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来看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1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小学数学也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教学活动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首先,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个性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数学知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实现有效学习。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多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并不关心学生能否接受,而对于学生来说,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师生交流效果,保证数学课堂的亲和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认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看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包括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学生分类,提高学习积极性。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

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情境的影响,可以质疑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来到学生身边,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只有借助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坚持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要保证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把在数学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细节,突出教学的真实性,借助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来说,要及时关注教学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向学生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知道什么是排列吗?在问题老师的帮助下,可以从学生体育活动的排队入手,挑选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排队,引导学生思考。

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影响下,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选择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尊重学生的差异

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正确面对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区别对待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相应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入手,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2。鼓励一题多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上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努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一题多解是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值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尝试。

第二,进行类比教学,培养比较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描述物体的特征和起源;能清楚地说明这个对象和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探索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物体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物体的差异和联系。"

比较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这对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年级下册“因子与倍数”的教学中,教材先安排了公因子概念的讲解,再安排了公倍数概念的讲解。在公倍数概念的教学中,我用旧知识的公因式概念类比引入:首先让学生分别找出6和8的因子,然后我让他们找出这两个数的* * *因子是什么。学生们把6和8的因数一个一个地列出来,很快就得出结论:6和8的* * *恒等因数是1和2。

我也分析过1和2是6和8的* * *因子。在数学中,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有它们的* * *因子,那么* * *因子称为公因子。同样,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都有其* * *的倍数,那么* * *因子称为公倍数。经过类比,学生很快掌握了公倍数的概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比较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三,引入信息技术,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当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计算器和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大力开发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通过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有助于学生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形象的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进而促进其想象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举一反三,培养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更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表现为善于深入思考问题,从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和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是有缺陷的,不善于将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以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概括能力。

分解数字的能力是数字泛化的核心。比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知道一个数是如何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引导他们比较20以内的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练习组合和分解。

2.让孩子逐渐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幼儿进行类比推理。比如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2-4的可信度以及每个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尝试模仿老师的做法,推导出5-6的乘法公式。学生模仿成功后,我们会和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一)冒充实物的;提供思考材料;

②列出加法公式的结果;

(3)列出乘法公式,说明其结果是加法公式的结果;

④利用乘法公式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公式。让他们一步步独立推导出7-8的乘法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提示和指导,使独立思考逐步发展。等到9的乘法口诀推导出来的时候,有些同学已经能够几乎完整地推导出来了,而大部分同学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存在一个结构性问题。狠抓结构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不受题中具体情节的干扰,这是培养深刻思维的重要一环。大三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思维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

如:补充条件和题型、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题型要求展开题型、拆解和缩短应用题、审题、编辑应用题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深度。

第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和果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操作过程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简单,思维过程简洁敏捷。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正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1.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要注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抓紧速度训练,一定时间内每天练习一次速算。这个表格有一个文字计算。比如“一人一题”,“一人数,全班看”。如果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检查密码”。老师说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全班一起回答乘法口诀的后半部分,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快速计算竞赛,比如将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计算题数量与完成规定练习所需时间进行比较,使班里每个人都能正确快速地思考。

2.教一些计算过程中的快速计算方法。

比如,在学习掌握“加起来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优点,教给学生“补数法”,使他们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是互为补充的。比如在计算9+2的时候,因为9和1是互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9在想10,得到1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如

①10x5x 210÷5x 210÷(5x 2)10÷5÷2

②8÷4+8÷48÷4X8÷48X4÷8X4

③32—8÷432÷8X432+8÷4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理性联想,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