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原因、类型和对策有哪些?
根据西方科学家的统计,目前能引起失眠的原因不下40种,但总结起来,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生理疾病或服用药物和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引起的。
一、失眠的原因
生理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一致认为失眠的原因中,心理因素居首位。他们的结论也很简单,就是只有人类才会失眠。因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喜、怒、悲、喜、悲、惧、惊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使人失眠。
明天要去春游的小学生,下周要参加一场足球赛的初中生,下个月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甚至年轻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让他们不同程度地尝到失眠的滋味。但是,如何看待动物对待这种足以引起兴奋、焦虑、悲伤、喜悦或悲伤的刺激?赛马中,只领先一个头得了第二名的马,赛后还是会很快睡着;猫不会因为主人的不幸去世而辗转反侧;激烈争夺骨头但没有抢到骨头的狗仍然睡得很香...
这些动物虽然有大脑,也不同程度地分泌血清素,但它们“粗心大意”,也就是说,心理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不大,所以它们无法“品尝”失眠。
许多人对失眠感到恐慌和恐惧,因为他们缺乏关于睡眠的知识。他们认为失眠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并总是小声说:“今晚不要失眠!”“结果,我睡不好。当然,如果失眠是生理原因引起的,也需要服药。比如因为疼痛、腹泻、咳嗽引起的失眠,可以“对症下药”,缓解疼痛、腹泻、咳嗽后就能睡个好觉。有些慢性病引起的失眠,如甲亢、高血压、血液循环不畅等,要从根源上治疗,治好了就睡得安稳。有时候真的睡不着,也不必拘谨。可以适量服用一些安眠药,如安定、催眠药、美托洛尔等。
有些安眠药可以立即催眠,有些可以延长睡眠。这些作用不同的安眠药,可以少量服用。如果同时服用一些镇静剂等辅助药物,效果会更好。我主张在需要吃安眠药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这样就不用对安眠药感到紧张了。心理学家证实,安眠药本身的“危害”(不一定有害,只是叫“危害”)远不如对安眠药的恐惧危害大。
当然,服用安眠药治疗失眠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要轻易服用安眠药。最根本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心理治疗,因为失眠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根据苏联伟大的大脑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开创的“条件反射”理论,有人做过如下实验:他给一个失眠症患者吃安眠药,说:“这药药性很强,用多了会对身体有害,所以不能多给,因为你一直睡不着,所以我给你吃一片。”
结果吃了这种强效安眠药的睡眠效果还不如下面的语言暗示:“这种安眠药没有副作用,一片就够了。但因为你睡不着,我给你两个。”然后,虽然给他用奶粉或者面粉做的假安眠药,他也会睡得很安稳。
这个真实的实验例子再次证明了保持心理健康对睡眠的作用。
二、失眠的几种类型
1.神经性失眠
这类人以前睡眠很好,时间也很充足,但是因为高估了睡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所以总想多睡会儿,总怕睡眠不足。于是,有的晚上8点就躺下了,怕睡不着;有的一直吃安眠药;有的用酒代替安眠药;等一下。
这种人,为了睡好觉,房间要阴暗,怕光,安静怕吵,连家里人都不准说话。他们做得越多,睡眠就越差。他们比家里所有的人都睡得早,起得晚。这是因为他们睡觉时全神贯注。
另外,这类人很多白天不活动,总是想心事,所以对睡眠没有生理要求,睡不好。
对于这种人,我们需要从思想上开导他们。你可以给他们举几个例子,告诉他们任何有所作为的人都是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人。充足的睡眠就够了,但是再多的睡眠也没用。
2.抑郁性失眠
这种类型的失眠和神经性失眠性质不同,它们正好相反。神经性失眠可以说是一种假性失眠,是心理性失眠;而抑郁性失眠可以说是真正的失眠,身体上的失眠。
患抑郁症的人会感到坐立不安,兴趣淡薄,感觉更累,食欲不振,缺乏主动性,所以失眠就会“乘虚而入”。如果说神经性失眠的特点是难以入睡,那么抑郁性失眠的特点是容易入睡,但时间不长。睡了两三个小时,大脑还处于半兴奋状态,醒来后很难再睡。这种失眠有很多特效药,比神经性失眠更容易治疗。
3.特殊失眠
这种失眠的人,我对失眠没有那么自觉,也不担心失眠。他们有的会半夜起来干这干那;有的人睡觉前混日子,睡懒觉,却早起。这样的人在别人眼里是失眠症患者,但我没有任何心理压力。问题是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达不到正常人的“足够”标准,所以时间长了,失眠的很多后果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所以,这样的人其实就是精神障碍。
第三,预防失眠,保持“足够”
最常见的促进睡眠的方法是养成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坚持每天早上或下午进行符合自己体力的适当运动;不抽烟,不喝酒,睡前不喝刺激性饮料;卧室保持安静的氛围和清新的空气;保持舒适的心情,排除内心各种烦恼的干扰;睡前不要过度用脑或想太多;晚餐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睡前散散步,放松心情,用温水洗脚,有条件的话最好洗个温水澡,放松肌肉。如需服用安眠药,应遵医嘱,避免过量服用。不要连续服用安眠药超过3周。等一下。
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最重要的是睡前保持冷静,其他方法可以说是一些辅助手段。比如,一个人虽然生活规律,坚持体育锻炼,没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生活条件理想,睡前洗脸洗脚等等,但还是会因为沉重的忧虑和焦虑而在床上反复“失眠”。
有些年轻人失眠的时候,往往会在睡前喝点酒,以为这是催眠的好方法,其实是错的。2008年,美国有医生通过实验发现,睡前喝酒的人睡眠时每个人停顿的次数(每次至少10秒)是110次,而不喝酒的人只有20次。大多数饮酒的人也至少有一次肺部运气不规律。一个喝酒的人每晚体内会有380个与呼吸有关的异常现象,但如果他不喝酒,晚上只会有207个异常现象。饮酒后最常见的异常现象是血液中的氧气急剧减少,这与死亡率有关。科学家证实,男性超重、嗜酒、经常服用安眠药都会导致缩短人寿命的隐性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与睡眠时的呼吸暂停有关。所以,如果谁有睡前喝酒的习惯,最好赶紧改掉。
很多人都积累和总结了自己治疗失眠的经验和方法,有些还可以借鉴。比如,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在2008年4月向《北京晚报》投稿,讲述了她治疗长期失眠的亲身经历:睡前服用维生素B1,开始是7、8片,后来减少到6片,最后每晚只服用3片,就能很快入睡,缓解了以前即使吃安眠药也睡不着的苦恼。
她把这种疗法告诉了很多失眠患者,他们都收到了同样的效果。据了解,维生素B1的作用是维持神经、心脏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糖代谢;其用途是治疗脚气、神经炎、厌食症、带状疱疹等。为什么服用维生素B1可以治疗失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但毫无疑问,它可以抑制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睡不着的朋友可以试试。
最后介绍一种“打破睡眠”的睡眠方法。也就是在你忙、累、紧张的时候,抽时间睡个午觉。它会缓解你的疲劳,振奋你的精神,提高你的工作效率。甚至有的人午睡后还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清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午睡就像充电一样,可以弥补睡眠不足。找个角落,斜倚一会儿,会让人感觉更舒服,心理得到缓冲,还能消除工作带来的焦虑,放松心理紧张。另外,养成午睡的习惯后,可以提高控制睡眠的能力,想睡的时候可以马上入睡。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打破睡眠午睡。这是因为: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对午睡感到反感,觉得午睡不雅观不文明;其次,要排除各种心理干扰,训练成一种能随时、尽可能长时间午睡的硬功夫。
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韦伯博士说:“午睡不仅是婴儿离开婴儿期前放弃的最后一种行为,也是成人‘返老还童’的第一种行为。午睡其实是人类对自然的屈从。”他的意思是,午睡是很自然的事情。午睡没必要感到羞耻,也没必要感到厌恶。韦伯还说,午睡的自然倾向会持续到成年,它经常受到舆论压力的压制。
当然,这并不是建议大家不分时间、场合等条件都要午睡。比如,在一个重要而严肃的会议上,你不能午睡,因为往往当你午睡时,你没有听到重要的发言或讨论。见了女朋友不能睡午觉。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在公园遇到女朋友,一个年轻的大学老师因为前一天晚上备课太晚,累得打了一会儿瞌睡,以至于终身大事差点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