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三件]

#课件#简介课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课件又称教案,是教师在备课后,在上课时间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型的不同,课件不需要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课件。欢迎阅读并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正方体课件一个。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立方体的物理理解,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小组讨论,了解长立方体的特点。

2.知道立方体的长、宽、高和边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物了解长(正)立方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题

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这两个平面图形是什么关系?我们之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三维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题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

第二,探索新知识

(1)新课程介绍:指着各种形状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请选出长方体。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举例。为什么我们称这些形状为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2)认识长方体。

1.老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讲解了面、边、顶点。

2.学生用学习工具分组讨论,出示小组讨论提纲,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多边形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尺寸数量长度数量位置

(1)探索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指出自己学习工具的长、宽、高,改变学习工具的位置,指出长、宽、高。向学生解释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位置而变化。

5.练习: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图是否为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3)认识立方体

学生找出立方体独立观察,观察后根据提纲独立答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独立观察概述:

(1)一个立方体有多少个面?每张脸是什么形状?对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特点?

(2)触摸,立方体有几条棱?它们长度相等吗?

(3)看,一个立方体有几个顶点?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面顶点处立方体的个数、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为1。集体讨论,修改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报告,完成老师的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立方体的特性。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异同?相似性:6个面,12条边,8个顶点。不同点:形状大小长短不同。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12条边的长度都相等。3.引导学生理解长和立方体的关系;

(四)新课小结

这节课结束时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阅读题(略)

第四,巩固练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边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3)立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4)立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第二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和初步空间概念的能力。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三维图形的识别。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三维图形的识别。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平截头体、矩形平台等。幻灯片;动画。学习工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请画一个你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让每个学生用手触摸画出的图形;老师讲得很清楚,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2.老师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截头体、长方形桌子、墨水瓶盒等。老师问:这些物体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表面上吗?(没有)老师讲得很清楚,这些物体的零件不在一个平面上,都是立体图形。

3.简介:今天,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对长方体的理解

第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点

1.请拿出你自己的长方体。老师提问:请用手触摸长方体。它被什么包围着?请用手触摸两张脸的交点。请确切地感觉三条边的交点是什么。

教师板书:面、边、顶点

2.参考讨论大纲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演示动画“盒子的特征”

讨论大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曲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几条棱?边的位置和长度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老师板书:长方体:

面:6、长方形(或者两个相对的面可能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边:12,四条对边长度相等。

顶点:8。

老师:请完整地谈谈长方体的特征。

3.比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怎么和平面图形区分?请观察,你能看到多少张脸?哪种面条?你能看到多少边?哪些边缘?

老师介绍了长方体的画法:图上用虚线表示看不见的边,最后一个是长方形,其他面是平行四边形。

4.展示长方体框架进行观察。

老师提问:框架上的12边可以分成几组?怎么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边长度相等吗?

老师讲得很清楚,在一个顶点相交的三条边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立方体特征

1.演示动画“立方体的特征”

老师的问题:看一下新的长方体,看看它和原来的长方体相比有什么变化。(长、宽、高变得相等,六个面都变成正方形,长方体变成正方体)

2.学生对照长方体的特点自学正方体的特点。学生讨论总结后,

老师板书:立方体:

正面:6个相同的正方形。

边:12边的长度都相等。

Top: 8。

3.学生讨论并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似性:面、边、顶点的数量相同;

区别:形状、面积、边长不同。

老师的问题:你有一个长方体的所有特征立方体吗?试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立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可以合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归纳整理能力,理解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积累空间和图形等领域的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整理出来,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首先,查看导入。

画长方体和正方体(使用电子白板)

问:这个数字是什么?

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今天我们要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板书题目)

第二,自主探究。

1.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之前的这部分内容。我们六人一组对比一下,看看其他同学整理了什么而我们忘记了什么,我们整理了什么而其他同学忘记了什么。然后各组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作品,说明推荐的理由,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展示推荐作品,说明推荐理由,介绍自己的想法。)

2.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整理卡,本单元的知识有哪些方面?

学生:包括长方体的认识和特点;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用白板画知识结构图)。

交流“特征”时,引导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得出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可以用图形表示。

3.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边长之和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长方体:X2

V=abh=Sh

C=(abh)X4

立方体:S = 6XaXa

V=aXaXa=Sh

C=12a

4.即时整合。

完成练习28,问题11,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第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28,题12~14。

四、课堂总结:

你从这一课中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