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关键词:氛围趣味法
首先,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刚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审视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与学生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刃有余。
第二,了解学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教好小学信息技术课,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才能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有目的、有目标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准备,备课好,满足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需要。
第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有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突出,枯燥的信息技术理论课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理性认知,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物理模型和视觉直接感知获得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独特优势,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例如,在计算机组成的教学之初,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不谈论计算机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计算机。先告诉学生电脑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的实物配件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看各部分的线路通向哪里,有什么。通过这种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快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还可以了解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可以消除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所有学科中都有应用,小学信息技术课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灵活,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要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最后,教师要分清奖惩,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让学生及时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比如在学习《动画自己做》的时候,老师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个娃娃从北往南跑;两个娃娃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赛跑;接力赛。这样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动画开始,慢慢进入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上课,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获取知识。这种方法在小学课堂上经常使用,而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又进一步促进了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体会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有主角意识,敢于参与,敢于展示,慢慢把“学电脑”变成“玩电脑”。比如在学习“鼠标键盘”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教学生使用鼠标,再讲一些基本的键盘知识,让他们慢慢学会控制电脑。同时,他们可以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如“黄金大脑”、“拼图”、“成语挑战室”等,帮助学生熟悉电脑,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鼠标和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关。这样既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又容易被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这门课程。
总之,教学是有规律的,但没有固定的规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