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一、入学前的准备

1,心理准备:

对于上小学,孩子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一些学校的规则,让他们知道他们可能会面临什么困难,他们会从中体验到什么快乐。只有对上学有了全面的认识,孩子才不会因为对学校期望过高而失望。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给孩子描述小学生活的场景,具体描述,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那种生活,向往那种生活,感受小学校园的学习氛围。

开学第一段时间,经常可以在一年级教室门口看到这样的场景:上课铃响了,孩子紧紧拽着妈妈的裙子不松手。“我想回家。我肚子疼。”妈妈又急又气,时不时想拍拍孩子的是她的手。老师温和地说服了孩子。妈妈告诉老师。“这孩子没有毛病。他回到家,肚子就不疼了。一切正常。”其实这就是孩子的依赖。所以,小学前的心理准备不容忽视。六七岁的孩子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红领巾,羡慕小学校园。他们有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期待和孩子一起过更好的学习生活。比如最近开学不久,女儿回来跟我说,我妈今天在我们班黑板上贴了四个字“上小学”,我就说:“是啊,我家宝宝快六岁了,长大真神奇。她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以后孩子每天回来都会跟我说:“今天老师让我们学会整理书包,穿衣服脱衣服。明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实验小学!”在孩子热切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她成为小学生的骄傲。所以我觉得幼儿园的“进小学”主题活动是成功的,她为孩子进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当然,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在暑假带孩子去我们要去读书的小学校园,熟悉一下环境,自然地和孩子聊:“这个学校多漂亮,多干净啊!这里的老师,他们教孩子们学习技能。阅读,数数,唱歌和跳舞。在这里学习,你会变得像哥哥姐姐一样更聪明、更有能力。”

2.能力和习惯的准备

从深刻的意义上来说,习惯是人生的根本,习惯如何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句话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除了落在家长和老师身上,别无选择。

一年级的孩子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行为习惯的教育。高一有“优等生”和“差生”,根本原因是态度和习惯的问题。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那么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1健康习惯:“坐如钟,立如松,坐以坐姿,立以站姿。”“早睡早起,经常锻炼。”“讲卫生,穿整洁。”.....2道德习惯:“用心听人说话,面对面交流时看着对方。”“对人要有礼貌,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很多人应该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单独和同学老师说话轻声细语,让人觉得你很有礼貌。”“课后不要和孩子玩,同学之间友好相处。”.....3学习习惯,尤其是培养孩子爱读书、珍惜时间的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父母要有恒心,有毅力,有明确的目标,培养一个又一个。着急解决不了问题。家长要从现在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顾,学会生存。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场景:上课铃响了,老师已经在教室了。孩子们都整齐地等待上课。但还是有几个孩子冲进教室,翻遍了书包和课桌。书包和课桌也很乱。这是孩子自理能力的问题。他还没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整理自己的物品。自理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自理能力的培养值得家长重视。幼儿园每个班都有阿姨,她们关心孩子的起居,不给你吃饭,不给你穿衣。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着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比如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要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必然影响学习。所以,应该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应该做的事情。父母给予引导而不是责备。一开始孩子做的不好,但是家长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鼓励和欣赏。“你干得不错,如果你更整洁一点就更好了”等等。父母在评价时可以用积极的语气向孩子传达自己的希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鼓励他们要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这样他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自理能力的培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早上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吃饭。书包和课桌自己管理,全家人帮忙上菜,吃饭时放筷子。

作息时间的调整也是能力和习惯准备的重要内容。炎热的下午,老师和孩子们都是汗流浃背,有的孩子还在认真听讲,有的则昏昏欲睡,甚至有的孩子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不是孩子不想上课,而是他的生物钟出了问题。下午的这个时候,曾经是他的午睡时间,因为没有人帮他适应小学快节奏的学习。所以,帮助孩子改变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常年有午睡,小学一般没有午睡。暑假期间,习惯每天午睡的家长可以逐渐缩短孩子的午睡时间。9月开学前两周,他们可以取消午睡,晚上让孩子早点睡觉。一般必须在8: 30左右入睡,保证孩子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从科学角度来说,晚上9点和10点是孩子骨骼生长的最佳时间。睡眠少的孩子长不高,要督促他们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不能让孩子沉迷于电视,每天晚上和大人一起等电视。家长要适当抑制孩子看电视的欲望,控制和规定看电视的时间,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节目。

3.学习准备

针对现在的新课程,我想在这里强调一点,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一些知识储备。以语文为例,新课程非常重视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在生活中学习和使用语文。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教学。我们现在用的教材,第一学期就要认识400个汉字,学会写其中的100个,确实挺大的,而且每个语言园都有课后识字的要求。语文第二册要求认550字,写250字。高一,认识950个单词,写350个单词。我觉得拼音和识字都要趁早打基础,有基础的孩子学习起来更自信。去年,我在一年级教书。我记得上学期有个女生因为识字几乎空白,要掌握那么多单词。她一下子接受不了,心理上产生了恐惧感。早上起床后不想吃早饭,哭着哭着又要读新单词,怕上课读不下去,很紧张。虽然这种紧张感在下半学期逐渐消失,但她的身心健康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教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有个女生就遇到了这种事,她为此流了很多眼泪。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下学、上街购物、旅游、在家看电视看书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注意路牌、指示牌、地名、商品名称、广告以及故事中各种事物的名称,让孩子知道你在哪里见过这个词。你知道这里的哪个词,等等。,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意识。这样,孩子到了小学,自然会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现在,入学前的学前班有很多种。比如拼音班,数学兴趣班,英语班等。暑假举办的都是有经验的从事小学低水平教学的老师,成果也很大。

4.材料制备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场景:下课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看书。丁丁手里没有书,但他也不闲着。他一直在玩文具,然后按下文具盒的开关,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把尺子折起来以后当枪用。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有的。孩子因为自制力弱,容易分心。文具就在眼前,太好玩了。上面有很多机制。卷笔刀一出来,温度计就弹出来,过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实选择合适的学习用品也是一门学问。市面上的文具太多了,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要有指导思想:简洁实用。以铅笔盒为例。市面上的文具盒种类繁多,不要选择机关重重的那种。有时候是孩子上课小动作的助推器。其实那种铁铅笔盒有两层,一层可以装铅笔,另一层可以装尺子,橡皮,学习工具等等。买铅笔的时候,铅笔的硬度是由孩子的手势决定的。一般HB比较合适,最好是木铅笔。自动铅笔不适合高一的孩子。当然,孩子上美术课要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手工要用剪刀。圆头比较安全。不要买太大的书包,最好根据孩子的身高来选择。书包不要太重,有的书包很重,放在学习用品里,孩子的小肩膀很难承受。书包最好有分层设计,方便孩子整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准备一个小杯子给孩子喝水。是不易漏水、不易破损的最佳选择。

二、入学后的准备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短,稳定性差。因此,当孩子在阅读和写作时,父母应尽量避免大声说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自己孩子旁边,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监督作用,又能营造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家里给孩子搭建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桌椅高度要适中,书桌上放一个课程表,一个小台灯,一个小闹钟,给孩子创造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固定孩子放东西的地方。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柜,教孩子放故事书、课本、作业本等。以保密的方式。家长可以在橱柜上方摆放一些小动物标志,营造孩子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小世界”。家长也要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谈心,让他说说在学校的同学老师,说说开心不开心的事。当孩子跟你说实话的时候,即使他做错了,被老师批评了,也不要急着训斥。而是应该先夸他说实话,再帮他分析,引导他。在聊天中,家长会发现一年级的孩子特别斤斤计较。他会告诉你:今天谁碰了我,动了我的铅笔盒,歪了我的桌子,踩了我的脚等等。,每天都会有好几件。在这一点上,家长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其实这恰恰说明你的孩子还难以适应集体生活,需要你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对方如何反应,然后引导孩子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孩子会跟老师说,家长不要支持孩子盲目依赖大人,要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能不能解决。平时要训练他们好好想想,让他们把单词补全。当孩子在说话时,家长不要忙着接话。让孩子说话,如果说得不好,你可以鼓励他们再说一遍。

平时家长要注意及时表扬孩子的助人行为。他们也能在孩子面前真诚地赞美孩子身边关心集体的人和事。他们不能在孩子面前谈论他们的同学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