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研需要哪些资料?
首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主题活动、游戏等幼儿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师是教与学的中介。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孩子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讲课本。孩子们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和使用他们的手和大脑来学习更多,而不是仅仅依靠听讲座。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和活动是人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孩子的学习应该从游戏和活动开始。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其次,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只有在真实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通过直接体验和体验来改变认知状态。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简单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德与生活(社会)》与传统教材《四品》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仍然不到位。很多家长也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外语就可以了,其他课程可有可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课程的实施。其次,学校教育资源背景:我们的老师大多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了解不多。此外,我们的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中实践,非常擅长学科教学,但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功能认识不足,缺乏对课程组成部分的理解和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再次,学生背景:我校地处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相对落后。是名副其实的山村小学。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父母生活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使学生信息来源窄,知识面小,思想修养差;②家庭生活环境中还存在一些封建思想和不良作风;③学生学习意识淡薄,个性狂放。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动起来,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具有现实意义。而《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活动,由于我校地理原因,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有所出入。这个时候如何把课本和孩子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本课题的研究值得推广,可以应用到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中。
第二,课题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相关学科的教学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境、合作和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包括七种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个人内省智能。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注重教学效率;“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策略知识,以便在面对具体情况时能够做出决策。
(2)概念定义: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践,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堂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真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2.有效活动:有效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的及时参与和指导对于实现高质量的活动至关重要。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会流于形式,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探究、思考、表达和交流水平。教师的指导除了在活动前认真准备情况和材料外,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对话和交流,并有意识地质疑活动的各个方面,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各种磨炼,实现各种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是全面的。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的研究方法。本文从《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入手,探索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发的认识得到了根本改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2)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强烈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搜索信息、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从而学会自主、主动地学习。
四、课题的实验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的针对性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明确,落脚点要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研究。充分利用教材,突破教材约束,在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边生活、社会环境、道德、生活(社会)的背景下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孩子乐于接受、适合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从单一的结论性目标转变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由单一的老师变为老师、家长、同学的综合构成。评价方式为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评价都要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下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还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有效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要求研究。把教师的讲师变成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帮助者,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道德与生活(社会)、地理、历史、法律等知识,从而组织和引导学生学好道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2)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课题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做大量的备课、听课、讨论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团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社会)环境进行广泛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不断进行分析比较,积累实际研究经验。
6.总结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成员不断修改完善课题,总结研究经验。
五、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2010,1 ~2010,4月):调查本研究实施的客观条件,制定相对完善可行的项目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 2065 438+03年9月):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的定期学习与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实验和研究;研究期间组织多次研讨会,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成长品德与生活(社会)作品集的数据积累,提炼研究成果,定期检查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65438年9月+03 ~ 2065 438年6月+03 12):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快乐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模式,撰写结题报告,推广应用和经验。
不及物动词预期研究结果:
1.鼓励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2.鼓励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调研结束时会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调研报告,参与调研的专题总结和活动情况会编成一本书,并编写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