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绿手指”的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三#文章《绿手指》讲述了一个老妇人满怀信心地用十年时间栽培纯白万寿菊的故事,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以下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原文、教案和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绿手指》原文

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被称为“绿手指”的老妇人。不要惊讶,“绿手指”是当地对一个好园丁的赞美。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协会给任何能种植纯白色金盏花的人一大笔奖金。祖母想:金盏花是棕色的,除了金色。白色,我还没看过。但是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孩子们,遭到了一致反对。大家都说:“你对植物遗传学一窍不通。专家做不到的事,你这个年纪怎么可能做到?”

奶奶决心一个人走下去。她播下万寿菊的种子,小心地护理它们。金盏花开了,都是橙色的。奶奶选了一棵稍微轻一点的植物,让它自然枯萎,小心翼翼地收集种子,第二年种下。然后,选择浅色花的种子,种植它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春种秋收,周而复始。奶奶从来没有沮丧过,从来没有怀疑过,信心满满的种万寿菊。

二十年过去了。一天早上,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很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像雪一样白。

20年前的秋天,她给花园送去了65438000粒白万寿菊种子。她没有考虑通知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有人培育出纯白的万寿菊。

等了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最后园艺主任打电话给奶奶,告诉她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白色的。但是因为年龄原因,奖金不能兑现,我就问她有没有其他要求。老婆婆对着电话说:“我就想问问,你要不要黑金盏花?”我也可以种植它..."

第二小学绿手指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词及其用词,并用规范美观的方法书写。

2.能够正确、流利、感性地阅读课文,了解奶奶种植纯白万寿菊的过程,体会到她做事自信、执着的美好品质。

3.学习与具体语言环境相关的词语,体验“永不消沉”、“永不怀疑”、“充满信心”等词语在表达思想时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1,掌握生词,做笔记。

2.在阅读过程中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班级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类

学术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并用规范的方法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和难点

掌握生词,做笔记。

教具

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卡片。

教学过程

首先,阅读问题,介绍新课程

1,一起看题目提问:“绿手指”是什么意思?

2.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得上是好园丁?

第二,第一遍读课文,感受整体。

1,自由阅读,阅读正确流利。

2.叫他读课文。

3.全班一起读。

第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论

1.阅读新单词,并在同一张表上查找它们。

2.取几个读数。

3.坐火车读书。

4.交流识字方法。

第四,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来说。

2.把它告诉你的同桌。

动词 (verb的缩写)布置作业

1,写本课生词。

2.大声朗读课文。

教后感受

第二节课

学术目标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展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

朗读CD上的课文。

教学过程

首先,检查和复习

1,复习认识生词和短语。

2.用心写新单词。

3.按名字读课文。

第二,读自启蒙,理解文本。

1,学习原因部分。

(1)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培育纯白万寿菊是非常困难的?素描相关诗词,交流理解。

(2)想一想这部分有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奶奶是一个“好园丁”,可以称之为“绿手指”。

2、通过部分学习。

(1)哪一句话可以概括奶奶20年栽培万寿菊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说说体会。

(2)这一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奶奶被称为“绿手指”?

3.学习成果。

(1)重点阅读奶奶的文字,体会她内心的活动。

(2)想一想奶奶哪里可以叫“绿手指”。

第三,交流讨论

黑色万寿菊还能开花吗?

第四,作业

黑色万寿菊还能开花吗?写吧。

对小学三年级绿手指教学的思考。

《绿手指》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讲述了一个老妇人满怀信心地种植了十年纯白万寿菊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花园为纯白色的金盏花提供了一大笔奖励。奶奶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想试试。年复一年,奶奶收集种子,种花。最后,经过验证,奶奶种出了纯白的万寿菊,她又有了新的愿望——种黑的万寿菊。表面上看,故事讲的是培育纯白的万寿菊,但作者的真实意图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塑造一个充满理想、信心和毅力的园丁形象。这篇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文笔优美。但是我在教学生阅读理解的时候,发现文中有个地方好像表达不准确。这句话是这样的:

“最后园艺主任打电话给奶奶,告诉她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白色的。”

当学生们读到这里时,我提醒他们:“园艺主任见过奶奶吗?”他能看到奶奶种的花吗?"

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分析,得出结论:园艺主任不可能看到奶奶种的花。然后我启发学生:“园艺主任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园艺主任要看的应该是老奶奶送的花。

由此我想到,即使是著名的作家也可能因写作疏忽而犯错误。所以,在研究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要仔细阅读,谨慎选词,尽量做到“赏析奇篇,分析疑点。”另外,我也认为学生的作文一定要认真,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写完后认真修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