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小组工作计划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1一、小组名称:

“快乐好学生”成长小组/学龄儿童成长小组

第二,概念

1,集团形成的原因

学龄儿童(1.1)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增长阶段,智力、知识、理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这一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习惯,会极大地影响他们青春之后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团体活动可以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训练,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1.2大多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小组活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鼓励他们集中精力做事情,提高注意力,是必要的前提。

1.3大多数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缺乏责任感,没有表现出耐力和毅力,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相关素质。团体活动会通过相关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让他们有更好的品质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1.4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不敢让孩子独立行动,使孩子得不到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孩子产生依赖性,没有主见,以自我为中心,冷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我们的小组活动将引导他们重建良好的意愿和品质,并通过专业的小组工作方法增强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1.5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己,强化专业知识,同时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全社会的责任。

2.相关理论

2.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涂抹,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正确引导孩子的认知和思维,能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2根据认知理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所产生的态度所塑造的。因此,根据学龄儿童的特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获得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专注力、耐力和毅力的形成。

2.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行为是由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习得的。集体活动会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学习获得认知的改变,增进互助,增强个人责任感,培养耐力和毅力。

第三,群体对象

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8人,每个年级24人,每组12人,两组。

四。目标:

1.小组总体目标:通过小组过程和小组社工的指导,让小组中的孩子获得小组经验,帮助他们专心学习,做事有耐心和毅力,增进小组合作,从而促进学习进步,促进孩子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1)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2)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毅力。

(3)增强孩子的交流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群体特征

1、团体性质:通过成员的引导,提高成员的注意力、耐力、毅力、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组期:2周。

3.团队规模:1名主管,6名工作人员,12名团队成员。

4.聚会频率:每周2次,***3次。

5.聚会时间:周五下午5点-6点,周六下午4点-5点。

六、集团工人及培训计划

1.团队成员:徐勇、李孝利、肖林、林全、唐静茹、王天。

2.培训计划:活动前的周三、周四进行培训。

七。招聘方法和选择标准

1.队员来源:雅安市第六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学生。

2.公示和招聘方式:自愿参加,随机抽取。

3.招聘时间:20xx年6月15日星期五。

4.选择标准:随机选择。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2一.背景资料

团体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成长”

群体目标:13-16的青年学生。

二、设计理念:

1,问题定义: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未来由年轻一代肩负。因此,合理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和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容易受同龄人影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健康的同伴支持群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时期,青少年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个人更多的是受到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当他们进入埃里克森定义的角色统一和混乱的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他们的自我意识会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身份认同,青春期的消极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有人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并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时期。因为村里父母文化程度比较低,基本都在初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是责骂,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同伴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世界和适合其心理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进入初中后,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开始从同村的孩子变成各种同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家校能够管理的范围有限,难以有效引导孩子的成长。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渴望被认可,在同伴群体中脱离成人控制,从事独立活动。群体内部的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青少年因为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受到反主流文化、反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从而一步步走上歧途。

因此,有必要为村里的年轻人开展“放飞青春梦想,自由成长”的主题活动,帮助他们在有趣的群体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个人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帮助构建健康的同伴支持网络。

3、问题的原因:

(1)社区原因:村名是xx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大约有200个家庭。到我们这一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开始由原来的集约型建房向分散型建房转变。新建的房子都有巨大的围墙和巨大的铁门,而且家庭之间的交流频率减少,孩子互相拜访的机会也少了,社区里的人际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从小学升初中后,以前一起玩的老乡开始习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同村的同龄人群体影响力下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发展。

(2)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方式不当,不能很好地发挥孩子人格教育的作用。另外,由于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缺少亲密的血亲陪伴,不利于青少年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

(3)学校原因:村里的孩子大多在同一个公办学校读书,这个学校的升学率很低,生源混杂。另外,初高中的义务教育模式,让学校和老师更看重虚无,更看重表面上的成绩而不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学习环境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4)个人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叛逆,有自己的想法,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4、问题的后果:

青少年是世界观的萌芽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一时期的同伴影响特别大。没有好的引导,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社区安全和社会稳定,比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

5.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按照层次依次递增,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成为激励和引导个人行为的动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拍卖我的生活”的选择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增权原则:强调对个人或群体的权利进行增权或赋权的过程、干预方法和实践活动,挖掘和激发案主的潜能。在此次活动中,让案主充分行使相关权利,以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增强案主参与意识的效果。

(3)镜中的自我理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反应和评价,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别人就像一面镜子,正是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发现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案主获得了同行的赞扬和肯定,从而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以自己的优势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和目标。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体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更高的自信心。社工可以以身作则或者让案主明白榜样的意义,相信案主的学习能力,及时肯定案主的良好行为和细微变化,惩罚案主的越轨行为,让案主更好地学习。

6.可行性分析:

对于参与者来说,村里的青少年在假期的时间更多,他们极其渴望有伙伴一起玩,参与的热情也会更高;另外,村里大学生少,有人主持会很开心,父母支持度高;对于村委会来说,因为活动所需资金基本为零,所以可以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三。小组的性质和活动介绍

1.团体名称:“让青春梦想自由飞翔成长”

2.小组形式:培训小组

3.持有时间:20xx年7月14-20xx年7月28日。

4.小组时间:每周六下午15: 30-17: 00,***3小组活动。

5.分组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6.群体目标:13-16岁青年学生(6年级-1年级学生)。

7.队伍规模:10人-15人。

四。团体目标

通过三次团体活动,帮助青少年在有趣的团体活动中肯定自身优势,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积极的团体价值取向,帮助构建健康的同伴支持网络。

动词 (verb的缩写)具体目标

1,通过青少年成长群提升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让青少年获得同伴支持,建立自己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2.使青少年通过成长团体肯定自己的优势,提高自我认知、问题识别、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让他们知道社会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和主观选择的双重性,让他们通过主观选择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让他们真正发现自己的需求和价值取向。

第六,团队成员的招募

队员主要是所在村13-16岁的青少年,或者邻村的青少年。他们通过广播和自愿参与的方式与村长交流。

七。小组的活动

第一次集体活动

活动时间:7月周六14,20xx,15: 30-17: 00。

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团队融合”

第二组活动

活动时间:7月21,20xx,15: 30-17: 00。

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同伴互助,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第三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8日星期六15: 00-17: 00。

地点:xx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我的人生我做主”

八。团体时间表

1.准备阶段:20xx-20xx年7月8日。

7月13整体规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招聘对象公示、寻找志愿者。

2.实施阶段:20xx年7月14 —20xx年7月28日。

每周六分组实施一次,每次1半小时至2小时,

3.收尾阶段:20xx年7月28日-20xx年7月30日。

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

九。预测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X.评估方法

1.通过观察评估,领导者或助手通过观察团队成员三项活动的对比,可以看到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

2.评估出勤率,参与度,投入度。

3.通过对具体实施过程的分析和评论,与团队成员一起总结和上传结论,可以知道他们对群体的感受和看法。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3一.背景

根据在社区的调查,明海社区有1690名小学生。大部分和父母住在深圳。社工了解到,社区里很多孩子都有社交、网瘾、厌学等不良习惯。小学四五年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长中有很多不良行为,没有合理的渠道来缓解各种压力和烦恼。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也有社会舆论的引导。大多数家长都尽力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技能融入到孩子的性格中,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沟通方式有问题。他们心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转向社会新鲜感,缺乏自制力,产生很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很大隐患。正因为如此,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分享、支持和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意识,明确角色,改善与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友等的交流,减少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拥有积极美好的青春生活。

第二,概念

1 ..相信人的潜力,包括身体、心理、情感、社交和审美等方面。

2.尊重社工尊重每个团队成员个体差异的原则。

3.个性化原则,每个人都应该有发展个性的权利和机会。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团体成员的隐私。

5.不批评的原则

第三,理论框架

1.马斯洛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包括与他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交友、追求爱情)或被群体接受;尊重的需要不仅包括自我尊重,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力。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不能满足他们对安全、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往往会导致未来出现各种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因此,社工在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时,要帮助孩子增强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纠正孩子的异常行为,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理论。

根据他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埃里克森首先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埃里克森认为,个人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面临某个主题或特定的心理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有积极的结果和消极的结果。所谓积极的结果,是指这种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由于某一特定心理危机的妥善解决而对人的人格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的负面影响。因此,这个团体以埃里克森的心理与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正确引导团队成员的思维,纠正孩子的异常行为,缓解孩子成长的压力,满足孩子自身的需求。

3.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理论。

主要涉及学校、同伴、家庭、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目标和目的:

目标:

为孩子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团队成员充分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

2.学习沟通和倾听技巧;

3.搭建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缓解压力;

4.让团队成员学会关心,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动词 (verb的缩写)客户:

明海社区10-12的孩子

六、群体特征:

1,自然:成长集团

2.区段数量:四个区段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三时至四时三十分

5.地点:明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到12。

七、招聘方式:

1.在小区张贴海报;

2.在大楼电梯口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管理处电话招聘;

4.工作人员亲自来招聘。

八、各项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

日期及全程活动时间:4月19,15: 00至17: 00。

目的:让团队成员互相了解,形成团队意识。

第2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 00至17: 00目标: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下午3:00-4:30目的: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4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15: 00至16: 30。

九。应急措施的预计困难和预计困难

1,招不到足够的团队成员;

2.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

3.群体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分散;

4.队员太调皮了。

X.应急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聘,或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子女参加;

2.活动前的相关评估;

3.活动前与团队成员签订合同;

4.活动环节要设计得尽可能吸引人,游戏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类型来选择。

XI。评估方法

1.小组在最后一部分进行了之前的访谈和问卷评估。

2.小组每个部分的成员分享他们的意见。

3.员工观察。

4.出席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