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珊行政区划

明清之际

明初县辖12里。明末增至20里,即:西91里、西92里、西93里、西94里、西95里、、满川里、关川里、色合里、、西河一里、西河二里、西河李三、西河李思、西河五里、西河刘力、李银花、土门里、凤阳。清顺治二年(1645),县令赵将二十里改为两里,称为东十里、西十里。康熙三十二年(1689)改为东丽、西丽,各有10甲,甲的规模大致相当于明朝。

中华民国的分裂

民国初年,县以下的区划沿袭清制,中期变动频繁。民国18年(1929),县分5区89村。

第一区18个村:安康团、东岳庙、坎农集、色河铺、青龙关、赵家河、爱安集、山湘子、秀峪口、卷岭铺、黑沟口、牛儿川、火神庙、桃园子、仙神庙、秀峪河、二峪河、万虎峰。

二区17村:高八店、临清团、金山寺、骆驼巷、槐松团、中村、国风楼、祖师庙、竹林关、开河、孤山、长沟口、银华、土门、石槽沟、罗瑜、刘山坡。

第三区有18个村:漫川关、西津河、黄石关、石窑子、水岩、板庙河、剑河、两岔河、南沟、水青团、万户沟、康家坪、前甸子、姚家湾、小河口、香炉山、水草坪、泉河。

赵传、鱼洞河、延平河、郑家庄、天桥河、岳家庄、口头坪、碾子坪、马庄、严家川、龙山、南水河、黄石坂、桐木沟、王萍萍、石佛寺、东河、茶房口四个区共18个村。

五区18个村:石板、胡家园、莲花池、东沟、白马塘、南宽坪、九家湾、赛河岭、和合、天桥沟、大石头、胡平、九里坪、白云观、唐家河、银洞沟、安家门、马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民党政府加强保甲制度,撤销五区,整编九联保、229保、2321甲。第二年重组为21联保、150保、1425 A,第三年嘉宝机构重组后确定为19联保、111保、2249 A

民国30年(1941),杨珊实行“新县制”,7月,县内19联保公司改为19乡,辖114保险公司,2283保险公司。至民国三十五年(65438)民国三十七年(1948),竹林关镇划归龙驹寨管理局。

现代分区

1967 ~ 1971期间,28个公社改名为带有“文革”色彩的词组。因人民不服,于1971秋全部恢复原名。这些社区更改的名称是:

胡家园~胜利葛条坪~反帝

王庄~长清沈家园~永红

黄土堡~抗修复马鹿坪~四新

红河寺~红旗白龙~红岭

王彦~襄阳石佛寺~霍星

龙山~判官新山~东风

马家店~宏伟板庙~武星

万福~朝阳牛二川~咸丰

九家湾~犍为赛河岭~高枫

黄龙~新丰杨地~工业和农业

呵呵~红星白马~赤峰

马家山~东方红娘娘庙~洪光

袁家沟~棘洪马滩~五星

东裕寺~曙光板岩~红岩

1978年,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的需要,对部分大队和生产队的规模进行了小幅调整。到1980年底,全县划为477个大队,2848个生产队,3405个自然村。

1984年秋,真正的行政机构分离,乡镇体制恢复。全县64个人民公社改为60个乡4个镇(城关、中村、满川、小河),477个大队更名为行政村,2848个生产队更名为村民小组。

现行管辖权划分

山阳县辖城关镇(原五竹乡、葛条乡合并)、十里铺镇(原十里铺乡、原王庄乡合并)、高坝店镇、双坪镇(原沈家埂乡)、梁玲镇(原梁玲乡)、天柱山镇(原长沟镇)、钟村镇、银华镇、王艳镇(原王艳乡)、天桥镇(原天桥乡)、西照川镇、石佛寺镇(原石佛寺乡)。胡家园镇(原黄龙乡合并)、杨迪镇、牛二镇、小河口镇(原二鱼河乡合并)、色河铺镇、板岩镇、紫苑街镇(原紫苑街乡合并)。

山阳县辖23个镇,包括城关街道、十里铺街道办事处、高坝店镇、双坪镇、梁玲镇、天柱山镇、钟村镇、银华镇、王艳镇、天桥镇、西照川镇、石佛寺镇、漫川关镇、法官镇、延平镇、南宽坪镇、胡家园镇、杨迪镇、牛二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