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寺的漂浮与佛
老和尚生来困难重重。他五岁丧父,十五岁母亲去世。二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悟出了人生的意义,在千山三祖寺剃度为僧。第二年,他在庐江县的叶甫山真寺得到了一枚足戒。后来跟随老师学习,学会了教学观的大纲和禅定的要领,使他受益匪浅。后来回到千山三祖寺,被1940的僧人选了出来。开始担任潜山三祖寺方丈,潜山县佛教协会副会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来自丰丸的老和尚在潜山发起建立了战后受灾儿童康复中心,以帮助在战争中失去抚养的孤儿。1947年春,丰丸老僧参加了安徽省佛教协会在迎江寺举办的僧伽培训班。毕业时,他因一篇佛教改革的论文而受到佛教界的关注,被派往桐城大宁寺任监事,并兼任桐城市佛教协会秘书长。1947年冬,以尹倩助理寺的身份被请到迎江寺,担任此僧和粤海两位老僧的随从秘书。1948年,老和尚为了追随一代景宗大师尹光的脚步,来到江苏苏州灵岩山寺上学。那年夏天,江苏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老和尚丰丸受寺院住持苗振的指派,参加了上海佛教徐州赈济会的赈济工作。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品德得到了上海佛教界和徐州人民的好评。那年秋天,这位来自丰丸的老和尚留在灵岩山佛学院系统地学习佛学理论,并直接受到当时著名学僧直树大师的影响。
1950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丰丸老僧回到苏州灵岩山寺,担任灵岩山佛学院的监事。丰丸老僧在1951至1966期间,历任灵岩山寺副总经理、佛教诵经大师、灵岩山寺监事,并当选为吴县政协委员、苏州市佛教协会理事。1966“文革”期间,丰丸老僧遭受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对佛教的信仰坚定,保护佛教的决心不变。1970年分配到国营天平山果园当工人。
1984年,应安徽省安庆市统战部和迎江寺民众的邀请,丰丸老僧回到阔别36年的家乡安庆,开始担任迎江寺住持。1993年晋升为寺方丈。
为了恢复佛寺,这位来自丰丸的老和尚拖着病弱的身体,冲破阻力,上下求告,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盈江寺回归僧人自办。为了使这座全国重点寺庙早日对外开放,丰丸老僧不顾年老体弱,按照“庙要像庙,僧要像僧”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由于他在佛教界的巨大号召力和在信众中的崇高威望,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为盈江寺的修复赢得了一笔又一笔的资金。这些资金加上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慷慨捐助,在短短几年内就将在文革中毁坏得面目全非的盈江寺恢复到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位来自丰丸的老和尚也因此被视为盈江寺一代的创始人。
1993年,为了修复年久失修的振动宝塔,来自丰丸的老和尚在手术后不久就以虚弱的身体驱车千里南下广东,筹集了60多万元。最后,振塔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成功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九次大修,剩下的钱用于修复民国时期修建的大公爵阁和明代修建的广思堂。丰丸的老和尚一辈子都没有攒过钱和东西,生活一直很节俭。但是,他却热心地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每次抗洪救灾,这位来自丰丸的老和尚都要带头在寺庙里捐款,用实际行动支持灾民的灾后重建。1998,当他在安庆日报上得知枞阳县凤仪乡18户村民房屋在洪水中倒塌时,他非常担心。今年年底,他托人把自己的一万多元积蓄送到村里,逐一发放给18户农户,希望这些灾民能过一个愉快的春节。1995但是当他得知有一部电影叫《世界上只有妈妈好》时,他立刻让人把自己的5000元积蓄送到了安庆市福利院。他说,没有妈妈的孩子也是宝,希望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这位来自丰丸的老和尚不遗余力地建设“希望工程”。从65438到0994,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6万元捐给了家乡潜山县梅城镇高集小学,让学校盖起了两层教学楼。该建筑被梅城镇政府命名为“丰丸大厦”。他还设立了“丰丸奖学金”,每年奖励学校的教师和优秀学生。从65438到0998,他主动为岳西、枞阳28名贫困学生支付了全部学费,并承诺让这些孩子完成初中全部学业。2000年5月,当他听说贵池市刘杰乡元西小学的小学生至今没有桌椅时,他立即集资5500元,帮助元西小学制作了100张桌椅。年底,他又拿出5000元钱,送到刘杰乡元西村,帮助村里的一些贫困家庭过一个快乐的春节。据迎江寺不完全统计,老和尚丰丸在安庆十八年间,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约40万元,平时都是省吃俭用。
作为一名僧人,这位来自丰丸的老和尚也为佛教文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盈江寺传奇》、《停观禅》、《如何做一个佛教徒》、《古今大德录》、《盈江寺书画集》等书籍,出版了多部。大多数人都熟悉他的一句名言:“死后无钱留书。”为此,这些作品都是他自费出版的。他觉得盈江寺从未有过完整的历史文献,决心在有生之年编修《盈江寺志》。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拖着病体,亲自组织《寺志》编辑小组,亲自查阅资料。大部分章节都是他生病时自己一字一句写的。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本20万字的《盈江寺志》终于在他去世的前4个月出版了。
为在中国培养佛教高僧,他不仅多次派弟子到各佛学院深造,还多次亲自到九华山佛学院给佛教高僧讲学。
老僧正气凛然。对于那些败坏道教,损害佛教形象的行为,他如仇人一般苦涩,绝不罢休。为了整肃道风,他不仅根据《百丈清规》亲自制定寺院章程,而且自己身体力行,照章办事。多年来,他身边没有留下一个弟子,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他的亲人。他家乡的人需要在寺庙里吃饭,所以他支付饭票。虽然只是几元钱,却体现了他无私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