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公鸡和鸭子》教案、讲稿及教学反思
1.小学一年级“小公鸡小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伙伴之间要团结互助。
(2)读句子,理解单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识字和写作。
教学过程
一、目标指导课
1,猜灯谜并出示黑板:5,公鸡和鸭子。
2.展示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索:
1.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
从题材上来说,这本书讲的是谁,是谁?(公鸡和鸭子)
题目中的“和”是什么意思?这事发生在公鸡和小鸭之间。公鸡是怎么对待小鸭的,小鸭又是怎么对待公鸡的?
2.自读课文,展示自读的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出正确的发音和句子。
(2)有多少自然段?
3.给我看新单词卡
学会认字,发音正确,不用拼音读。
4.学习课文
公鸡和小鸭子一起出去玩。读课文的第二段:
他们从哪里来的?
他们一起做什么?最近怎么样?
为什么小鸭子抓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的。
5.看第三段(自己看两遍),看第三张图。
(1)点名读课文,大家想想:(小黑板)
他们从哪里来的?
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他说了几句,什么意思?
公鸡是怎么做到的?
(2)读小鸭说的话,告诉我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鸭子要去河边给公鸡抓鱼,他不让公鸡下水。
(3)公鸡为什么抓不到鱼?公鸡的爪子很细,不能用来拉水,所以公鸡不会游泳,也抓不到小鱼。
(4)为什么小鸭子能抓到小鱼?
6.读第四段(读两遍),观察第四张图。按名字读,思考问题:
公鸡没有听小鸭子的建议就下水了。结果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小鸭子是怎么做的?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小鸭子在奋力救公鸡?(突然听到,快,回)
告诉我这些话是如何说明小鸭子在奋力救公鸡的。
7.读第五段(读两遍),观察第五张图,告诉我这段是关于什么的。
按名字念,想一想。公鸡说了什么,什么意思?(感谢小鸭;承认错误)
第三,交流疑惑
你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你能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吗?
第四,课堂测试
1,鸡可以(),不可以()。
2、小鸭能(),能(),不能()。
3.()抓虫子给()吃。
4.()救()上岸。
5.()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
2.小学一年级语文“公鸡和鸭子”讲稿
一、教材:这篇文章是教育部编的一年级语文下册里一个很有趣的小童话。虽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篇幅有点长,但是内容通俗易懂,有故事性,可读性强。除了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课文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想象,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使他们既能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又能体会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作为个案研究设计,我将重点指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小组合作,多角度多形式朗读,让学生真正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习情况: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在学习上,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这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说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字为学生搭建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学习、生活。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习难点。
三、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12“挡、抓”等新单词。
2、会写“他、他”等七个字。
3、知方:土旁边的“土”。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公鸡和小鸭的对话。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点,明白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四、说说教学的重点:
1,认识12“挡、抓”等新单词。
2、会写“他、他”等七个字。
3、知方:土旁边的“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公鸡和小鸭的对话。
五、说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点,明白伴侣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6.说和教学方法:汉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将尽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和谐、融洽、愉悦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展示个性、表达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人格。
七、表示学习方法:
采取“先阅读,在阅读中感受”的学习方法,将阅读、思考、讨论结合起来,反复阅读关键词,感受重点内容,突破难点。让学生用阅读积累语言、感受语言、体验情感、表达感情、交流感情。
八、教学过程说:
我想分两节课教这一课。第一节课,我检查预习,掌握单词。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下面我就谈谈我在不同班级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时间:5分钟)
1,课件展示动物的头和脚,引导学生进行连接。
2.板书题目。
3.引导理解题目中的“和”字。
(1)按图中所示特征连接。公鸡、鸭子、小猫等的头和脚。)
(2)一起看题目。
(3)告诉我“和谐”是什么意思。课文讲的是他们之间的事情。)
(2)初读课文,背生词(时间:15分钟)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新单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生词,在学习小组里交流。
2.引导学生通过火车阅读新单词。学生报识字,教师要抓住学生阅读的难点,给予指导。“抓、直、体”是舌头;“信仰与身体”是鼻音;“Together”应该用元音发音。
3.学生被要求自己阅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遇到的新单词,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认识它们。
(2)生词读对,句子读顺,自然段标序号。
(3)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成果。
(4)分组阅读课文,互相检查,互相纠正。
5.坐火车读生词。谈谈读书的好方法。
6.同桌互相读单词。比较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7.按姓名逐段读课文,纠正发音。
(3)重读课文,理清脉络(时间: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然段落朗读课文,用摄像机校正声音。
2、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大意,自然段落阅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用插图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公鸡和小鸭去哪里了?为什么?
点名读1和2段。指导学生用所提供的句子说话。
(3)引导学生看图,谈论为什么小鸭子抓不到虫子。
(4)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出公鸡抓到虫子时的喜悦和小鸭抓不到虫子时的焦虑。
(5)引导学生感受小公鸡的团结友爱。
3.摘要
(1)我了解到鸡不会游泳,但是小鸭子会游泳。
3.对一年级语文“公鸡和鸭子”教学的思考
《公鸡和鸭子》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童话。课文讲述了一只小公鸡和一只小鸭子玩耍,一只小公鸡为小鸭子捉昆虫,一只小鸭子试图为小公鸡抓鱼,一只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了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伙伴之间的互助友好相处的感情。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一节课,我主要关注了三个难点。1,“块”的用法。展示图片“一块肉,一块冰和一块土”。换句话说,就是“肉块”、“冰块”、“土块”。“在一起”和“在一起”是一个意思吗?让学生区分“一块”的不同含义:“一块肉”是指一坨东西,“在一起是指大家一起做某件事。”让学生再说一遍,你有没有和谁出去过,做过什么?从而理解“一块”的用法。
2.出示图片,熟练组词。这节课有一个新单词“河”。我展示了一条河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这里面有与一条小河相关的单词。让学生去找。学生边找边说相应的单词,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这组单词就有趣多了,不仅认识单词,还能理解河、河面、河岸、小河、小河的意思,一举两得。
3.想把新字“叶”写好,是有窍门的。注意三个“专”。1号泳姿的横钩特别斜,2号泳姿的竖钩特别高,3号泳姿的竖钩特别长。记住这三个公式,边写边读。然后展示“他”和“地”,让学生找出“叶”这个词的变化。你会发现“叶”字变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