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如何用,用在哪里,值得我们努力探索。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走出“为了数学而教数学”的“怪圈”,走一条“从生活到生活,一切依靠生活,一切为了生活”的教学路线。
第一,目标导向是生活导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所以目标要全面,要科学。如果片面地注重知识和情感目标,只强调学生在这堂课上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应该培养什么技能,应该发展什么素质,并以此来衡量一堂课的好坏,这就弱化了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良好素质的终极目标,无形中将数学知识局限于课堂知识和书本知识。数学教学只围绕着课堂和书本,形成了“纸上谈兵”的模式。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用”为出发点,紧密联系实际,在注重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注重知识和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知识的生活背景和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就像相关的。不盲从算术的推演,就要把算术问题编成生活问题,同时解决生活问题。比如人教版第六册的《乘法与估计》一课,让学生从买篮球这件事上理解了估计的作用和方法。对于计算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将其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事件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克服枯燥的计算,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解题能力
第二,内容设计生活化。
现行教材的内容体现了地域性和时代性,对于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适应性是不同的。比如“兴趣”的相关内容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山区和农村的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就水稻产量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城市学生丰富。目前,教材的多样化正面临着这个问题。所以内容要灵活,从“健身”出发,以学生与知识的“亲密度”为基础。学生不仅要了解知识本身,还要通过书本了解生活,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
第三,方法应用于生活。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热衷于在数学课中使用各种视觉辅助工具,甚至多媒体。然而,一个有效的方法往往被忽视,那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知识,但课后却容易遗忘,主要原因是缺乏“用”的巩固;不难发现,课堂上的“知识专家”在现实生活面前往往手足无措。数学不是“纸上谈兵”。如果只是在理论上原地打转,就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也无法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之美——解决生活问题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学要更加注重“实际练习”,“让讲台成为舞台,让课堂成为社会,让课堂成为社会。”让教师成为导演”。既要设计室内操作让学生动手动脑,又要设计“逼真再现”,创造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其中发现数学题,然后思考解决。
第四,组织安排生活。
高效课堂在于组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通常把教学固定在课堂上,无论是直观内容还是抽象内容,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虽然身边有知识的原型,如商业活动、统计活动等,但教师往往考虑组织困难,很少“走出去”,很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探索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克服不利因素,组织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去发现和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和应用。比如他们知道“分”,就可以到户外去,感受1分钟能走多远。比如他们教“利息”,可以去周边银行调查等等。
第五,评价体系生活化。
我们通常过于关注知识内容本身,比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等。,而往往忽略了内容是否与现实相关,是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往往只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却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反思”;对学生的评价大多局限于一些知识的简单传授,忽略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因此,评价的实施要“两手抓”,一手抓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一手抓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学“航标”的作用,只有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融入评价体系,才能引导教学的“火车头”在生活的路线上放松。所以教学评价的设计要像计算机考试一样,既考虑理论知识,又考虑计算机操作,结合数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进行综合评价。另外,评价体系的生命还体现在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不同的学生学会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虽然老师们都在努力营造“人人有自尊,人人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但学生弱势群体还是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老师要多鼓励,多信任,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比如我们可以把班级分成五人一组,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比如完成作业、探索知识、动手操作等必要内容,给每个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一颗“星”。这个笔记本由5名队员轮流保管,充分发挥了大家的主动性。
数学是车,生活是赛道。只有让“数学之车”在“生活轨道”上运行,才能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