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具有黄河文化美育特色的实践活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的情况,黄河文化特色。

为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打造黄河文化宣传主阵地,今年全市文化部门联合开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进行了积极探索。垦利区努力丰富黄河文化展示载体,打造黄河文化展示方式,把弘扬黄河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整合文化馆、校园、社会力量等资源,组织实施“传承黄河文化滋养嫩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工作。

区文化馆把青少年作为全民艺术普及的主体,专门搭建了“1234”实施平台,即“一个工程”:“艺术联盟”志愿服务工程;“二级岗位”:主文化馆、校分院两级岗位;“三三”联动:文化馆、学校、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四季风情”:以全年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融合和展示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审美意蕴。

一,文化与教育的融合,黄河文化的“校园实践”

1.理清群体,打造黄河文化特色阵地。垦利区以小学为培育主体,分门别类培育黄河文化“校园实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了“曲艺文化阵地”、“民俗文化阵地”、“海洋文化阵地”、“鲁剧文化阵地”的区域推广模式。此外,还与垦利职业中专合作多年,开展了校园红歌合唱比赛、红色诗歌朗诵比赛、校园舞蹈比赛、大型团体操比赛等一系列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红色文化阵地”初见成效。垦利区逐步形成了全面展示和传承垦利区黄河文化的“4+1”总体布局。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缺位”问题。

2.选择菜单,创新服务校园发展模式。文化馆连续两年在第二小学开设黄河文化课程不少于20门,同时启动校园“十个一”工程,拓展其他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在垦利第四小学推广“鲁剧进校园”活动,在校园推广首套鲁剧艺术体操,获得全省十佳实践案例。垦利第三小学成立了话剧团,组建了快板、相声、写鼓等特色团队,全力弘扬传统曲艺艺术,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什么”的核心问题。

3.总分馆制将共同推动艺术在全民中的普及。垦利区文化馆将推进黄河文化进校园与文化馆主分馆建设充分结合,通过主分馆联动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垦利区文化馆在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设立分馆,一、三、四实验小学作为实验阵地开展“艺术联盟”文化志愿服务特色艺术课堂项目,给予指导和支持,开展主分馆联动。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怎么发展”的问题。近两年来,垦利区文化馆为4所小学5000余名学生开设了30余门黄河文化艺术科目、70余节文化艺术培训课,每年培训学生3万余人,开展联合活动80余项。

二、携手社会,普及艺术的“创新飞跃”

1.聚集社会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2020年,文化馆组织成立了“艺术联盟”文化志愿服务队,组织垦利区优秀的社会培训机构和优秀的个人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服务人员缺乏”问题。

2.艺术普及项目与品牌化。选择有资质、有影响力、有品牌、有口碑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聚集在一起成为子菜单的负责人,认领各项具体执行任务,从而形成艺术普及的良性循环,促进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发展。有效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技术力量不足”问题。

3.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互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少儿书画大赛、朗诵比赛、才艺大赛、美术展览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为党唱山歌”、鲁剧文化游学、“欢乐黄河口”避暑广场文艺演出等艺术活动20余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不足”的问题。

第三,科技搭台,多途径“空间展示”

2021,垦利区文化和旅游局建设垦利文化云平台,依托垦利区文化云平台,开通二分馆艺术班报名通道,建设文化馆主分馆校园分馆联动数字化系统。同时与省礼乐云平台对接,将垦利区的文化活动提升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台,形成政府、校园、社会的互联共享,以多种方式构建立体的“空间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