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的历史沿革
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迁都咸阳,设咸阳县。今未央区属咸阳县管辖。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咸阳为秦始皇都城,咸阳郡仍在。现在未央区归其管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有乡,国有村。咸阳县的乡,在今天的未央区,只在长安乡(在今天的刘村堡乡)、张健乡(在今天的三桥镇北,在今天的高堡子一带)、印相乡(在今天的未央宫乡的军械库遗址一带)、贵里乡(在今天的未央宫乡的江五店村一带)比较有名。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立长安县,行署设在汉长安城横门(今未央区刘村堡乡向家巷),现属未央区管辖。新莽建立元年(公元9年),改长安郡为长安郡,并在新莽灭亡后的元年(公元23年)恢复了长安郡的原名。它的管辖范围和今天未央区的隶属关系都没有改变。长安县位于城内外。据《三辅黄图》记载,首都有160个叶莉。三福黄图、《长安志》、《汉书》、《居延汉简》中有玄冥、简阳、尹畅、上官、秀城、黄济、北环、北遂、南平、大昌、有利、假利、七里、韩立、孝里、都里、当里。今天上述的地方在哪里?正如西晋潘岳在《西征赋》中所言:“众民皆散冲,其地有其名”,故难以详知其地。都市区以外的乡镇,在今天的未央区辖区内,只有长安乡(在今天的未央区西北)、张健乡(在今天的未央区三桥镇以北)、千乡乡(在今天的Xi西北角之外)比较有名。
三国魏时,长安县建于1860年。西晋时,县以下有乡、村两级。先秦、后秦时,郡县有李,郡县有陆。北魏时期,郡县改为党、里、邻三级。西魏沿袭北魏制度。北周时,县下有乡、村。这一时期,在今天未央区所辖的乡镇中,只有长安县的李建章颇有名气。
汉、魏、西晋、、后赵、前秦都位于长安县,其管辖范围和今天的未央区的隶属地位没有改变。秦后元年(公元386年)改长安郡为长安郡,北魏四年(公元431年)恢复长安郡名。在此期间,其治所未改,今天未央区仍属长安(长安)郡。
周二年(公元558年)分析,长安郡位于万年郡,以汉长安城雒城门为界,东西分治。万年县辖汉长安城内外东部地区,办公地点在汉长城八角街(今未央区汉三官庙村及城区)。长安郡辖汉长安城内外的西部地区,办公地点在汉长安城横门(今刘村堡乡向家巷)。今天的未央区,东属万年县,西属长安县。
隋唐时期,城内有广场,城外有乡,乡村有村。在今天的未央区,只有城坪乡(未央区三桥镇阿房宫村东区)、青淮乡(城坪乡南部)、聚德乡(唐长安城西北龙首塬上)、永平乡(未央区三桥镇秦阿房宫遗址周边)和孝乡(未央区三桥镇雁石村附近)为人们所熟知。万年县有龙首乡(唐代长安城北龙首院一带),乡设龙首里、未央里。
隋开帝三年(公元583年),隋迁至大兴城,万年县改名为大兴县。大兴、长安两县以大兴市朱雀街为界,东西分割,两县移至大兴市。今天的未央区东部是大兴县,西部是长安县。在今天的未央区,有乡和村(社),北宋时只知道樊川县的龙首乡和长安县的元西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大兴县改名为万年县。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万年县改为咸宁县。唐元年(公元758年),咸宁县改为万年县。今天的未央区,东属万年县,西属长安县。
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长安县改为大安县,万年县改为大年县。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恢复长安县、万年县名称。时至今日,未央区的辖区并没有改变。
宋宣和七年(1125),万年县改为樊川县。今天的未央区,东属樊川县,西属长安县。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樊川县改为咸宁县。今天的未央区,一直到清末,东属咸宁县,西属长安县。
明代,袁希乡位于长安县,袁东乡位于咸宁县,咸宁县现属未央区管辖。
到了清朝,乡由县级改为村级,村作为仓库(合作社)和糗事。嘉庆年间(1796 ~ 1820),咸宁、长安两县以未央路、西通路为界。东西分裂时,分别设苍(社)和夷。
咸宁县有吴门、百花、五龙、北辰四社,在未央区东部。吴门社位于吴门村(陇海铁路在吴门村修建时迁址),百花社位于百花村,乌龙社位于吴家宝南部的乌龙坡,北辰社位于北辰堡。此外,八旗(清代军制)绿营马场(今草滩镇沿河)因外地客在草滩地区开垦土地而逐渐形成村落。光绪三十三年(1907),咸宁县改仓时设马场仓。
长安县位于今未央区西部,包括红庙、阳山、马也、三桥、王思(今未央区所辖部分村庄)。红庙位于红庙坡(现属莲湖区管辖,现域内只有红庙部分村落),阳山位于东山寨,马也位于西野寨,三桥位于三桥街道,王思位于王思村(现属长安县管辖)。民国初期沿用大清制,隶属和行政区域不变。民国二年(1913),三月撤销咸宁县建制,辖属长安县。今未央区属长安县管辖,行政区划仍为苍、龙。
民国二十年(1931),废仓、废制,设乡。如今,未央区拥有长安县未央、龙首、渭滨、阳山、阿房、三桥六个乡镇。设立乡镇办事处。长安县的徐桥乡、咸阳县的王思乡和乔峰乡也有一些村庄。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政府实行四级保甲制:区、联保、保甲。
民国三十三年(1944),长安县龙首乡附近的部分村庄和未央乡划归Xi安,为Xi安第十一区。龙首乡建成并保留,驻地迁至井上村。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未央区现辖Xi安十一区和长安县龙首乡、渭滨乡、阳山乡、三桥乡。乡级以下,设立保险和a。1949年5月27日,Xi安第11区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同年6月14日取消保修,制定制度。同年8月,Xi安第11区人民政府成立,下辖乡镇,以序数命名。当初4个乡镇,1951年5月调整为6个乡镇,* * *辖85个自然村。1949年7月,撤销龙首区建制,辖区划归卫滨区。同年8月,长安县渭滨、阳山、三桥三县有区公所,驻地不变。区下有乡,以序数命名。卫滨区有7个乡,阳山区有8个乡,三桥区有4个乡和三桥市(镇)。
1949至10至1954至12,除一小部分为未央区外,大部分为陕西省长安县所辖,设有渭滨区办事处。
1950年4月,长安县阳山区撤销,阳山区第七、第八乡划归三桥区。卫滨区7个乡镇和原阳山区1至6个乡镇合并,组建新成立的卫滨区。卫滨区* * *辖13个乡镇,区公所设在东山寨。乡镇仍以序数命名:卫滨区原有的七个乡镇仍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乡镇;原阳山区第一至第六乡先后改为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乡,驻地和所辖村庄不变。三桥区办事处仍设在三桥街道,乡镇也按序数命名:原阳山区划分的第七、第八乡镇,列为第一、第二乡镇;三桥区原有的四个乡镇依次改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乡镇,驻地和所辖村庄不变;三桥市(镇)预留建设用地。三桥区辖6个乡,1个市(镇)。
1954年9月,为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将陕西省长安县下辖的七区三乡划归xi市管辖,组建Xi市草滩区(未央区前身),派出机构驻东羊山村(后迁至张家堡);1955 1正式开业。同时,Xi安第八区和第十一区合并,组成Xi市未央区。
1954年2月,长安县、乡组织称谓更名。卫滨区办事处更名为第七区办事处;三桥区办事处更名为第八区办事处。乡以驻地后序数命名:第七区办事处将第一乡改为草滩乡,第二乡改为王家宝乡,第三乡改为苏溪乡,第四乡改为沟上乡,第五乡改为希迪乡,第六乡改为徐家堡乡,第七乡改为赵村乡,第八乡改为康贝乡,第九乡改为北里乡,第十乡改为阳山乡,第十一乡改为贝当乡。第八区办事处将第一乡改为向家乡,第二乡改为河乡,第三乡改为白梁乡,第四乡改为张健乡,第五乡改为后尾寨乡,第六乡改为阿房宫乡,所辖驻地和村不变。同年4月7日,向家巷乡更名为北徐寨乡,4月26日,三桥市(镇)人民政府更名为三桥街道人民政府,驻地和管辖范围不变。
9月25日,1954,长安县渭滨区、三桥区并入Xi安,区划调整:撤销Xi安八区、十一区、三桥区。在今天的未央区,有未央、草滩、阿方三个市辖区(未央区三桥镇下辖部分村)。次年5月1,新设立的市辖区正式对外开放。
1957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xi市分区规划,决定撤销昌乐、未央两区原建制。同时,原未央区部分辖区与草滩区合并,更名为未央区,人口118923,驻地在张家堡,由1957 7月65438。
1960年5月20日,经陕西省人委批准,撤销新城区建制,将新城区部分区并入未央区。未央区办事处从张家堡迁至尚德路。
1962 4月17日,经陕西省人委批准,新城、莲湖、碑林恢复建设。未央区和新城分开后,未央区有6个农村人民公社和1个街道人民公社。办公室迁回张家堡,同年7月1正式开业。
1965 10,Xi安区划调整,灞桥、雁塔、阿房、未央郊区建制撤销,并入Xi安郊区,驻地在南郊小寨。今天,未央的大部分辖区都在Xi安郊区的管辖之下。
1965 10 10月14、撤销四个郊区的编制,并入Xi安郊区。原未央区徐家湾街道人民公社划归新城区后。阿房区三桥街道人民公社划归莲湖区。
“文革”期间,未央区所辖人民公社全部更名:马齐寨人民公社更名为跃进人民公社;谭佳人民公社叫红色人民公社;草滩人民公社改名为星火人民公社;首尔人民公社改名为五星人民公社;刘村堡人民公社改名为先锋人民公社;未央宫人民公社改名为七一人民公社;徐家湾街道人民公社更名为燎原路街道人民公社;阿房宫人民公社改名为东胜人民公社;三桥街道人民公社更名为虹桥街道人民公社。1972 10 6月16日郊区民政局通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全部恢复“文革”前名称。
在并入郊区期间,未央区下辖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几经调整,几度掀起了插队热。1966年,红色人民公社将25个生产大队合并为17;草滩人民公社将33个生产大队合并为9个,1972 22个,1975 33个,1977 7个。首尔人民公社把44个生产大队分成50个,1977年合并成31,1978年合并成8。刘村堡人民公社将42个生产大队合并为32个,后于1978合并为8个;1977年冬,未央宫人民公社将26个生产大队合并为10。
5月4日,1979,马齐寨人民公社更名为大明宫人民公社。
1980年3月2日市撤销郊区建制,恢复未央区建制时,原市郊区管辖的阿房宫人民公社、莲湖区管辖的三桥街道办事处、新城区管辖的徐家湾街道办事处、辛家庙厂、居民区划归未央区。未央区* * *辖大明宫、谭佳、草滩、首尔、柳村堡、未央宫、阿房宫7个人民公社和徐家湾、三桥2个街道办事处。并设立辛家庙街道办事处。
1980年4月,Xi安调整区划,撤销Xi安郊区建制,恢复设立雁塔、灞桥、未央区。原阿房宫公社、新城区徐家湾街道、莲湖区三桥街道划归未央区管辖。未央区有6个人民公社和徐家湾、三桥街道两个街道办事处。
1982 65438+10月24日,大明宫人民公社下辖的汉源店、八府庄、强子、莲芝村四个生产大队划归新城区;大明宫人民公社管辖的北关生产大队,未央宫人民公社管辖的白家口、邓家村、火烧背、纸坊村、红庙坡生产大队,归莲湖区管辖。莲湖区管辖的白杨、枣园南岭、二府庄、方鑫村4个居委会划归未央区管辖。同年3月23日,辛家庙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
3月20日1984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同时建立村民委员会,重组组建居民(家属)委员会。
1985年2月,张家堡、二府庄两个街道办事处成立。谭佳镇红色村民委员会管辖的张家堡、王筝村、郭家庙、石家庄高铁村、希迪西村、希迪东村、何志西村等8个自然村,韩城镇管辖的尤家庄(含韩家庄)、翁家庄、李楠村、王前村、北康村、闫张东村、闫张西村等7个村委会划归张家管辖。大明宫乡下辖的南康村、肖佳村、方嘉村、二府庄4个村民委员会,方鑫村、二府庄2个居民委员会,未央宫乡下辖的枣园南岭居民委员会划归二府庄街道办事处。同年4月16,草滩乡更名为草滩镇;撤销三桥街道办事处和阿房宫乡建制,合并组建三桥镇。
1991 9月19日,简家村委会变更为洪光路居委会,仍归三桥镇人民政府管辖。
65438年至0996年,未央区人口为34.8万人。辖4街2镇5乡:二府庄街道、徐家湾街道、张家堡街道、辛家庙街道、草滩镇、三桥镇、谭佳乡、大明宫乡、未央宫乡、韩城乡、刘村堡乡。区政府位于龙首北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未央区总人口为460416。其中(6街2镇3乡):二府庄街道35333,张家堡街道18269,辛家庙街道33150,徐家湾街道42503,大明宫街道30548,谭佳街道30399,三桥镇99796。
2001,二府庄街并入张家铺街。
2002年,未央区总人口47万,其中农业人口近20万,辖10个街道:张家铺街道、三桥街道、辛家庙街道、徐家湾街道、大明宫街道、谭佳街道、草滩街道、刘存宝街道、未央宫街道、首尔街道。* * *有212个行政村,41个社区。
2010三桥街道、刘村堡街道全面委托给西咸新区,但不归未央区管辖。
201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未央区常住人口总数为81.1.4万人。
2013年8月,未央区调整行政区划,包括①草滩街道办事处。新草滩街道办事处辖东三村、东四村、吴栋村、李家杰村、韩家湾村、柳林村等6个村和曹真社区、华山支社区、曹二社区、长乐东苑社区、吕小寨社区、一草社区等6个社区。②在未央区设立未央湖街道办事处。未央湖街道办事处辖原草滩街道办事处的王家棚村、牛王庙村、冯家滩村、贾家滩村、陈家村、后村、王家宝村、八家村、景家村、方鑫村、曹店村、湖北庄村、谭笑村、苏家村、夏佳村、上庄村、北前村、苏溪村、郑家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