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竞争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让农村孩子与时俱进,具备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多数条件好的农村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让农村孩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如何?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有三个突出的问题:

问题一:日常行为习惯差。

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经常出现:学生不穿鞋进机房,行为随意,桌椅凌乱,房间里经常有杂物...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差。我们有责任培养和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课堂。我的对策是以下两点。

1 .颜

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保证。可以根据班里学生的情况,抽出一些课堂时间,学习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张贴在机房显眼的地方,让学生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低年级的行为习惯训练可以融入趣味性,比如结合儿歌。课后,老师先带领学生唱一首童谣。“下课铃响了,穿上鞋,迅速进教室,站直,坐好。”。竖起耳朵,不要搞小动作。“把通俗易懂的儿歌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复习行为准则。老师可以根据场合来编排和应用儿歌。此外,我们还可以巧妙地使用“星星”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好的给红星,表现差的给黑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年级学生可以直接和他们讲道理,指出他们的不足。训练中可以用比较、表扬等方法激励学生。比如我教的课,都是以竞争的方式进入网络课堂。哪组鞋套穿的快,在高级教室排的好,享受加分;不好的体现在门口,做好了才能进。离开机房门时,组长应检查电脑关闭情况和小组的事情安排。合格了才能组团出去。把进出的主动权放在学生手里,效果显著。

2.宽度

教师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宽处理。过于严厉的惩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可以实行奖惩制度,记录学生上课的行为习惯,在课堂上适当表扬和批评。作为最终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录情况起到刺激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

问题2: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学科时间较短,学生计算机水平较低,差距较大。课堂上,教师强调技术,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信息技术教育应贯穿“以学生为本”和“以能力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情况是,信息技术老师还得帮其他老师做课件,维护软硬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一天之内工作繁杂,很难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教学。面对困难,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主动减负。

对策一:大家都要多做。

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制作课件。随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不断深入,教师接受了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掌握了一些课件制作技术,在平时应该尽量学以致用。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主动教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一些技术制作技巧,让这些教师也可以充当一些大型课件的制作人,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给自己研究教学。

对策二:享受资源* * *

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备课所需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二次备课,有效借鉴,提高效率,让信息技术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反思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问题三:学生德育薄弱。

有同学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开始做小动作。我教学生复制删除文件后,电脑里出现了很多文件的副本,保存的文件也经常被删除。一些学生浏览一些他们不应该浏览的网站,玩一些他们不应该玩的游戏。硬件经常被破坏,比如鼠标球经常丢,耳机经常坏,对课堂教学有一定影响。目前这种情况危害较小,但学生掌握的技能越多越高级,不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对社会是潜在的巨大危害。如今,网络犯罪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犯罪分子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对策一:注重平时。

平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多关注学生的一些看似琐碎的事情或小动作,及时指出并监督学生改变。关注“重点”学生,防患于未然。

对策二:开展法制教育

青少年犯罪,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不知罪不知法,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教师必须充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向学生介绍规章制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犯罪事例作为反面教材,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加深印象。

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作为学科教师,要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多发现、多思考、多行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前景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