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

一、利用物理投影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实验,但演示实验往往存在可视性差的问题。很多学生因为离老师远,观察不到实验现象。利用物理投影可以扩大实验设备,呈现良好的实验结果。比如在研究分子运动速度影响的实验中,我们把不同温度的烧杯放在物理投影的演示台上,分别在两杯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红色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再比如,观察电能表的实验,但是电能表上的数据比较少,电能表接入电路后的演示实验中表盘的转动不容易看清楚。这个问题可以用物理投影来解决。将电能表放入电路中,放在实物投影演示台上,调整放大倍数,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表盘数据。

二、利用视频,让学生观察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有些实验现象不容易在课堂上演示。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成功的实验用视频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托里拆利的实验是用水银做的,有同学会问如果用水做这个实验会怎么样?一般来说,这个实验是无法演示的。研究人员做的实验可以通过人教版准备的视频来演示。通过观察高于三层楼的水柱,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大大加深。再比如,学习物质状态变化这部分的时候正好是夏天,雾、雾、霜、雪、冰雹是绝对看不到的。虽然云、雨、露都会出现,但很难直接上课。

第三,利用电脑课件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和过程,是刚接触物理的学生难以想象的。没有感性认识的学生,仅靠语言描述很难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这些知识点往往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非常有帮助。我们用计算机做的现实物理模拟,可以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可视化。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障碍。比如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用flash工具制作演示课件。通过直观模拟音叉的振动,放大空气中分子的密度变化,让学生看到声波的形成过程,大大降低了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促进了学生对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原理,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磁铁的磁化过程,都可以利用。

第四,复习阶段,计算机教学课件再现实验过程,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复习实验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再做一遍实验,费时费力,但是用电脑教学课件重现实验过程,会大大节省实验时间,重现实验过程,达到复习的效果。比如阿基米德原理就是一个复杂的实验。复习时,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再现各种因素对浮力的影响,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次复习实验过程。再次总结实验规律,提高复习效率。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复习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实验,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实验。

五、要把握合理利用的原则,不能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完全代替物理实验。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逐步掌握观察、实验、类比、比较、转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验活动、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如果利用多媒体将影响摩擦力的实验制作成动画课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在屏幕上演示实验过程。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表面上看,老师上课很轻松。老师们似乎通过在屏幕前指指点点、侃侃而谈,把实验过程讲得一清二楚,结论也很明确。但是学生没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一个发现和学习的好机会变成了电子填鸭式的教学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代替物理实验。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制作或选择优秀的、合适的教学课件,并通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