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学决定孩子的未来。真的是这样吗?
就像三岁看七岁看老一样,只是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关键时间点的把握,重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习惯,那么孩子以后的成长会顺利很多。
每一句话都要有一定的语境或适用条件。一年级是孩子在学校正式学习的开始。如果在初始阶段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孩子以后很容易进入一个正向循环:学得越好,越自信!
但是,如果家长把这当成真理,强迫孩子在初一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地强迫孩子这样做,即使孩子考了满分,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也没有好处,甚至不好。
在我看来,一年级主要是培养意识、心态和习惯的好时机。
最起码,孩子要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业。但是,很可惜,很多孩子都在慢慢逃避学习,脱离学习。
昨天我在微头条做了一段话:内在觉醒是孩子成为真正学习者的关键,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唤醒孩子。
有一句流行的谚语: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大人作为教育者,目的是唤醒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学习能力顺畅流动,成长。
靠大人的监督督促取得好成绩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把教育的重心向内转,关注孩子的内心。
以孩子为主体意味着孩子要掌控大部分的学习,大人只是给ta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但是,现实中的学校大多以知识为主。我们的老师创造知识,孩子们接受知识。我们习惯于用生硬快捷的方式把知识灌注到孩子的心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体验,孩子缺乏参与感。最后,学习者脱离学习,导致厌学。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进取,自信,不怕困难。但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与这些背道而驰。我们攻击孩子是因为他们的小错误,因为我们不乐观。只有当我们对未来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们才会如此担心我们的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乐观?
乐观就是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我们不能忍受孩子考98分。
我们希望孩子自信,却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缺乏对孩子的肯定。
我们希望孩子学会不怕困难,却很少帮助他们迎接挑战。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避风港,在孩子害怕、逃避、不确定的时候安慰他们。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孩子规则,要求孩子有规则意识。但是我们不应该强迫孩子一下子变得完美。孩子的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孩子永远不会参加会议,会从不完美走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