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镇的多彩生活

郭家珍树自古就有热爱文学艺术的传统。1937后,村里成立了综艺队,农村重大节日邀请他们到各村演出。从清末开始,村里就有了戏班,主要唱莱芜梆子。民国初年,在当时莱芜著名艺人张春梅的亲自指导下,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小戏班。到春节时,他们被邀请到各个村庄演出。即使在影视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后人依然可以为人们组织几部古装剧。几年前,在莱芜市组织的正月十五文艺汇演中,村里的小节目《抬轿子》得到了领导的称赞和群众的好评。

郭家镇村自建立以来,重视文化教育,崇尚礼教,以文育人。晚清只有郭氏家族出了一个举人(郭)和一个秀才(郭同祥)。1915年,村民们在当时的真武庙自发成立了一所学校,郭、韩希贤、郭敬堂先后任老师。村里许多有成就的人都在这里学习过。解放后,村里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几经搬迁,村东岸1976秋建成了一所红砖绿瓦、环境优雅的新学校,孩子们不再在黑房子、梯田的教室里学习。小学建立后,在当时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村委会一批人自己出了力。在河的东侧,依山傍水建起了一所联合中学。当时可以容纳六个班。现在,规模扩大了,成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第三中学,15班,成为区级标准化学校。

尊师重教的风尚,促进了村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解放后,郭俊秀和张乐顺是郭家镇村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学生,他们得以出国深造。特别是1977恢复高考后,到2002年,先后通过高考的学生有32人。郭雨晴1996考入清华,现在在青岛工作。仅2002年就有6名大学生被录取。

郭家镇村历来有敬老的好习惯。1991,郭家镇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由郭任会长,及时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优待证和免费乘车证,并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那些五保老人,仍然实行五保制度,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每到节假日,村委会领导都亲自带礼物来慰问。1999年重阳节,召开了老年人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的顾虑,尊重一些老年人提出的意见。1980,郭家镇村在村西划出一块荒地作为墓地,村民死后骨灰全部葬于此,提倡移风易俗,简化丧事。每到清明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村民们都来这里悼念亲人,这也对村民和姓氏之间的团结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党的政策指引下,郭家镇全体村民正满怀信心,斗志昂扬,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村庄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