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回民小学

昌平区杨坊镇下辖的关市村,位于杨坊村南约600米处。北魏时,村西称观石山,称观石村。晋代金章宗游览观石山时,将此山改名为朱彝山。据说章宗用奶酪给这里的岩石浇水,所有的岩石都是乳白色的,所以金元时期把“官石”一词解释为“灌水石”,元明时期在石村叫灌水石。清代中期以后,“灌水石”一词被解释为“管氏”,直至近代。关市村的名字,无论是灌水石还是关市,追根溯源,还是来源于北魏的关市山一词。

杨坊地区历史上先有官石村,后有杨坊村。羊坊村是在元明时期羊舍的基础上形成的村落。羊坊村在明代被称为“羊舍”,是塞北羊贩子把羊赶进居庸关后,进入北京前的客栈和交易市场。经过数千里的长途跋涉,羊群已经筋疲力尽,消耗了大量的脂肪。到达阳方村后,他们需要在这里休息和放牧,然后才能进行交易。杨坊村这个名字是清朝康熙年间才在昌平出现的,当时叫杨坊村。明以前的关市村指的是西关村,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村落。到了明代,由于羊舍牛羊业生意兴隆,大批以牛羊生意为主的回民来到这个村子定居。由于回民的生活方式不同,明中叶,官石村的汉人迁到官石村以东1公里处,建立了新的村落,村民以农耕为生,称为东官石村。回民居住的官市村叫西关村,这是东关村和西关村形成的历史原因。到了清代,西关村的回民除了牛羊生意,还涉足钱庄、金银首饰、皮馆、牛羊肉、粮店、水果批发站、饼干店、杂货铺,还在北京等地设立镖局。

西关村海拔约52米,京密引水渠自东向西流经村南。村里街道井井有条,约800户,3000多人。回族占三分之二,汉族主要是非农业户籍。西关村中心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原名“石村观正祀庙”,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初,北京南部关市和西红门的回民跟随燕王朱迪进京,分别在两地定居。关市村回民老户姓氏较多,有李、海、张、康、陈、黄、高等,其中以李较多。北京回民有“红门陈,城李”之说。还有就是考证。关氏李从南京二郎岗迁来,途经山东德州、河北沧州,几经周折才在关氏定居。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一行西行的第一站是西关村,傍晚时分进入西关村清真寺。西关市村接待了慈禧一行,第二天村民护送引导,使慈禧一行顺利离开居庸关。清代,杨坊村成为北京北部牛羊交易的集散地,商业十分繁荣。小规模的伴游代理业务开始了。清朝康熙年间,西关村出现了光宇镖局。护卫队从南口出,到宣化、张家口、大同、太原等地,远至张库大道。

西关村风景

明初,西关城村是一个以汉人为主的村落,所以西关城村不仅有清真寺,还有汉人信奉的关帝庙、土地庙、观音寺。西关村清真寺往西约300米处,解放前有一座寺庙叫“西寺”,有前、中、后三大殿。祭祀公、地、观音等神。进入庙门,有三个供奉关羽的前殿,关平和周仓在关羽两侧。前殿左侧配有祭地殿。供奉观音的大殿有三个。正殿前有两棵松柏,有两个东西厅。后面有五个* * *殿,是供奉释迦牟尼的佛殿。解放初期拆除了一部分寺庙,文革期间全部拆除。现在已经找不到踪迹了。西关村的回民从一开始就有崇文尚武的风气。1909年,西关回族七乡绅捐银1050两,在清真寺附近创办西关小学。民国后,学校改名为西关小学,由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乡村教育实验区支援,成为完全小学。1947年1月,西关村民向国民党昌平县政府递交了在清真寺设立“义光完全小学”的申请,昌平县批准设立西关“义光完全小学”。1949年3月,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清真寺容纳不下。西关村的回民老人捐了16的房子和3亩菜园给学校做教室和操场。1981 6月,北京市政府批准西关小学为“西关回民小学”,列为昌平区重点民族学校。西关村西南曾经有一口自流井,叫南阳井。《元始河屈直》记载,此井为郭守敬引百福堰灌溉石村南泉之用。这口井是自流泉。大约五英寸的铁管高出地面30到40厘米。泉水常年涌出,形成一潭。水质甘甜,冬暖夏凉。

东关城村位于西关城村东一公里处,京密引水渠从村西流过。明代,大量回民迁入官石村定居。由于回民的生活习俗不同,大部分汉人迁到官石村以东,石村被一分为二,成为东石村、西石村。清中叶,村名分别改称东关市村、西关市村。东关村有两条主要街道,一条东西向,长约500米;另一条街道为南北走向,长约1000m,村民约400人,人口约1500。都是汉族,村民姓周,姓邹,姓李。解放前,大多数村民除了种地,还以编篮子为职业。村民们武术氛围浓厚,有时会在庙会上表演。东关村地处低洼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氟含量高。村里以前有六个水坑,分别是茶楼坑、西坑、老陈家坑、老王家坑、胡大坑、东坑。东坑是自来水,水质很好。水从阳坊北岗楼流经此地,停留在低洼处。其他五个坑的水是地下水自然涌出后形成的,然后地下水枯竭,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水堆积而成。

东关村过去有四座寺庙,即七庙、关公庙、菩萨庙和五帝庙。解放后,它们已被拆除,没有留下任何遗迹,只有1棵古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