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莞两所高中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传承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名校。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泉、何镜堂、Sina.com首任校长王志东等都曾在东莞求学。东莞中学1992被国家教委主编的《中国名校(中学卷)》收录,1994被评为广东省一流学校。
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中学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校园面积扩大到100亩。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连接了学校所有的电脑,基本实现了教学和办公的现代化。学校安静的办公教学区与宽敞的体育生活区相映成趣。学校有57个高中班,3000多名师生员工沐浴着百年文化积淀。校园里充满了深厚而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93人,研究生学历18人。68%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教师63人。
东莞中学以“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宗旨。学校努力把教育关怀指向每一个在校学习生活的学生,让他们得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学校教育的视线跨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和生命基础。学校搭建了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读书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平台,激发学生广泛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
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行为和能力。
东莞中学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师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很多大型项目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学校的学生刊物《万中的风采》、《云雕》也完全由学生编辑出版。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发展需求被唤醒,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人格。学校和谐办学,办和谐教育,有效整合学校教育中的各种资源、力量和过程,使学校教育在良性状态下运行。同时,学校在引导师生自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师生将自身的成长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让师生有一个生命的历程。
东关中学逐渐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特色。我们从生态平衡的观点来理解和认识教育。在管理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建立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体系。在德育方面,把公民意识、爱心意识、文明习惯、健康心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德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注重情感教育、科学教育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德育环境中得到德育滋养。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师生在教与学中的自主性、互动性和进取性,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物化的校园环境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净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
东莞中学把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贯彻到了办学的各个环节,整体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办学成果。1997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2000年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评为“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中学连续多年高考成绩不错。其中,2003年高考,唐育贤以总分900分的成绩夺得广东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282人,上线率58.8%;本科上线430人,上线率89.6%,双双上线率全市第一。最近三年,12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办学成果显著,使东莞中学成为东莞的教育品牌,广东省的名校。
现在,学校正朝着“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话世界先进教育的国内一流学校”的目标努力奋斗。在新的世纪里,学校将继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开拓发展空间,再创世纪辉煌!
编辑词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新成立的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由南粤百年名校东莞中学承办。
学校位于松山湖科教区东部,青山绿水环绕,风景秀丽。4号、6号两条主干道从园区两侧穿过,交通便利,是工作、学习、居家的理想场所。
学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7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系,108个标准班。三年后,学生总数将达到5200人。学校面向全市招生。2005年高中招生12班,初中招生8班,小学将于2006年1-5年级同时招生。这所学校将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社区基础。同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广阔前景也给了学校同步发展的大好机会。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东莞未来的高水平国际教育基地。学校将继承东莞中学的优秀办学传统,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和“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一所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
学校有完善的功能配置。除了主教学楼、管理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宿舍、职工宿舍、食堂、电教馆、图书馆等必要设施外,还配有先进的计算机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文艺中心、室外舞台、自然风景区等。它将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学校。学校的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其个性化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时代与传统的交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将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温馨宁静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作的乐土。
东莞中学选拔年富力强的高素质干部担任副校长和中层行政干部。师资队伍的构成,除了东莞中学抽调的部分骨干教师外,还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名师。
编者按:广东省东莞中学独立和谐共同发展——广东省东莞中学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传承创新,东莞中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名校。百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爱国将领蒋光鼐、学者容庚、工程院院士毛炳泉、何镜堂、Sina.com首任校长王志东等都曾在东莞求学。东莞中学1992被国家教委主编的《中国名校(中学卷)》收录,1994被评为广东省一流学校。
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东莞中学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校园面积扩大到100亩。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连接了学校所有的电脑,基本实现了教学和办公的现代化。学校安静的办公教学区与宽敞的体育生活区相映成趣。学校有57个高中班,3000多名师生员工沐浴着百年文化积淀。校园里充满了深厚而浓郁的人文气息。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93人,研究生学历18人。68%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教师63人。
东莞中学以“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宗旨。学校努力把教育关怀指向每一个在校学习生活的学生,让他们得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学校教育的视线跨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和生命基础。学校搭建了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读书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多种平台,激发学生广泛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
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意识、行为和能力。
东莞中学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师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很多大型项目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的,学校的学生刊物《万中的风采》、《云雕》也完全由学生编辑出版。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发展需求被唤醒,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人格。学校和谐办学,办和谐教育,有效整合学校教育中的各种资源、力量和过程,使学校教育在良性状态下运行。同时,学校在引导师生自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师生将自身的成长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让师生有一个生命的历程。
东关中学逐渐形成了“教育生态平衡”的特色。我们从生态平衡的观点来理解和认识教育。在管理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建立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体系。在德育方面,把公民意识、爱心意识、文明习惯、健康心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德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注重情感教育、科学教育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德育环境中得到德育滋养。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师生在教与学中的自主性、互动性和进取性,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物化的校园环境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净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
东莞中学把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贯彻到了办学的各个环节,整体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办学成果。1997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2000年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2004年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评为“东莞市文明单位标兵”,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中学连续多年高考成绩不错。其中,2003年高考,唐育贤以总分900分的成绩夺得广东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282人,上线率58.8%;本科上线430人,上线率89.6%,双双上线率全市第一。最近三年,12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办学成果显著,使东莞中学成为东莞的教育品牌,广东省的名校。
现在,学校正朝着“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话世界先进教育的国内一流学校”的目标努力奋斗。在新的世纪里,学校将继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开拓发展空间,再创世纪辉煌!
东莞中学简史
我校创建于前清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八月三十日,由县令(林平:古人称县令为县长)刘德衡(子瞻)先生创办,命名为东关学堂。所有学费均由一鸣伦教会支付,偶尔也有捐款者。协办单位是彝族尹庆菊(项勇)、张启干(羽泉)和徐夔?(关山)三先生。当时叫徐老师监考,有两个校长,分别是尹老师和张老师。监管住所,校长是名誉职务。学校大概有100个学生,分A、B两个班,城里家庭很多。校址原为考棚(前清朝青年学生考试场所)。今天,没有今年的迹象。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906年),改名为东关县初级师范学校。那时候最重要的课程是语文。老师在很多城市都是知名人士。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第一届毕业生十二人。更名为东关中学堂,学制分为师范系和中学系。师范学校是五年制,中学是六年制,预科是两年,本科是四年。宣彤第三年6月,师范部结束,后来成立了中学部。
民国元年十一月,学制改为四年,春秋开学。民国五年,改秋。那时候作业多,多达37、8个小时;而英语,特别注意,一周大概七八个小时;除了普通科目,还有一门修养科目,以“五经”为教材。
民国十年,李月亭先生来我校倡导女权和男女同校,我市女同胞获准入我校就读。
民国12年,先生走上新学制,初中毕业三年。
民国十五年冬,校长袁长山先生以校舍为关隘,但并入右边的宝安书院(林平:东莞宝安书院碑文犹存,原位于东莞中学传达室后墙),又进行了测绘重建。由于党未建成(民国16年)就被清理了,学校一片混乱,破瓦残墙,蒿蒿无胫。民国17年,罗汝荣先生接手我校,在高中招收了一个新师范班(毕业时只有10个学生)。他还努力建造更多的学校。当时,一鸣伦教会拨款9万元修建校舍。后来由于资金短缺,难以为继。只有三所现有的三居室校舍完工,包括12间教室。
民国十八年,校长罗先生有很多建设,最后都是非本地人,但是没有成功。
民国十九年秋,校长张在附小增设五、六年级班,认为是治本之策。然而,由于缺乏空间和工作秩序,将只举行四期。民国20年春,李如玄先生继任校长,秋招乡村师范新班。后来由于本县建立简易师范学校,他只办了一届。同年冬和11月,李校长上任,随后是罗先生。罗氏上任以来,不遗余力地采购和添置书籍、仪器、班房和学校家具。此外,本市人许先生捐赠了大量图书——图书馆和四序丛书(林的“序”字有误,视为“部”)。所以到民国26年,各种设施几乎完善,班级规模增加到初中8个班,高中3个班,全校学生600多人。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吕鹏铿先生接任校长。正所谓“他命在旦夕”,救国和读书是极难应付的。当年秋天,由于学校收入增加,隧道招收了初中10个班,高中3个班,全校700多名学生。
民国二十七年,“双十节”后,华南局势骤然紧张,因为人心惶惶,城里人纷纷逃离农村,留下十间房和九间空房,学校也处于停顿状态。不久广州失守。关彝靠近虎门,是广九路的必经之地。不幸的是,它已相继落入敌手。学校经营不善十几年,已经成了蛇和书的巢穴,他是不可能搬走的,但是已经满目疮痍,满目疮痍,还有遗留。关城失陷后,陆校长和他的同僚,不忠于秦始皇的10余人,四处逃亡,最后到达香港。鉴于关彝港学者的缺乏,我决定复学。由于《明伦堂》收入不足,故无果而终。几经奔波,许终于赢得了先生的全力支持。28年春开始与石龙中学、私立明升中学合办东关县临时联合中学。计划办高中一班,初中六班。经费1500元,校址借用香港知行中学和九龙德明中学的教室,晚上上课。不难想象,设备简陋,生活艰辛。
自从被处理后,校舍反复变动,比如流浪,自保,居无定所。几经艰难,我在九龙长沙湾道找到了一所固定的校舍,后来成为私立明升中学的校址。校址建立,城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达到近300人。
那年冬天,宣奉命搬回内地处理。于是,鲁校长在联合中学读完第一学年后回到祖国,辗转于坪山、龙岗、平湖、清溪、、石马、塘厦、樟木头之间,为的就是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学生躲起来修。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了昌平乌夏乡士绅们的热情赞助。29年春天,我们借用了子乔小学的校舍,摆出了学校的家具和教具,进行招生和复学。当时资金2500元。高中三个班,初中六个班,共382人。
复学以来,敌占区学生陆续复学,人数增多,教室逐渐不足。后来,乡长周小南先生,乡绅周先生、周崇谋先生,建了两间教室。在那之后,县长李合岭先生捐赠了这些校舍,用于增建一个礼堂和一间教室。刚子周绍光先生和支队长徐东来捐赠了60多套桌椅,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民国30年,敌人在香港登陆,我校经费来源断绝(直到32年3月才开始发放经费)。在随后的几年里,那些靠它生存和维持生活的人,只是和同学们一起受苦。
学校位于寮步附近,这里往往是敌人乘车的区域,风一吹就让人心神不宁。因为长平靠近广九路,是游击区最繁华的地方,又离县城所在的石马不远,每年难免要躲避敌人的骚扰一次,或一夜奇袭几次,或摸黑爬山,涉水更深,相当不凡。但是,所有的同学都能第二次完成学业,毫发无损,真心请老天保佑。
1933年11月14日,敌人打通了广九路,但昌平不是我的。我们学校辛辛苦苦搞了几年的学校家具和教具都搬不动了,大部分都落到别人手里了。但是,鲁校长并不气馁。如果有一寸土地,仍然可以成为学校收复的地方。所谓一次旅行可以繁荣夏天。
1933年元旦,鲁校长和许多兄弟同事一起,在凌晨偷偷越过铁路,走上桥头,来到李村,和当地群众协商借用新组小学的校址继续上课。李村在城东,与惠阳、博罗接壤。惠阳若失,将进退两难。但是东莞县中学要教育东莞青年。如果他搬到另一个县,东莞的同学不能陪他远道而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学校再难也要设县,争取城里的青年,避免被敌人汉奸卖国贼利用。当时关心后方城市学校的人都主张把学校迁到河源,认为这是长久之计,他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鲁校长的苦心。
我来李村才一年,高中三个班,初中六个班,刚开始295人,后来382人。每个月初经费2500元,后与东莞县李世龙中学合办,更名为东莞县联合中学,增至4万元。但学校地处绝境,站在防卫力量的第一线,一杯弓蛇影,有时,但都历尽艰辛,其乐融融。
民国十四日清晨六时,敌军悄悄入侵惠州,李村如瓮中之鳖。学校早早得到了敌人企图的情报,不得不在33年12月26日宣布撤离,以备不时之需,于是所有学生不得不安全回国。
既然县困了,搬到别的县也是枉然,就是能干,学生跟不上。当时敌人四处骑马劫掠,广东各家无一幸免,无处可动。侯禄校长经过多方考虑,鉴于敌人已再次消耗殆尽,辞去友人的劝告和赞助,将学校改名为广中学校,并在附城夏波乡借用了一座祠堂,容纳207名学生。在处理过程中,谣言和威胁数不胜数,但鲁校长置生命危险于不顾,无动于衷。只有一个学期,属于子弹的力量,终于让暴烈的一天屈服,胜利属于我们。9月14日,鲁校长奉命接管历经七年苦难的母校。那是一个荒凉的地方,花了好几天才清理干净,澄清。24号才能正式上课。每月支出五千三百四十五元,分六十次支付。当时高中五个班,初中八个班,611名学生。
三十五年秋,初中招了两个班。现在高中五个班,初中十个班,人口638人。干谷每月开销25200斤码。第三十六年计划招收初中两个班,高中一个班,实现初中四个班,高中两个班的计划。
综上所述,复员一年来,德艺明伦教会多次拨出巨资修缮校舍,添置学校家具和教具,规模逐渐形成。未来计划分两期完成中学的完善设备。
东莞中学历史笔记
创办学校的政治环境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变”的主要内容包括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学。虽然103天后“新政”失败。但废除科举,兴办学校,为朝野所接受。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初二,光绪下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省会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都有中学;所有的县都设立了小学。并为孩子们建立更多的学校。”当时没有废除科举的命令,学校和科举并行。
光绪“圣旨”颁布后,各级官员大多出于保守思想和习惯,徘徊观望,或“徒有虚名”。(见光绪二十九年(1903)11月26日光绪《圣旨》)。)于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四日颁布圣旨:兴学,必先止科举。从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停止一切乡考、国考(省考、国考),停止一切省考。并指示各知事、府、司、府、县在城乡设置小学,精挑教师,广收民智。服役期间赴德求学,身用兼施,劝副院使人之意。
东莞中学创建于光绪第一道圣旨颁布后的第二年,无需“督惩”,在东莞设校。可见当时东莞人是解放了。原来上谕规定“各县设小学”,只有县级以上的府县、署、直隶才可以“设中学”。东莞是一个县,居然还办了一所中学。东莞人可谓“敢”。其中,组织并担任东关中学第一任督学的清代进士徐夔实际上起了主要作用。
东莞中学礼堂的建立
从明朝开始,东莞的教育就比较发达了。到清朝末年,东关有三所官办学校:儒学(即管雪,1951年拆迁,现在南方饮料厂所在地为其旧址)。学生免费入学,并提供膳食(称为鱼生)。
宝安书院(1926并入东莞中学,所以地址在东莞中学接待室右侧)。
龙溪书院(在石龙)。
共有39所集体管理的学院,23所社会研究和3所志愿研究(免学费)。每个乡镇都有私塾(包括家塾和蒙古博物馆),很难统计。学校那么多,还有东关中学。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就不会有如此坚决的行动。
东关中学原本是民办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徐夔撰写了《东莞中学创办的缘起》,书中详细描述了东莞中学创办的过程: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莞中学创办时,没有“钱”(清钱),东莞知府刘德恒捐银1200两,徐夔。此外,县里指定屠宰税、庙堂鲜鱼税,东莞明伦堂每年拨出320两银子作为经常性开支。继承人被责令改为东莞初级师范中学,并颁发章程。各科老师都要聘,但是学费太短,支撑不了。由于废除了健身学,学院停办,请拨原学院的点灯费作为办学经费,并要求东莞明伦堂拨足银子,于是重修了试验棚。建校舍,扩建操场,采购图书仪器,学校规模是第一步准备工作。(引自李玄恕《东关县志、书目与学校》)
东莞学校成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三十日。九月初一(65438+10月2日,直到解放,是纪念日),学校命名为东莞学校。据第一位学生李宣枢(字)回忆,当时办学仓促,连校名牌匾都没有。开学那天,我看到考棚门口用红纸和墨水挂着“东莞县立学校”五个大字。
光绪三十年(1904),受广东省教务处委派,更名为东莞初级师范学校,校址为考棚(考秀才居住的地方)。保安书院的负责人被称为山之头。)张其干(清进士)、龙溪书院负责人尹清举(清进士)为名誉校长,相(清进士)为监,驻校处理日常事务。教师有:语文老师叶觉迈(清)、语文老师徐夔(清进士)、英语老师梁兰如(毕业于美国一所大学)、地理老师张伯苓(康有为的学生)、语文老师陈冠陶。
联考只考作文:题目是“学而后知足”。
前两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批学生是A班,学生***12。
第二个学生是b班。
1932年震惊中外的“十一·二八”甲午战争总指挥蒋光鼐(15岁),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部长。
徐思达(15岁),徐夔的第三个儿子。1915考入北京大学,1944至1946任县长。解放后,他成为广东省文史馆的馆员。
李炳淑(15岁)曾留学日本,毕业后在母校任教。
李宣淑(字,12岁),1911年3月29日,与二届学生莫纪鹏、陈哲美、东莞青年李文甫、黄夏怡等,参加了反对两广总督公署的战斗(以下简称“黄花起义”)。民国后期,广东军法署署长邓任南海县令。
李、张超越、江、吴伟、。
第一批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吴伟,30多岁,最小的是陈冠希,11岁,是东莞教师陈冠涛的弟弟。每个学生的学习期限是六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后在街上兜风。当时校名改为“东莞初级师范学校”,校内流传着一句话:“师范毕业六年,学生一打一打的上街。”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圣旨中,指定学校的教科书是“四书五经,强调义理,辅以历代历史教训,政治、艺术中外。”当时清朝衰落,特别是广东,受康有为、梁启超(地理老师张伯苓最早是梁启超的学生)的影响,也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此外,校监徐夔思想更为开明,东关县学校的教科书也没有遵循“圣旨”。语文教材采用梁启超主编的1902《新民丛报》,地理教材采用《新民丛报》中的《新地理》。
作文最重要。作文当天,早餐一定要吃“和粥”,这是成功的标志。凡在课堂上张贴的优秀作文,奖励白银1元。上课时,不懂用黑板教英语的老师在小块硬纸上写字母,竖起教鞭。民国元年,第一批学生李炳淑留学日本后回国,在母校任教,并开始效仿日本,使用黑板、课文等新教具。李炳淑从日本带回地球仪,东关学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新教具。
学生均在东寨、西寨寄宿生活(见清末东关县学校平面图)。东寨房间小,每个房间住1人;西宅房间大,每个房间住4个人。四个学生使用1学校服务。
学生伙食由学校免费提供,有休息日(每十天一次),伙食费1元。
学校的更名和扩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奉命办中学,改名东关中学堂。学制分为师范和中学两部分,五年师范,六年中学,两年预科,四年本科。招生分春秋两季。宣彤三年(1911),六月,师范部终止,师范学校不再办学。
1912 11月(即武昌起义后1月),更名为东关中学,学制改为四年,招生仍分春秋两季。1916,招生定为秋季。
1921年,校长李依婷招收女学生,男女同校开始。
1923年,陆再次出任校长,学制改为三年。
1926年,袁长山校长(党员,中国* * *)合并宝安学院,拆除了宝安学院的原建筑(宝安学院的纪念碑现今存在),70年代,在今天的图书馆和今天的理科楼的西边,还有很多原宝安学院的石刻,准备建校舍,因“清堂”事件而停止。
1929年,东莞明伦堂拨款9万元,新建三间教室和十二栋* * *(现为青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