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你认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重要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觉得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很重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小学语文教师更强调知识结构的多层次复杂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现代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新的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教育现实的变化,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有现代教育。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其职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础。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中的两个层次的教育观念。

(一)宏观教育的认知视角

(二)语文教育的认知视角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强调多层次的复杂性。

(一)“通用型”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小学多门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基本功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真正内化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渗透和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大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技巧。这些科目可以与语文学科比较接近或相关,也可以不与语文学科直接相关,主要看老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这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是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必要条件。

(二)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要求教师掌握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甚至一些科学的基础知识。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例如,一位老师讲了《麻雀》这一课。有同学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文中说是强大的力量而不是爱的力量让它飞下来?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接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认识,但是老师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如果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知道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写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弱势力量起来反抗强奸的思想,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另一方面,教师了解其他学科的独特视角、领域、思维方式及其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价值,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全面认识世界的兴趣,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引导、交流和影响。还能使其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活动时,与其他教师协调,相互有效配合。

总之,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综合化、一体化趋势,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做语文学科的专业人士,还要努力成为知识广博、视野开阔的学者。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如果说多层知识结构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的广度,那么文学素养的提高则更侧重于其专业素养的深度。笔者认为,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被忽视的专业素养,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专业素养,符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点。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和研究走过很多弯路,语文课都是作为政治、文学、常识来教的。而以听、说、读、写(书)能力要素为基础,以单词、句子、课文知识为内容,以分项训练为手段的语文教学体系,容易导致教师把语文当成纯粹的工具和技能,忽视语文的整体性、情感性和实用性,在影响学生人格和审美方面日益淡化。这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和要求格格不入。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知识,还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等。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文学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文学因素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发展。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来看,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必备的素养。语文课不能是文学课,但语文课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培养文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语文课程。语文和文学密不可分,永远不能分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是:一、二年级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是情感交流;在五、六年级,你应该能够表达你的爱、恨、崇敬和同情。这些情感熏陶、形象感染、审美活动,都是文学特有的功能。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语言是根中之根。语文是人类“诗意地生活”的精神家园,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充满文学因素。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文学因素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深刻含义,真正走进文本,建立起人与作品的精神联系,从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准确而深刻地传达给小学生,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现代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快速增长的时代。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需要每个人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才不会落后于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胜任自己的工作,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孩子。同时,他们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做一个永无止境的“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

学习能力,广义地说,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形式和手段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基础扎实,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在实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知识结构、僵化保守的教学模式与他们学习能力的不足密切相关。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恒心。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是我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从而自觉地、有规律地、持续地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二是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手段。教师应注意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把最准确、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这为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和接受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从教师工作的学校来看,可以采取出国学习、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专家授课、介绍相关前沿研究成果、提供相关理论著作等方式。,使教师熟悉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可以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教育人才展示、教学论坛、师德专题演讲等,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督促教师查找差距,明确目标,激励和引导教师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第三,要立足本职,学用结合。把教育思想和职业道德转化为道德和人格,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自主实践,自主反思,不断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能力和素养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但是,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相关,仍然历历在目。因此,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有时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比如教师讲课的表达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具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常常爱屋及乌,因为他们喜欢一个老师或者一节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他们喜欢听这节课的内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可视化教学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以光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种技术发展的先导。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不断提高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这是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切不可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教学包。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

科研的意识、知识和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强调研究能力的要求。过去,对教育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语文课程改革突出了对学生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等科研能力的核心方面有新的飞跃和突破。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很多教师的研究都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和对象进行的,而科研能力在这里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和教育实践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能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和新现象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一种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工作,形成理性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成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他创造了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的自主性和自主性的最高表现。小学语文教师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是探索和创造新的教育问题、理念、方法等方面,运用各种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工作更具创造性和吸引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及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会使他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未来教育期望实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