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觉得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知道,兴趣是人们愿意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并努力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钻研。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及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他们感兴趣了,才谈得上培养能力。比如我在听高二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先通过做实验来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上课前,她端来一大盆水和一个橘子,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先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什么是“水花”。谁能通过理解课文亲自演示?让我们听听砰砰的声音。为了让学生上台做实验,大家认真自学课文,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结合课后生词和课文辅导书理解和掌握课文。在这里,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从而为整个班级的教学打下非常好的基础。第二,科学调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时,要着眼于整体,科学调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合理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自学的范围和内容。提出自学的注意点,明确阅读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我教的一个五年级班级为例。我让学生自学课文《修鞋女》时,首先会对自学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能根据课后单词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单词的意思和含义,自觉掌握;二、了解话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比如文章中的“修鞋女”是谁?我为什么要找她?第三,能准确地对文本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第四,能够围绕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提出疑难问题或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自学的目标就明确了,让学生学有所成,有所依靠。其次,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要随时获得反馈信息,对重点问题、普遍较难的内容和学生的疑问进行提示、启发和解释。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在自学中反映的情况,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进行总结,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的认知结构。第三,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导-帮-放”的三段式引导程序,逐步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导”即引导,指导教师根据课本讲解知识、讲授方法、提示规律。“帮”即帮助,是指教师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模仿或借鉴已有的学习技巧或方法,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放手”就是放手,就是教师先提出题目,安排好自学的内容、要求和进度,不要提问,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学习,渐渐的学生就会总结、整理提纲,找到自己的规律。自习结束后,老师检查了解,学生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惑。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第二段。教学的基本过程是:(1)对照插图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本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认真阅读课文,掌握漓江的特点(静、清、绿),了解段落的结构(总-分总),学习作者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喻、拟人)的综合运用;(3)师生轮流阅读,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师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利用第二段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自学第三段课文,教师及时对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最后选择一篇内容和结构与《桂林山水》相似的文章《我爱漓江》,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自学程序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探索、提问、辩论充斥着整个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看清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自觉不自觉地扮演起“主人”的角色。当然,引导、支持、发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将它们巧妙结合,合理运用,使自学指导真正落到实处。第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德国教育家狄多水曾说:“坏老师教的是真理,好老师教的是孩子发现真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给学生可接受的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终身受益。课堂是教师自主引导学生的主要阵地。所以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个定位,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让他们逐渐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以下自学语文的方法:(1)精读和浏览。一般来说,小学生课本的重要部分都要精读,既要理解课文的主旨,又要深刻理解课文中阐述的基本原理,经过消化理解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最后区分需要记忆的部分和需要学习运用的部分,力求达到记忆和运用的要求。小学生常看的报纸、童话、传记、科普书、优秀作文等课外书可以浏览,但对于学生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可以适当采用精读,做一些摘抄,写一些心得体会。(2)新旧衔接,温故而知新,各种知识和能力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成为一个体系。人要从每一种知识自身的语境中,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和复杂能力的关系中去掌握每一种知识。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习观,建立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观。比如在学习《名不虚传》中的“名”字时,首先要教会学生明白“名”在这里就是“名”的意思。由此,我们也可以想到如何用其他的话来解释“名”的用法。例如,著名商标的名字和孙山的名字。通过这种多方位的思考,让学生对“名”有更全面透彻的理解(3)质疑法:这种方法是指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提出质疑,解疑释惑,使学习成为自我怀疑的关键点——知疑解惑,即质疑的内容必须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质疑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4)文章类型学习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1。写文章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了解人物;2.大事记的学习,主要是在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理解事情的意义;3.写景文章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把握数量、形状、功能等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5)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词、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这些知识需要理解和记忆。比如我们在教学生“凶”字的含义时,告诉他们“四分”就是“火”的意思,是从书写演变而来的,凡是带有“四分”的字都与“火”有关,从而加深了本义、喻义、引申义的解释。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快速掌握大量单词的大致意思。如果“被”旁边的字和钱有关;带“瓢”的词与心理活动有关;带“颜”的词与语言等有关。这就教会了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渐为学生学会自己认字、辨字、释义、辨义奠定了基础。这样学习就达到了举一反三,一类一类绕过去的效果。(6)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有用的信息。小学生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是书面笔记和摘抄笔记,有时也会以提纲、写总结、写心得的形式使用。五、加强练习,练习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告诉我们,学习练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增进理解、加深记忆的活动。这种练习的主要方式是实践,一种有效的自学方法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和巩固。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自学方法的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完善。(1)科学安排,合理训练。教师必须科学安排语文自学方法的训练。首先,他们要适度。“大运动量的重复训练,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造成逆反心理。适量就是根据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安排训练量,因人因班。第二,要适度。无论老师安排学生训练什么样的自学方法,都不容易,也不太难。即使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方法,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分级,难度适中。这样,学生总是在成功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努力取得新的成功,学习和训练的主动性必然是一致的。第三,教师要注意在学生学习处于最佳状态时安排训练。比如:①引起兴趣,引发思考;(2)出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时候;(3)掌握规律,在尝试验证时。(2)形式多样,训练灵活。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有计划地实施有效训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质量。比如先练后说(复习旧知识,提示新课);讲中练(讲练结合,消化理解)和讲后练(巩固应用,形成技能);综合训练(测试反馈)。练习形式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拘一格,灵活运用。(3)课内和课外培训相结合。要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仅靠课堂训练是不够的。要不断向课外活动延伸,把课堂上获得的自学技能尽快运用到课外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去。比如课外阅读和讲故事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练习-再学习-再练习”的循环中形成语文自学的能力。第六,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培养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培养学习习惯,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通常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就是好学生,只要回答问题,就是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作火花,记录并给予热情鼓励,期待它燃烧成熊熊烈火。同一座位的学生被要求在每项作业中互相检查。在草稿作文中,学生首先要自己和对方改正,找出自己的疏漏,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包括书籍、报纸、电视节目等。同时,养成读书与思考相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当你读到文章中好的材料或有启发性的问题时,要立即打勾或抄下来,然后总结要点,识别精彩的词句,找出细微之处,写下体会。形式和内容不限,可以是几句话、格言警句、精彩段落,也可以是漫画创作。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鉴赏能力。通过实践,我们会发现,按照老师要求去做的学生,思维会更加敏捷,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会提高得很快;反之,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总是停留在原地,或者提高的很慢。除此之外,还有课前预习、勤翻参考书、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巩固、先写提纲再写作文、课文加分、课文分段、自己测量总结等等习惯。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强。有了学习兴趣,他们也会主动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不断获取新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解决问题和矛盾。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容易,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用心引导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