻。老师说:多少个橘子比多少个苹果?我看到老师又把苹果拿了下来,然后把一小包饼干放在用秤称过的盘子里。结果放橘子的那一面倒了,放饼干的那一面翘了起来。老师又问:这是为什么?“橘子重,饼干轻。”请再看一看。老师加了一包饼干,但还是粘了起来。老师又加了一包,称称两边的盘子是平的。老师又问:为什么两边的盘子一样高?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说:苹果比橘子重,橘子轻;一个橘子比一包饼干轻。学生们知道如何比较重量吗?
第十四条:“狡猾”的小表弟
今天去姨妈家,看到4岁的小弟弟穿着唐装,妈妈就跟他开了个玩笑。
妈妈说,“小胖,你的衣服真好看。你能把它们借给我阿姨吗?”
小胖眨眨眼睛说:“不会的,你穿上这套衣服后会很烫的。”
妈妈补充道:“我阿姨最怕冷。”
小胖马上假装很冷,一本正经地说:“我刚才犯了一个错误。这套衣服真冷。”说着,打了几个冷战。
母亲强忍住笑说:“冷不冷,只要我在里面多穿点衣服就行。”
小胖很着急。他撅着嘴喊道:“可是衣服对你来说太小了!”"
大家听了都笑了。
第十五章:问题
晚上在奥数书上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苹果树的数量是梨树的三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所有的梨树都施肥了,但剩下80棵苹果树没有施肥。请问: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我没有被这个问题吓倒,能激发我的兴趣。我认为苹果树是梨树的三倍大。如果两种树要同一天施肥,老王师傅每天要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其实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就是10,最后80棵。由此可知,老王师傅已经施肥8天了。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有480棵苹果树。这就是用假设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假设法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