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小学的美术课贴近生活话题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大多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小学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总是东张西望,盯着自己喜欢的东西。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注意引导孩子用眼睛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中的一切。比如教二年级的纸拖鞋,我就让学生仔细观察拖鞋的哪些部分是家里做的。有哪些颜色,最喜欢哪种风格?在教“小树长得快”的时候,我在下午的活动中带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树,让学生了解树的结构主要由树干和树冠组成,让学生用手去摸树皮,知道有的树皮表面光滑,有的树皮表面粗糙。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们还发现,树叶的颜色丰富多彩,树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可以概括为近似半圆形、三角形、扇形、椭圆形。通过仔细观察,当学生在课堂上用纸做他们喜欢的树时,他们可以轻松地做到...于是,每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我就让学生先翻翻这学期的美术书籍,说说这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哪些是和自己生活相关的,需要平时观察的。所以我们周围的一切,月亮,蝴蝶,猫,鱼,它们的母亲,它们的伴侣,老师...都成了孩子们热衷观察的对象。孩子逐渐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在课前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也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事物。
其次,我特别注意让学生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以便物尽其用。比如教美术第二册的时候,同学们看了课本后发现,这学期要注意收集一些石头、瓶盖、包装纸、纽扣、珠子、彩色塑料管、纸箱、塑料袋、图钉、果冻盒、蛋壳、各种形状的卷纸...为了激发学生的收藏兴趣,可以在队里设立几个纸筒,让学生把平时收藏的东西分类,定时收藏。可以鼓励表扬,这样既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找不到急需的材料而耽误教学进程,又可以使学生形成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收集材料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第二,开展课内外结合的生活化艺术教学。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兴趣。
生活化就是从生活世界中来,又回到生活世界中去。情境,指的是情景、情境,是特定场合的情境、境界、情意。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身心参与,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自觉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艺术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对小动物、鸟类和童话故事更感兴趣,他们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学习。比如在第二册《太空中的植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消除因为没见过太空中的植物而对造型和表演的恐惧,我让学生站起来,亲自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抱紧双臂蹲下,你是一颗植物种子;慢慢站起来,伸展双臂。你发芽长大。在我生动的朗诵中,学生们正在体验植物的生命。雨一滴一滴地下着。你感觉如何?风来了。你呢?风停了,太阳落山了。你该怎么办?在我组织的引导下,学生们进入植物的世界。植物勇敢地表达它们的生命。接下来,我把这些植物带到太空,请它们谈谈它们的变化。有些植物说:它会飞,它有长长的手、脚和大大的眼睛,而另一些植物说:它会跳舞,会长出五颜六色的毛。有效的场景创设不仅能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开始创作,还能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植物在空间中的具体形象,为学生大胆塑造、积极表现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比如我在教第一本书《童话里的小屋》的时候,我介绍了一个这样的新课:森林里的白雪公主住在一个小矮人的房子里,但是可恶的皇后用一阵大风吹走了白雪公主的房子。这时候我就扮演了头饰里的魔术师,拿出了我的魔杖,帮白雪公主改造了一个新房子。学生们急切地睁开好奇的眼睛,等待着。然而,魔术师的魔术失败了,只产生了一堆堆大大小小、长长方方正正的纸箱和彩纸。于是魔术师不得不向学生们求助,让他们用这些材料来帮助白雪公主设计更漂亮的新房子。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跃跃欲试。就这样,同学们在生动、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童话中小屋的造型和表演。三四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动漫明星和事件更感兴趣,教学设计可以基于主动合作学习。比如在“可爱的班级群”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师生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基本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纸版画的兴趣;在《双胞胎》的教学中,我用了樱桃小丸子、奥特曼、大头儿子这样的动漫明星作为素材,但这些动漫明星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双胞胎兄弟姐妹。在这种喜爱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对称的含义,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你好老师”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并记住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环境特征,讲发生在老师和自己身上的故事。在讲授“我爱我家”时,让学生谈论他们在家的感受。是谁给了你这个幸福温馨的家?.....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创造,表现出更多的兴趣。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对未知的世界感兴趣,他们主要可以通过探索和结合实践来学习。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普遍提高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孩子学习兴趣浓厚,其次是表演过程,这是一个持续的、高度集中的思维过程。为了解决过去一周分两节课,现在一周连两节课的问题,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创造了生活化教学场景的顺利延续,孩子们的创新想法不会被光局打断,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完成的质量。其次,孩子们很珍惜每周一次的艺术课。课间休息时,班里的同学继续完成作业,有的欣赏别人的作品,有的围着老师谈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改变了美术老师赶着收上一节课未完成的作业,把下一节课要完成的作品发下去的局面,让上课的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一起融入到创作的情境中,大大加深了美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2.将艺术创作与生活讯息相结合。
孩子的内心生活世界丰富多彩。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靠的是倾听和沟通。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和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我们的言行举止让孩子觉得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这种轻松的氛围形成后,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一节课40分钟与每节课30-40人的比例,除了我们教学生的新时间,需要10-15分钟,如果给每个孩子平均时间,休息时间就更少了;但是,孩子很想和我们交流。如果视而不见,看而不听,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孩子失去感情,失去交流,甚至失去沟通...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做了一个小小的改革——使用消息式美术作业,即在自己的作品周围附上文字,记录自己创作作品时的感受或者记录自己创作的过程。这给了每个孩子与他自己、他的父母、他的老师和他的伙伴交谈的空间和时间。生动的画面,孩子气的寄语,是孩子生活世界的写照,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作业形式自实施以来,深受师生喜爱。在彼此的信息交流中,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激活了孩子的兴趣和表达自己的欲望,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断螺旋上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留言式的美术作业会逐渐散发出它非凡的魅力。
3.通过艺术日记再现生活情境,表达感受。
儿童画大多反映生活,大多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同时,我积极与学校的语文老师沟通,鼓励学生在完成日记时,以绘画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叙述,提倡孩子画艺术日记。孩子看世界,通过艺术来表达,除了写字,还可以画日记。图片也可以表达你所做的,所想的,所感的,比文字更有趣,更有想象力,更有独创性。通过整理自己的思考,选取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从艺术的角度,以漫画的形式,用文字的点睛之笔,来表达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态度和价值观。起初,大多数孩子想画但不会画,尤其是在场景和人物的表现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鼓励学生在记日记的时候,尽量把可以用图像表达的文字画出来。比如我和我妈等一些人物可以画一张代表他们的脸,花草树木、汽车、水、牛马、蓝天白云都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像。这种生动有趣的日记形式很快被学生接受,渐渐地他们可以记录并生动地展示自己的兴趣。比如去年40多年来最大的一场雪,大部分孩子选择了统一命题:今年好大的雪啊!在孩子们的艺术日记中,他们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下雪天的景色,还生动地记录了大雪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和情感...在那场大雪里,孩子们感受到的:雪大,雪美,雪在恋爱,不亚于我们。从这些精彩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经历的事情越多,感受就越多,题材就越多,体裁也就越新颖多彩。在这些有趣有趣的艺术日记中,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孩子的心灵在体验美、感受美、陶冶美中一次次升华。
4.及时创作,表达生活。
孩子的感受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这是他们内心的反映。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认为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快乐而勤奋地写作,及时创作,表达自己的生活。比如拔河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来秋游...同学们有着无尽的回忆,我们引导他们闭目沉思,回忆当时难忘的场景,与同伴交流感受。当他们迫不及待地倾诉他们的喜悦时,我及时引导他们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想说的话。深秋,校园里菊花盛开,我组织学生去观察。然后,让他以“菊花”为题材进行创作。这种及时的观察,一定会及时发现美,学生也会渴望表达美。所以,轻松拿起画笔吧。画“菊花”时,大部分同学都忠实地再现了菊花,我就启发引导他们用简单的点、线、形来表现菊花,让孩子们的画有了蜗牛壳、太阳、鸡爪一样的菊花。一幅幅作品中呈现的是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独特的想法,独特个性的暴露。于是“喂鸡”“挤奶”“秋收”“宰命”...生动的生活给学生的绘画内容注入了新鲜的水。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中的美,表达了美,培养学生用美术基本功学会了表达美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用艺术美化生活。
将艺术应用于生活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必须善于引导,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艺术的生活环境。比如学生可以为校园艺术节设计海报,节日装饰教室,给班级发黑板报。设计班级里的学习花园,装饰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把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美化自己的生活,从班级扩展到班级。比如,学完《制作面具》后,我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制作面具,并表演课本中的戏剧。学完《对印度的真情实感》这一课后,我让学生们把印好的图案做成漂亮的书签放在自己的书里,又学了《织纸条》这一课。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大胆地用农村的蒲草、芦苇、柳条、麦秸,通过编织纸条,尝试编织盘子、篮子、花瓶。学完石谈,有的同学用鹅卵石美化环境。有的同学把卵石画带回家装饰生活空间,增加生活中的视觉艺术趣味;甚至有同学问我怎么把鹅卵石放在洞里,用绳子挂在胸前,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装扮自己。学完《织物的温暖》后,同学们选择旧手套、旧袜子、旧毛巾、旧衣服等材料,通过捆绑、填充、缝制、装饰等方式,做出各种小动物形象,用旧牛仔裤做成各种小挂包。他们把这些玩具挂在家里,美化他们的生活。学生们用废纸箱做成的存钱罐开心地存下多余的钱。把纸杯和纸罐装饰组合后,就成了文具小管家,学生的文具分类摆放有序。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用自己的艺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为母校做了纪念牌匾,还设计了自己风格的毕业相册。他们贴照片,写毕业寄语。学生们互赠礼物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倾诉他们对明天的希望。学生们充满热情和兴趣。他们大胆地用艺术来装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
总之,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艺术的生活资源,让艺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艺术,激发学生对艺术持久的兴趣,学以致用,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