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张建声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一、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与功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依据国家总体教育方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一系列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发展变化、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教育界普遍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对中小学特定学科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诊断和改进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只有评价项目制定正确、评价标准科学、评价活动实施得当,才能通过评价诊断机制有效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各方面、各层次存在的问题,分析构成问题的因素及其主次关系,进而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公正、客观、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在专业认知和教学行为领域改变和更新现有的落后教育观念,根据新标准确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多方面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使教师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学科的具体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科学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也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为教学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客观合理的依据。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就是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检查是否贯彻了党和国家在总的指导思想中的教育方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考察教师是否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和执行课程计划和标准,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次,要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全面的学科知识、较高的教学技能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第四,要考察教师是否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的正当过程,是否注意指导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2.发展的原则。一些学者将这一原则视为教学评价的最重要原则,因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自然追求学生的发展。那么,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必须以发展为参照系。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师生的实际表现,还要关注全体师生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程度。这种变化从评价过去和现在变成了评价未来和发展。正如加德纳所指出的,时至今日,“考试往往是用来发现人的弱点而不是优点”,而发展性评价则是希望被评估者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释放自己的发展潜力。评价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3.开放和多元化的原则。课堂教学行为不是一种僵化的、无悬念的模式。由于参与双方,尤其是学生的巨大创造力,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框定和评价所有的教学行为肯定是不合适的,这就必然要求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开放本身融为一体的是评价的多样性,它涵盖了许多方面: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价值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等等。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对评价对象的概念和程度作出价值判断,并对这种判断进行描述。但是定性的评价有时候会让别人觉得不确定。所谓量化评价,就是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确定为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指标,然后根据指标描述进行评分,计算得分,参照得分和查阅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基本结论。随着评价理论、测量技术和理论的发展,量化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很多东西很难定量展示,定性评价必不可少。5.差异原则。在教育领域,差异无处不在。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时,我们无法避免这种差异。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如城乡差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异、先进教学设施与落后教学设施的差异、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等。还有主观上的差异,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差异、教学风格差异、教师之间的性格差异等。因此,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既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又要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形成自己的教学专长、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评价改革与教学改革不同步。我国目前中小学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经过几十年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订,逐步形成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评价要求。这个评课要求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对以往凯洛夫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五环节基础上形成的评价标准的实质性超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内在运行机制,对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基本质量具有重要作用。③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教育改革。1999年,国家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两年时间,义务教育阶段18科目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密集制定,教材内容也有较大调整。教材统编不再全国统一,各地方陆续组织本省市地方教材,广大一线教师也丰富多样了新的教学方式。然而,教学评价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由于传统评价标准的巨大惯性和评价理论本身发展的相对缓慢,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改革并不直接同步。新课程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而现有的评价标准大多以工具性追求代替价值追求,重视知识体系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培养。评价的目的只是为了认定被评价者的过去,而不是为了帮助被评价者未来的进一步发展。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不够好。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是一种理想的研究范式,但目前两者的结合还不是很紧密。由于定性评价的主观性和价值偏差,在实际操作中受评价者自身因素影响较大,有时甚至是盲目的,没有相应的对策来排除干扰。我们认为,定性评价离不开定量评价,没有定量研究的定性研究是不可靠的。在定量评价中,各指标权重分配是否合理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3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受评价者自身素质、程序组织乃至个人好恶的影响,评价课堂教学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片面、肤浅、敷衍、只褒不贬,使课堂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作用。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够。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评价主体是指亲身参与或经历教学实践活动并能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评价并据此解释评价结果的人。④目前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其他教职员工,明显不够完善。理想的成员应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业务负责人、各级教学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务人员,以及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这样的作文结构强调评价的多角度,强调评价中的对话与交流,强调以往评价中缺乏的人文因素。5.评价的发展持续性不够强。因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已经从对现状的认定转变为对未来发展的认定,所以教学评价有必要体现其内在的发展性和连续性。但目前评价处于静态,是对单个班级的评价。它只能说明教师当前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不能反映被评价者过去的表现,也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教育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不利的。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和权重:对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相关因素。比如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学生都是信息的载体。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传播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一方面,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不断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另一方面,学生也随着这一过程不断给予反馈。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能力和效率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顺畅和谐,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培养主体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问题,都归结为一点: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综合尺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评估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方式。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把握、教与学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价值取向等因素来考虑。(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和指导方针,它制约着其他要素,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其权重为0.15。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1。目标的制定要看是否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习惯。这需要明确和适当的目标。2、目标的落实:主要看能否正确判断和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是否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具体评价可以参考以下具体方面(1)。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预期目标。(2)目标应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具有灵活性,充分考虑差异。(3)设计目标要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的三个维度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实际载体,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把握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教学内容的权重为0.30。这个指数的评价应该基于以下几点:1。教师能否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突出难点。2.老师注意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了吗?3.老师是否引导学生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4.老师是否能将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3)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重量是0.20。1.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因素之一。方法本身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服务,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李秉德教授曾在《论教学》中指出,教学、谈话、讨论、导读都可以用语言传递信息;对于需要直接感知的内容,可以采用演示的方法;技能课可以用实验法、练习法、实践法,还有适合欣赏的陶冶法、适合探究内容的发现法、探究法等等。此外,还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结合。其次,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特点。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避免只针对中等生甚至少数优秀生。保证所有学生受益,这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教学差异的要求。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学法是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途径,传统的教学评价几乎忽略了对学法的考虑。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从“评价教师”扩展到“评价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自然会进入我们的评价视野。引入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是对以往教学评价标准的深化,是对以往教学评价标准内容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教学评价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学习方法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指导和教导。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尽力发现学生学习的特点,然后与学生讨论,及时给予指导。二是靠学生自己探索。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经过多门学科的学习,听过多位老师的讲课,加上大量的练习和考试,会逐渐了解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4)教学过程。权重为0.2的教学过程是处理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过程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组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传统教学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学,它的最高意义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都是以最终的结果为导向,在教学的最后,通过授课者的总结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基本是唱独角戏,即使时不时有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也只是点缀或铺垫,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新课标提倡采用过程教学,相对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提倡教师的权威。在整个过程中,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形成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这个过程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以及各种价值观的碰撞。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也是从1,课堂环节是否活泼而不死板,满而不空四个方面来进行的。看环节之间的交替是否自然有序。2.考察教学过程是否是探索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探索方法的过程。3.考察是否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是否注重对学生的高质量的针对性评价。4.考察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情况。主要看学生参与。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生的参与都是通过描述性的模糊表达来表达的,比如“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发言积极”。由于缺乏具体的支持载体,这种描述往往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没有亲自听过这堂课的人很难从这种描述中了解真实的课堂情况。因此,“学生参与”的研究需要明确具体的方面,如:能否围绕教学内容主动提问?问题的质量如何?是否足够具体清晰?你是否积极参与信息的获取、处理、汇总和交流?学生对课堂作业的态度如何?做的认真积极吗?这些因素的明晰对科学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教学效果。最终的目标、过程和方法是效果,效果也是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综合反映,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显性和隐性结果。以往的评价多采用教学效果的概念,更偏重于教师。新课程下效果评价的重心应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的表现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最终尺度,也是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尺度。但这种转移与之前通过学生成绩讨论英雄是绝对不同的。我们认为,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将注意力和兴趣投入到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中,这是体验和培养课程情感态度的过程;要考察学生是否明白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要考察学生能否有效地与人合作,培养社会化人格;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与自己的预期目标、老师的预期目标相一致等等。当然,在评价效果时,要坚持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六)课堂教学取向课堂教学取向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取向。教师这一关键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是我们观察、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时应该重点关注的。1.由“教”向“学”转变,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即教要由学来决定,而不是由教来决定。现在很多老师意识到,备课不仅要准备课本,还要准备学生。但从实际教学行为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往往是,“备课”主要是记课本上的标准答案,“备课”是如何引导学生“标准答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符合“标准答案”,而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有创意、有个性的答案,教师要么忽视,要么否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背诵“标准答案”的过程。2.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即从注重学生的学习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转变。教师要注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3.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对话”意识。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共同分享理解,即师生相互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相互交流感情、经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有新的发现,从而达到* * *求知,* * *享受* * *进步,实现教学的相互学习和发展。只有教师在课堂上真正与学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体系,课堂生活才能成为师生的生活。4.从“传授”到“引导”的转变在信息时代,谁也避免不了为了跟上时代而不断更新知识。那种认为老师是知识的源泉,孩子是等待老师灌输知识和智慧的空容器的观点,在信息时代是站不住脚的。教师的角色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讲述者或呈现者,而应该成为挖掘资源的引导者、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学生学习,建立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氛围。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