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农牧区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为此,在培养我区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克服家庭的负面影响,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不平衡,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低下,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培养下一代。

目前,我区农牧区小学生存在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及其原因。1,有些家庭,他们父母的例子让人不敢苟同。在我区,农牧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十分薄弱,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得不到家长的引导和监督,有的家长言行自私、贪小便宜,往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不健康的种子。2.注重孩子学业的家庭,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教育,过于注重“智力”投入。在学习中得高分的孩子会得到“奖金”,相反,他们会受到虐待或棍棒伺候。这种方式导致孩子想尽办法不择手段的“获取”分数,导致在平时的小考或者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抄袭现象。3.我区农牧区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子女教育尤其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近年来,社会上有些人借改革之机,以建设新农牧区为由,在社会上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赌博(包括一些电子游戏机、网吧)、贩卖色情书刊、播放色情录像等。5.在我区一些偏远农牧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关部门在检查个别学校的办学情况时,还是把学校的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其他工作放在第二位。这种教育方式失去了“教”与“育人”的平衡。

如何提高我区农牧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做好家长培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农牧区,一些家长的角色模式需要改变。因此,要提高农牧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机构必须联合乡镇、村委会,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重点教育学生家长。比如,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学校要和乡镇、村委会合作,定期和家长沟通;学校要定期安排老师到学生家中家访;学校要和执法部门、教育管理部门联手,开展一些针对家长法制、思想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设计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形成具有教育价值的“教育场”,通过熏陶、熏陶、暗示、启迪等独特的教育机制,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通过各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各科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各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2.通过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学科是道德教育的专门学科。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表达能力,以理、以情、以恒心、以实践对待学生,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3.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社会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五爱”和国情教育。课后,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玩,有时会随意乱跑,闹得很大。所以要把学生组织起来,给他们一些游戏规则,让他们学会玩,逐渐从中学会交流。(三)“学校、社会、家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跨世纪的人才需求要求我们把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积极与社会和家庭沟通,充分挖掘农牧区教育资源,发挥社会的教育力量,形成延伸的各级教育网络,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比如,将学校周边的贫困孤寡老人家庭建成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基地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主动与司法单位和家长联手,严禁一些非法出版物在校园内流通,让孩子少接触一些暴力电影和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