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纠正复习工作中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复习课存在一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复习质量的提高。是复习工作中必须重视和纠正的问题。1,“双边”忙。第一,老师热衷于不断地让学生做一条又一条的信息,搞题海战术,而不是复习。学生每题必练,老师每题必评;二是以考试代替复习。老师认为考的多,摸的多,容易“打”,所以不惜抢,抢所谓的模拟试题连续测试学生。2.“双边”休闲。老师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没有真正的复习计划,脑子无数,敷衍了事。要么挑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要么发一两个材料让学生练,要么干脆让学生看书自学,让大家“放松”。3.忙里偷闲。一方面老师上课只抄黑板上的题,另一方面学生等老师抄完题才开始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反映了老师复习工作准备不足。一方面是老师太忙,没有时间收集整理复习资料,另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复习,吃了老师发来的一大堆资料后无所事事。真的是“皇帝不急。”这是典型的未能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的现象。二、注意几个方面,提高复习效率。一、做好一次活动的复习。为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应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在系间、平衡班级或学校间开展集体策划、备课、撰写复习资料等教研活动。活动可以采取分割和组合的形式。比如编写教材,要召集校内同级(班、组)教师召开座谈会,明确编写目的和要求;然后把拼音、字、词、句、阅读、练习、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分配给老师进行写作;然后集体复习大家整理的资料;最后,每个老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增删一些单词。这样就集中了所有人的智慧,提高了物资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二、要正确对待两个问题(1):学生的复习兴趣和复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校为了增加复习时间,砍掉了很多科目(有的只留体育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厌倦了复习课;有些复习课内容单调,机械重复,也让学生有“炒冷饭”的感觉。因此,在复习课中,教师要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端正复习态度,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在整个复习阶段,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把“我要回复”变成“我要回复”。(2)材料的编写和使用对于复习材料,要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度”:一怕没什么,二怕滥用,三怕生搬硬套。首先,复习课上要有适量的复习资料,这是做好复习的物质基础;其次,正确对待手头的复习资料。现在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泥沙俱下。我们不能盲目崇拜和带他们。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加工和重新排列;再次,教师要养成自己编资料(包括试题)的习惯。编写的原则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能否编写好复习资料,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也反映了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自编教材有利于班级学生实际复习工作,有利于自觉收集信息,了解教育改革动态,改进复习工作。第三,处理好三个关系(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汉语的延伸等于生命的延伸。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学习和使用汉语,复习阶段也是如此。不要把复习内容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上,而是要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开阔知识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比如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报,多看电视新闻,多写观察日记,多关注生活,多谈人生经历,多讨论社会热点和焦点;另一方面,注重延伸,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处理好打好基础和巩固提高的关系。俗话说“高楼平地起。”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建造出坚实宏伟的建筑。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是这个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复习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落实,全面突出重点地进行拼音、字、词、句、段、篇的系统复习,用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理解和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储存与提取、重组与整合、理解与应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最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3)处理好自我检讨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我检讨的机会,坚决摒弃代替他人的做法,努力使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练习、讨论和交流。老师弯腰走近学生不是形式上的,是实实在在的检查和指导。老师尽量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给予有效的指导,尽可能发现共性问题,便于有针对性的点评。学生能解决的,老师不干。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确定自己最需要复习的内容,梳理自己的知识和题目的呈现形式,总结作业中的问题,与同桌互相考察题目。教师考虑最多的是从哪里讲解,从哪里引导,如何引导;说得最多的话是励志话、励志话、励志话;做得最多的是巡视、倾听、参与、引导、欣赏;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总结复习方法。四、“四性”(1)是否体现了明确的复习目标,直接影响到复习计划的设计、复习过程和复习质量。明确的目标可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会导致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学生无所适从,容易挫伤复习积极性。我们应该做到:①明确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为其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具体目标是指课程标准中各年的要求和教材的教学要求;(2)要明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因为修订的教材也参考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③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尤其是单元训练的重点;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可以提高和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前两点是我们常说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后两点是课堂教学的现实。有了方向,才能从实际出发,达到明确的目标,这是做好复习的关键一步。(2)注重系统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自己整理知识线索,建立知识体系,形成一个能覆盖教材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网络。连接点和网线使语文复习系统化、网络化。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它们在拼音、字、词、句、阅读、习题、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各自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和话题呈现形式。微观上,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点都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分类。(3)强调顺序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的重新组合,所以必须循序渐进,使复习指导有一定的步骤和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总的来说,复习课可以按照“说、练、评、测”四个步骤来设计。比如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正:①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正的分类练习的呈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复习互正的方法(掌握标点、否定词和疑问词);(2)练习,用方法进行相应的巩固练习;(3)评价,让学生说说用哪种方法改变对方,并说说原因,最后说说自己的收获;(4)测试,综合训练和测试,检查学员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查漏补缺。(4)突出方法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知识很重要,但方法更重要。在复习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复习中分析、比较、总结,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由“恢复”向“恢复”转变。比如复习划分层次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学习:阅读理解内容;做并圈出关键词;思考句子之间的关系;说一下,等级制度的原因。重点是圈出关键词。这样学生在实际有效的活动中更容易掌握抓住关键词、划分层次的方法,会事半功倍。
五、要推进三个转变:1,变单项训练为强化综合训练。以往毕业复习以“基础训练”中的拼音、单词、句子、修改、逻辑、要点等练习题为主,加上判断题和选择题,走的是单一的机械训练路径。修订后的教材本着“减少线索,加强综合”和“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练习”的精神,在“积累与运用”中删去了原“基础训练”中的拼音、字、词、句、修订、逻辑、要点等单项练习。所以今年的毕业复习不能走新鞋换新鞋的老路,还是要搞单项练习,而应以语文能力的综合练习为主。2.改变对“标准答案”的强调,尊重个体差异。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在毕业复习中要练习唯一答案,怕学生过线,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今年的复习一定要以修订后的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依据。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复习的时间和频率上不要一刀切。在阅读方法的复习中,“教师的分析不应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的见解更加多元,体验更加深刻。在作文练习中,要摒弃记录和想象作文中的刻板指导,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发现学生抄范文,套范文,要说服他们,确保这种事情不发生或少发生。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建构。毕业复习要改变多做题、少思考甚至只做题不思考的做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从而同化适应。通过对知识分类的练习,让知识同化;要加强教学中薄弱环节的练习,或者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做好知识的适应。比如在阅读中,要把对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关键词语的探究结合起来,防止对思想内容的肤浅认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感受,而不是只在开头和结尾做几句点评,从而改变学生平时练习形成的一些不良写作思维定势。总之,毕业复习的过程,应该看作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是运用语言的过程;毕业复习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