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四基础”
2011版新课标中,将“两基”(基础知识和技能)改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将两种能力改为四种能力,使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全面、立体。1.如何理解“双基”变“四基”1、“双基”变“四基”的原因?双基只涉及三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知识和技能,其他二维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涉及;有些老师只追求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在教学中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人为本。新增的两个基地以人为本,符合素质教育;双基是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基础,但仅仅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理解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思维,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双基”内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标中“双基”的内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基本概念、性质、公式等,,还包括这些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法。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直接删除了一些较难的内容,降低了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高一新教材开始实施。课程内容以十个核心概念为教学目标,强调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感、几何直觉、数据分析、计算、推理、模型思维、应用和创新的重要性。(课程内容中讲解了每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基本技能不仅要使学生形成运算、推理和图形处理的技能,还要增加数据处理的技能(从复杂的数据信息背后探索数据规律的技能)、数学交流的技能(数学表达和谈论数学的技能)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计算或数据处理;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双基础”强调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来掌握数学知识,而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3.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双基”是基础,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双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双基”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融合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数学思维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概念、命题、定律、定理、公式、规律、方法、技巧的本质认识和反映,是从一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认识数学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数学概念。数学中的基本思想主要有:抽象(分类、集合、数形结合、符号表示、对称、对应、有限与无限)、推理(归纳、演绎、公理化、变换与分类、理想类比、逐步逼近、替代、特殊概括)和建模(简化、量化、函数、方程、优化、随机性、抽样统计)。抽象就是从许多事物中提取相同的、本质的特征,抛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推理是一种思维形式,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引出另一个未知的判断。一般包括合理推理和演绎推理。合理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寻找结论,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从一般到特殊。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到各个领域,比如计算教学中的算法总结、规律发现等。全程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测,仔细求证,比较推断等。广义的数学模型包括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公式和结论;狭义的理解只是指反映一个具体问题或一个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模——解释与应用”。人类通过数学抽象,从客观世界中获得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建立起一门数学学科。通过数学推理,他们得到了许多结论,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数学科学。然后,他们通过数学模型将数学应用于客观世界,反过来又促进了数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数学抽象、推理和建模的基本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发展的基础,是探索和研究数学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基本活动经验:一般认为,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体会、感悟、积累,把一些老师无法通过举例教出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强调的是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感性认识。活动经验的积累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数学思想和智慧,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购物、旅游、装修、调查统计、投资理财、买彩票、预测体育比赛结果等。课堂上可以设计多种数学活动: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等。从“两基”到“四基”的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多样和立体,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和有内涵,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深刻和富有创造性。二、教学中如何落实“四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要真正理解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活动中的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知识和技能是基础和载体,经验和思想是积累、感悟和提升,素养、智慧和创新是升华和境界。2.数学思维方法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中,需要体验和挖掘。3.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感受思想的主要途径,也是积累丰富数学活动经验的必然手段;数学活动不是单一的运算活动,而是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4.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要统一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的活动中,这四个基础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三、围绕“四基”的落实,备课要注意什么?1,看教材,看学生,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预设教学过程时,把知识和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它是三维目标的基本目标,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但教师也要明确,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但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其次,教师要注重过程和方法目标。虽然过程和方法是隐性的,但它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识和技能”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都是通过“过程和方法”这个目标来实现的。如果说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科的“躯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那么,教师要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不附带的。情感不仅对学习过程起着启动、激励、维持和调节的重要作用,而且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价值观的确立和人格的完善密切相关。2.四个基本目标应该具体,用词准确,易于实施和检测。表达结果目标的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表达过程目标的动词有:经历、体验、探索等。理解:从具体事例中认识或说明对象的相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点,从具体情境中识别或说明对象。理解:描述物体的特征和起源,说明这个物体与相关物体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应用:综合运用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参加具体的数学活动,主动认知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定的经验。探究: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物体的特征及其与相关物体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学目标很丰富,落实“双基”社会就行,不要搞太多训练和题海战术。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难度适中,在学生学习和音乐学习上下功夫。四、围绕“四基”的实施,在1课堂上要注意什么,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只有好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新颖的、有挑战性的、可行的。理想的情况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既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引导数学走向深入。现实的、生活的主题可以作为问题情境,数学本身的内容也可以。2.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提问能对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逐步提炼和深化,支持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什么是数学思维?即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即能够有意识地应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概念去发现数学现象和规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维作为一种“过程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注意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课本上的例题、解释、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理解数学思想,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时,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思维方式;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及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具体想法呈现给其他同学,让大家交流探讨。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方法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从而在知识生成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突出数学思想;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总结数学思想。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更多活动的空间,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更多成功愉快的经历。4.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内容,把握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合作的需求。一般以下几个方面适合分组学习:方法不确定、答案唯一的学习内容;探究和挑战学习内容;个人无法完成的内容;一些需要同行帮助才能完成的运营活动。5.重视学生决定人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有很多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习习惯,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应用意识。总之,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是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是学生发展所需的三个维度。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基础,存在着你中有我的关系。三维目标的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必须使用一定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些方法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非科学的;它也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要么是主动探究的过程,要么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态度,或积极认真,或消极敷衍。因此,四个基本目标或三维目标并不是独立的、不可分割的。不可能先完成一个目标再实施另一个目标,也不可能每个目标都平等地使用力量。如何在教学中全面落实四个基本目标和三维目标,需要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是让学生享受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础,更要注重过程、思维和情感。只有将三个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每个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最终要实现: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乐——乐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