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成绩是骗人的。什么时候能看到孩子的学习能力?
1.?学习能力来源于早期阅读。
从理论上来说,0-6岁是孩子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学习能力是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发展90%甚至更多的。
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两个条件:
首先是连续性和连贯性,也就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天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不能不喜欢阅读,或者不喜欢就停止阅读,这样就不会有好的习惯;
第二是阅读量的积累。一般孩子一年需要阅读500-1万字才能萌发这种能力!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快速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智力,就像一粒种子,需要条件才能发芽成长。这个条件是海量阅读和动手游戏。
2.?小学阶段的阅读是开发孩子天赋的保证。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没有读过一本654.38+万字以上的书,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校的课本上,花在大量的作业上,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和智力就会饿死。
一般来说,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年阅读量不低于654.38+0万字(一般在654.38+0-2万字之间),二、三年级不低于200万字(一般在2-3万字之间),四、五、六年级不低于300万字(一般在3-5万字之间,有的)
6-12岁的小学孩子,因为小学课本的简单和肤浅,满足不了一个孩子大脑成长的需要,所以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课本和作业上。
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广泛阅读百科知识书籍(如天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艺术等。)孩子的智慧能否不断增长,最终形成强大的开发能力。
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跟老师上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很多作业。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犹如大海捞针,实在得不偿失。
不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读名著就像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比大海捞针好多了。即使被抓住,也只是一根针而已。
小学成绩之所以具有欺骗性和虚假性,是因为孩子把时间都花在课本和作业上,自然没有时间大量阅读,这就像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这种投入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时间换成绩。就算你考了高分,哪怕是满分,对孩子的未来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3.?阅读能力决定未来高度
这种失落在初中开始出现,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些在小学阶段只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获得高分的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下降很快。他们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恰恰是那些小学成绩一般,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成绩强,潜力大。
这种情况在高中就更严重了。进入社会后,当一个人的发展历史需要用工作能力而不是成绩单来评价时,这种分化就更加极端了。
很多家长非常看重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甚至被老师每天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孩子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和玩耍,这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然而,当孩子像幼苗一样营养不良,生长力不足,到了中学阶段身体虚弱的时候,家长只会抱怨孩子怎么样,却不知道正是他们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力营养不良”。
在小学阶段,孩子一定要冷静,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更要注重为自己后期的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阶段就像花朵一样,是一个植物刚刚萌芽(打基础)、初中含苞待放(奋力发展)、高中怒放(冲刺高考)、大学是一个新的更高的周期的成长过程。
为了孩子未来的长远发展和更大的成长实力,请不要太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各方面能力习惯的培养上,这样真的会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