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河尽头的阳城

浔阳,浔河的发源地,位于安康市东南部。

旬阳是个小山城,有看头。首先,她以旬水向内宽窄蜿蜒,半隐半现,像一条没有尾巴的龙。然后四面青山环绕,水和汉水常年奔流在山脚尽头,汇聚于此。这还不算的话,一座有气候的新城和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城,在这一片蓝天下,你能感觉到一天之内身处两地。

下了火车,几步之外的廊桥就是第一个景点。是一座仿皇宫建筑群,静静的横跨十天水上漂,红柱灰瓦飞檐,房间相连,座椅相连。从远处看,它就像一艘猩红色的游船和一条镶嵌在河床上的飞行彩虹。开阔的视野,大方的设计,衬在这个闹市,会让你的心先有点震撼。步入内廊,古典而精致。木雕门、竹帘、栏杆...再加上店铺和人,一下子就好像在穿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好,用在浔阳手里正合适。从一个转角公交指示牌的角度来看,带电子屏的行车动态表就是一个例子。闪烁的标志实时报告汽车的位置。有了这个小小的改变,着急的人只能看自己去不去,着急做安排。

出了廊桥,坐公交车往华力奇方向,就到了老城区。一路上,车在柏油路上上下穿梭,窗外的飘带和精致的商品很快被甩在身后,但我感觉车一直在绕着河,只因为三五分钟就瞥见了楼与楼之间的河。

在老城区,时间仿佛回到了六七十年代,街道不花花绿绿,房屋不高,一切都是静静的,轻轻的。铁匠铺、裁缝店、照相馆纷纷进入视野。要不是偶尔的车影,我还真以为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穿越了。

发现其他地方的味道,可能就是旅行的地方!但老城的历史远不止五六十年前,厚重的人文和物件比比皆是。

河岸周围的人地势最低,喜欢在一个被侵蚀的门角落里放一堆汉江石作为陪衬。街上也有专门卖石头的店铺。走几步就能发现七八个磨盘大小,残存的佛头、铭文、石狗等。

四处走走,如果看到一个一人宽或者两三人宽的巷子,可以爬到路中间,路中间是一条街,两米宽,两边都是木屋,斑驳的岁月,大多有两层,底下是木门和墙,顶上是阁楼椽子。一家一家挨家挨户,沿街被迫起落。还有大庭院,也许就在不经意的拐角处。街外只有一座独立的小门楼,下侧有石墩,眉有匾额,画时断时续。环顾四周,你绝对能体会到过去大家庭的样子。

突然,前方的街道悬崖上出现了一堵单边的墙,包围着过道和低矮的房屋。这是一个单独的场景。当你扶着垛口眺望时,可以看到:汉水悠悠,远山郁郁葱葱,蓝天澄澈,白云温柔,加上脚下的石板街和木屋,简直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写生画。

有意思的是,你脚下的路上也有一块石头剁。前一分钟你撞上了一扇门,后一分钟你看到了爬满爬山虎的墙,下一分钟你面对的是低矮屋檐上的石屑。沿着一条线切下去,可以下到房子的一楼,也可以上到街顶。著名的估计是,好汉坡那一段,石板相拥,向上有一级阶地,站在最下面抬头找它的头,整齐地连接着下街和上街,光秃秃的石痕和远处的脚印,还有树荫下的青苔纹,在年轮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深,像一个暮年的老人,与这里的一切生活在一起。

从任浩坡上去,穿过衙门口,老城区的另一个视点就是文庙。

石台边上的两扇小木门突然打开了。明清的风土人情扑面而来,然后松柏的味道,砖瓦的味道,让人隐隐眩晕。凌兴门、大成门、大成店位于中轴线,两侧为两翼,下、中、上三院依山逐层传世。上楼梯,穿走廊,绕池子走,走寺庙。幽深幽远的景色提升了一种肃穆感,气氛和大嗓门不忍心照本宣科。

在中院的台阶旁,一棵千年古柏傲然翠绿,估计有六七个小学生会勉强拥抱它。树下还有一块石碑,记载着明朝万历年间重建文庙和魁星楼的情况。它被称为“青铜板”,因为它听起来像铜的声音。它与古柏相得益彰,合称“白萌铜牌”,是旬阳八景之一。盛夏时节,柏树周围的金宝花鲜艳夺目,红色衬着葱翠的藤蔓,用柏叶点缀,古树焕然一新。

大成殿和厢房陈列着各个朝代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到后世的铜、铁、瓷、玉、石,是了解古代旬阳人生活、经济、政治、军事的绝佳场所。博物馆是了解一方脉络最有说服力的地方。古老的精华从旬阳人那里默默代代相传,从明清匾额《敦睦乡》《慈善》的收藏中可见一斑。在这里,也有国宝,如“象牙计算”和“北魏独孤殷新”。

……

转到老城区后,要想尽收眼底,必须爬上身后的森林公园。再过半个小时,山路就爬到山顶了。站在这里,山风呼啸,树木丛生,氧气丰富。眼中只剩下蓝天,豪迈之感堪比杜甫望岳。“小世界”有点夸张,但“小旬阳”就够了。

这个屋顶是以太极为背景的公园。亭台楼阁,椅子,围栏,雕塑,依势而建,相映成趣。尤其是浔河悬崖边建造的巨型石屋最为有趣。它的房子大概有一公里长,七八米高。两端开口,中间是空的。行人可以在里面游泳,是个乘凉的好地方。内心深处,头顶滴落的珠子噼啪作响。里面的石头样品凹凸不平,四周被围,咬错了,被挤了,天上有个洞。从外部看,块角分明,像一条长长的毛毛虫,呈“树枝”状下凹。抬头望去,墙上的伏羲雕像让人肃然起敬。身高八九米,肌肉发达,轮廓分明,目光直视前方,坚定果断。身体前倾,手持石斧,蹬着山,似乎有着用之不竭的力量,也似乎冲出大山,创造自然。自古以来,天下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浔阳、水边、大巴山之间的浔阳人,可能与这尊雕像改造自然、和谐自然的精神有相通之处。

站在这里,俯瞰浔阳城,地理位置绝佳!山下的高楼大厦金碧辉煌,密密麻麻、稀稀拉拉地延伸到山谷里。在河流的尽头,经过亿万年的冲刷,自然出现了一个迂回的“S”。在这里,刚刚徘徊过的老城再次映入眼帘,轮廓越来越明显。水三面涨,涨在浔河和汉江的交汇处,像鲤鱼在浅滩摇尾巴时弯曲的尾巴露出的山脊,也像蝌蚪扭下身子,甩着细细的尾巴去抓脚下的山。仔细看,阴阳调和的池图置于城与水之间,涓涓细流充当了阴阳的曲线。

古语云:“满城灯火星辰,一曲十日水绕太极。”“灵山刻天枢二字,旬水绘太极图。”“南望汉水,北镇浔阳城,河锁浔阳城;东临灵崖,西靠林园,是一座美丽迷人的太极城。”

不经历就感受不到十天江尾的明珠,虽然只用了半天。

作者介绍:

王宗业,笔名顾雍三人。陕西省青年文联、安康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北作家签约作家,王廷德书友会副会长,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拓荒杯全国校园文学大赛优秀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