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作文200字

春节的风俗习惯

在漫长而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主要是祭祖、感恩祈福、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祈求丰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习俗。传说腊月二十三,灶神会升天,向玉帝报告这一家一年的善恶。根据灶神的报告,玉帝会把这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应该得到的吉凶命运交给灶神。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告别灶”。民众献上红蜡烛和蜜瓜,以庄严的仪式将灶神送上天堂,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下世走运”。今天,这一习俗仍在许多农村地区沿袭。

扫尘

“二十四,大扫除日”。迎新,必先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子”,南方叫“除尘”。春节前扫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扫尘的那一天,全家人一起动手打扫屋子和院子,刷洗锅碗瓢盆,拆洗被褥,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其实,人们用“尘”与“陈”的谐音来表达除旧迎新的意愿。

贴春联

贴春联是春节期间的一项活动,自宋代以来就很流行,每年过年家家都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当户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它们是在春节期间张贴的,所以被称为春联。春联的一个来源是符涛。起初,人们用桃花心木雕刻人物,挂在门边以辟邪。后来他们把门神画在红木上,再简化,把门神的名字写在红木板上。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每天在立春的时候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的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倡导有关。据史书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下令家家户户贴一副春联,以示庆祝。最初春联是刻在红木板上的,后来改写在纸上。红木的颜色是红色,寓意吉祥避邪,所以春联大多用红纸书写。

把祝福的词向后贴

在我国,人们常用“福”字来表达对吉祥、如意、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我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上贴上“福”字,寓意着有福进家门。很多地方把“福”字倒过来,利用“道”与“道”的谐音,表示“福在此”。

除夕夜,守望历年。

除夕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自始至终相连。是“一夜连两年,五小时分两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夜是“月穷颈老”的意思,表示此处除旧岁,明年换新年。除夕是新年节日的第一个高潮。(转载自www.sanwen.com、中国作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守岁,俗称“忍年”,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亲密、最温馨的家庭聚餐。此时,人们不仅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还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大年三十过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全家都开始守岁,* * *告别旧年,迎接新年。

除夕夜,我国人民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踩高跷活动,即将芝麻秆以黄色纸卷做成的金元宝形状粘在院中,存成一捆,称为“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使“老”与“碎”谐音,并借用芝麻开花的吉祥寓意,祝愿家庭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和祈祷。如今踩年龄的习俗已经被放鞭炮取代了。

压岁钱

除夕夜,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岁钱。因为“老”和“宝”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辟邪避灾,保佑孩子平安。压岁钱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怀。

燃放鞭炮

中国有句民间谚语,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伴随着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项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鞭炮是用竹竿等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因为竹子在中国南方很丰富,这个习俗首先从南方开始流行。竹子燃烧时,竹节内的空气膨胀,使竹腔爆裂,发出爆裂声,因此得名鞭炮。大约在唐朝,人们把火药放在竹筒里点燃。到了宋代,人们普遍用装有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鞭炮。

支付新年电话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和除夕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以前家庭拜年的顺序是拜天地,拜祖先,拜殿堂。一般是晚辈在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幸福如东海,长寿如南山。过完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祭拜家人,初二祭拜岳家,初三祭拜亲戚。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居也要互相拜年。在“新年快乐”的声音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老话说得好,拜年是“基于友情和乡情”。

逛庙会

逛庙会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春节情结,也是不可或缺的习俗。春节庙会是最早的民间宗教仪式。在庙会的时候,僧侣和道士通常会举行“仪式”或“道教潮”来祭祀神和佛。人也要进香,许愿,许愿,求福。庙会期间,还有商贩叫卖和民间艺术表演。在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如舞狮、舞龙、秧歌、踩高跷、旱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