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1,经典:指儒家经典和注释经典,如《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历史:描述历史事实、地理边界、官方立场等的书。有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关于历史事件的历史著作。
如《左传》;有以人的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传记性历史著作,如《史记》;有以事件为主线,相关专项材料一起的历史著作,最早创作于南宋,如袁殊的《资治通鉴终记》;有国别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
3.子:指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著作和各种工、农、医方面的科技著作,如《墨子》、《庄子》、《韩非子》、《本草纲目》、《孟茜弼谈》。
4.文集:指历代作家的诗文集,如《乐府诗集》、《古诗九十九首》、《全唐诗》、《中国古代文学观》等。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的四大类。一些大型古籍丛书往往收录四书并以四书命名,如《四Ku全书》、《四部丛书》、《四部要》等。,可见四大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扩展数据: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经典。今天,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中国借鉴西方图书分类法,按照现代学科体系对图书进行分类。
汉代以后,各种官方和民间编纂的古籍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有所改进。到了西晋,荀胥的《晋中经书》由六部改为四部,即A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B部录分册(包括哲人、兵书、数术、民间术),C部录史书,D部录诗赋,奠定了四部类的基础。
东晋李冲编纂的《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为B部,分册改为c部,这样,经、史、分册、集四部就形成了。
四部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该书实际上是初唐名臣郑伟编撰的,正式标注了经史子纪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类。隋代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遵循四部分类法。
百度百科-经典和历史的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