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等教育名词解释概要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讲,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的活动都具有教育功能。

2.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有等级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通识教育: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的组合和比例,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9.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所获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能够影响生产性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类似能力。它是资本的形式,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的身心发展:指个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不断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征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生性理论:是对个体身心发展动机的一种看法。内生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说理论:是一种对个体身心发展动力的看法。外说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力,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

15、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在环境(外界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个人活动中。

16、发展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合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17、遗传:指从上一代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如身体的结构、形态、感觉和神经系统等,也称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是指个体的生理、心理功能和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阶段,即从儿童成长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上的生育能力,心理上的独立自我意识。

19.环境:指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根据环境的性质,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环境的范围,可以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就是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障。

21、性格:也称人格,是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人格是人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在每个个体中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奶期:有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危险期”或“心理断奶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体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对被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称之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能够达到的要求或变化的结果。

26.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

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给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其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教育:是赋予学生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理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他们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体现为完成一定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性格、情绪、健康状况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

35.师生关系: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他们的地位、作用和对彼此的态度。

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以及过程的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学科。

37.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或设计的课程类型。

38.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基本学业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阅读、写作、算术)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是必修课。

39.拓展课程:着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的专项能力,走向其他方面的学习。延伸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流的课程。

41.地方课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二级课程。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

42.学校课程:是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科学评估我校学生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前提下,供学生选择的多种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专题课的形式。

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标准,是指学校课程在特定阶段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制定学科标准、编写教材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以大纲的形式对课程计划中各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46.教材: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材料,包括课本、讲义、讲座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南和各种视听资料。

47.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而进行的相对稳定、系统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

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写和实施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的,以此判断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0.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活动。

51、智力:一般指人的认知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3.教学原则: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4.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时间保持在记忆中,并根据需要快速再现,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9.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讲授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60.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学方法包括三种方式:讲述、解释和说话。

61.谈心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可分为回顾性谈话和启发性谈话。

62.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来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视听手段,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4.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形成技能和技术的方法。

65.实验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使实验对象发生某种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班级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对班级进行的分类。

67.课程的结构:指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组织教学;检查和复习;教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等。

68.测试的有效性:指的是测试能够测量它想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69.测试的可靠性:也称测试的可靠性,是指一次测试经过多次测量后结果的一致性和一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0.试题难度:指试题的难度。

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能够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组织成固定的班级,根据每周的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老师有计划地给全班上课。

74.分组教学:即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教学。

75.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确定后,根据既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组合相关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具体教学方案。

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其特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规范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8.德育内容:是指德育的具体材料和主要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社会思想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关系到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政治观点、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说教和修身养性的统一活动过程,是受教育者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得到提升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性化的统一过程。

80.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规律来指导德育的基本要求。

81.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德育目的而进行的互动活动的总和。

82.塑造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性格影响,有环境培养,有艺术修养。

83.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会谈、汇报、讨论、参观等。

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小系统,是学校行政系统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和结交朋友的场所。

85.班级管理:是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带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内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达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6.班级日常管理:指通过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日常活动。

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管理直接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

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之与班级总体目标相融合,形成目标体系,从而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0.班级风气:是班级集体舆论持续作用形成的风气,是班级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相同倾向和表现。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为。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人格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主要体现在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上。包括需求、动机、兴趣、信仰、世界观。

人格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一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方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也叫漫不经心的注意)

注意广度:(也叫注意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晰感知到的物体的数量。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体属性的反映。

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

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发散思维)

动机水平:指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取决于主体需要解决问题而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解决问题时激发新假设的那些东西。

迁移:指原有知识和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刻板印象:指人在从事心理操作活动时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象:是对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幻想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有意识地确立目标,并根据目标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性格:主要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活动,达到某种目的的内在动机,也是激励人们行为的理由。它是基于需要的,但动机也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主动探索某事物的认知倾向。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其顺利完成所必需的人格和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上比较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态特征: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方向性。

人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的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的相互排斥、相互阻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思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从广义上讲,是由经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续的变化过程。从狭义上讲,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指个体的生理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本能行为,即个体的生物发展。

变式:在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实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巩固:是采取一些强化措施,使学生有效地记忆所学知识,并长期保持的过程。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牢牢记在脑子里。

技能:它是一种自动的行动方式或智力活动,通过实践得到巩固。

智力技能(也称心智技能):是借助内在的话语,将完美合理的程序反映在头脑中的一种智力活动方式,接近自动化。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和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和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到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和技能对另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

思维定势:指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准备状态的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前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的过程。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主动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并据此进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有针对性地调整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一些规则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在例子中总结一般规则的学习方法。

品德:指个体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对道的理解:是对关于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指一个人与道德有关的言论、行为和行动。

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本质特征的总体反映。

道德信仰:指人们对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信念,并愿意以此作为行动指南。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的年龄阶段。(幼儿园-幼儿期,学前-学龄前期)

依恋:指儿童对某一特定个体的持久的情感联系。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发展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表现出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的偏差,包括原始缺陷和衍生缺陷。

自我概念:是个体在头脑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的认识。它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社会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感、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集体组织之间关系的认知,适合认知能力的发展。

价值观:是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根本总体看法。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又受到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人格因素的制约。

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心理咨询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新型人际关系,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克服成长障碍,调整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发挥潜能。

个别辅导:基于学生个体的问题和需求,以尊重、接纳和理解,科学的方法,通过倾听、咨询、活动等方式,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从心理问题发展到心理健康。

倾听法:即咨询师认真耐心倾听来访者的方法。

放松: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渐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指刺激源由弱到强逐步适应一种过敏反应。

分话题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渗透式的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被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是指在班集体中占主导地位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和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观察——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为了某种目的,对事物有计划的感知过程。观察法是以感官活动为前提,结合积极思维,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研究方法。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正常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出要研究的现象。

反射(reflex)——是生物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一种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受体、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生而无学。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是个体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反映。

兴奋过程——指大脑皮层及相应器官从相对静止到活跃状态的功能。

抑制过程——指大脑皮层及相应器官从活动状态到相对静止状态的功能。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当兴奋或抑制发生在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时,它并不停留在原点,而是扩散到周围的神经细胞,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在原点聚集,这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指的是一个神经过程可以引起对面神经过程的增强。

第一个信号系统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个信号系统是由文字作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用一定的意志来进行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力的分布——指将注意力同时引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或活动的特征。

注意力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地、及时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特点。

敏感度——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差异称为敏感度。

感觉阈值——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组成。

适应——刺激的持续作用所引起的敏感度的变化称为适应。

记忆表征——当被感知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呈现在你的脑海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表征。

记忆——是通过反复感知,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形象,来认知和记忆某件事的过程。

记忆——是对已经记忆在头脑中的材料进行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记忆量相当大。

前摄抑制——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称为前摄抑制。

反向抑制——后学材料对先学材料的干扰称为反向抑制。

再认识——这是一个再次认识已经被记住的东西的过程。

再现——指的是当你所经历的事情不在眼前时,回忆起它的过程。

遗忘——已经记住的材料,不能再被识别或再现,或者被错误地识别和再现。这种现象叫做遗忘。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下自然产生的想象。

意向性想象——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有意识地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文字描述和模式指示,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与个人意愿有关,指向未来想象。

以实际行动为基础的行动思维,称为行动思维。

形象思维叫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础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

发散思维——在多个方向上形成多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在一个方向上导致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