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老板就像管理孩子五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老板和孩子是一回事(下)

第一部分老板像个五岁的孩子

第二章,五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老板和孩子是一回事。

(中间)

你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安静,但他们总是在这个时候出来打扰你。

老板和孩子的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他们无处不在,随时可以出来骚扰你,但你不能无视他们。

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小孩子总是缠着大人,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作为他们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依靠,无论父母在不在身边,孩子的感受都是完全不同的。有时候明明是孩子自己在玩,但是一旦父母看不见了,孩子就会焦虑。而如果父母坐在旁边,即使没有互动,孩子也会显得很放松。孩子越小,越是如此。

老板也是。越是没有经验的老板,越希望身边有个人能随时给我出谋划策。而如果你恰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老板信任你,那么他自然会随时来找你。无论是和孩子相处,还是和上司相处,得到对方无条件的信任,自然不是一件坏事,你也从来不想破坏这种信任感。

这时候你可以利用这种信任来培养孩子和老板的独立性。比如,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当他们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时候,父母就会及时挺身而出。这样孩子就不用一直找父母了,会慢慢建立起自信心。老板也是如此。如果你适当地在老板和自己之间制造一定的空间,同时保证所有他可能用到的信息都在他能接触到的位置,那么老板对你的信任不会在几次之后减少,但也不会一直来找你。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和老板不分大小都来找你,只是因为习惯了。王千的女儿不仅学习成绩优异,钢琴弹得也很好。学琴练琴,孩子们都很辛苦。王千的丈夫住在海外,所以他不能指望家里的任何事情。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王千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包括私自上钢琴课、买琴谱、安排旅行参加比赛等等。这么说吧,女儿除了上学和练琴,可以说是满嘴衣服,手忙脚乱。王千不是一个全职太太,她自己的工作也很忙。我女儿要去外地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所以王千请假和她一起去了。为了让老板同意这个短暂的假期,王千不得不加班几天来完成他的工作,直到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才开始收拾行李。看到女儿练琴后的自信,王千也很开心。

“女儿,这两天你自己收拾一下换洗的衣服。”

“哦——”小女孩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拿了一些衣服扔给王千。

“好吧,你把它放下,我来装箱。”王千说,“航空公司的网站现在应该准备好登机牌了。去看看吧。都是为了明天早上不担心。”

女儿不高兴了:“唉,我练琴练久了,累了。为什么什么事都要我帮忙?”

王千很迷惑:“你帮我吗?那我在做什么?我要参加比赛吗?谁在帮谁?”王千没办法,但毕竟她没有生女儿的气。但她想不通,为什么女儿一点都不感恩,反而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职场上,想想你钱是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创造条件,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给领导添麻烦。这样的员工,领导好说话,当然不管什么鸡毛蒜皮的问题都会马上找上你,觉得有理有据。所以你要假装微笑着答应领导,去做那些凭空掉出来的临时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专注自己的核心工作。

如果是那样的话,你问我的话,也不会因为疲惫而委屈。因为你从来没有向老板发出过任何信号,从来没有管理过老板的期望,从来没有告诉老板你要专注于职责范围内的核心工作,而不是无休止地处理那些无脑的要求。

一个简单的道理,你给他们讲了无数遍,他们就是不懂。

一个你认为很简单的事情,你打破了,给孩子讲了很多遍,他就是不懂。就算当时理解并记得,回头再看也会忘记。下次你该犯什么错误,就像你从来没说过一样。老板在哪里?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不会点头同意一个你认为很清楚、无可辩驳的观点。前面说了,孩子和老板生气,你不知道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理,孩子和老板不理解你“简单”的道理,也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但这次的不对称是你知道的太多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知识的诅咒”,这是一种认知偏差——当一个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熟悉的时候,在与他人的交谈中,他会很容易不自觉地误以为别人也有同样的背景知识,所以专家有时很难把一个专业问题解释清楚。

小张是小学美术老师。她时不时会把自己喜欢的学生的作业放在朋友圈里。这一天,她选了几个初二学生的课堂练习。这些图片色彩鲜艳,新颖,颇有童趣。小张的叔叔是美术学院的教授。他虽然一直在教学生,但是从来没有教过普通小学生。我叔叔看了小张的作业,很喜欢。他称赞了一番,顺手写了一句评语——“图3和图5很巧妙,但建筑比例不对。”小张看完后笑着回了一句,“@大叔,这是高二,比例关系五年级才教,呵呵”。大叔也笑了——“@小张,好像这就是‘为什么不吃肉末’的绘画版,呵呵”。

我们经常在工作场所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技术型人才,在研究一个问题很久终于得到完美答案的时候,恨不得马上把自己的最新发现分享给同事,汇报给老板。这时候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听者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甚至根本不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那就和给三年级的孩子讲量子力学是一个意思。

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涉及公司内部十几个不同的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最终的结论会影响公司未来很多年的战略方向。在向公司高层汇报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如何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么复杂的问题。但毕竟线索太多,很难用几句话理解。演示开始后不久,我就被打断了。领导直言不讳地说:“我明白这个项目很复杂,但我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细节。”你能不能把我当五岁小孩,用五岁小孩听得懂的语言告诉我你的结论是什么?"

高层领导让下属把自己当五岁小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历史学家很多,但没有人能写出上下五千年,需要教育专家和语言专家。如果工作中有重要的报告等着你,试着讲给家里的孩子听,看他们能不能看懂。如果在孩子面前拉不下脸,不妨学学白居易,找个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