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哪些古代书院?他们都在哪里?

在古代,延安付雪建在福治北关。县校8所:浮石县校、安塞县校、甘泉县校、保安县校、安定县校、宜川县校、延长县校、延川县校。18学院:嘉陵学院、龙溪学院、云梦学院、杨公学院、云峰学院、云岩学院、召公学院、于颖学院、新乐学院、教学学院、汾川学院、文山学院、瑞泉学院、郑雪学院、何铭学院、潮阳学院、碧峰学院、延长学院。六门社会学。有3所志愿学校。儒家,六经。

清末废除科举,兴学。中国各州、地、县的私塾、社塾、义塾、书院都改造成了小学。大部分学院都改建为高等小学或初、高级小学。小学有三种类型:政府办的、公立的和私立的。地方官绅出资或拨款倡导办学。

(1)延安县

书院的名称起源于唐代,发展到宋代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曾在教育中起到地方学校的作用。书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私人管理的,也有官方管理的,还有私人办公援助的。学院的主持人负责学院事务的管理和主要的教学工作。经费设在院内,学生来院内听,医院提供伙食。教科书由私人捐赠或由政府发行。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听力和老师指导。延安的书院在《延安县志》中有记载:

嘉陵书院,位于府城东南,为宋代范仲淹所建。明万历年间的一位学者张被加了进来。

龙溪书院位于府城北部的阳光谷。这个网站仍然存在。

梦云书院,位于府城北门,岩石上刻有“云蒙山”三个大字。

杨公书院,在涪城西北。

云峰书院,蔡元西。清雍正十三年(1735),知府徐设立。

云岩书院,位于府城子聪寺。由进士李福秀所建。

召公书院,在北关瑞芝园。赵岩老师创办。

于颖书院,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由知府王延琪所建。

何铭书院,位于府城北街,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年收入80弦作经费。先后有4814基金,年租60串。

金铭书院位于县城北巷,重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

(2)志丹县

诗雨学院

明代知县唐力创办了诗雨书院,供学生学习,并兼作试考场。崇祯末年(1644),被兵灭。

永康书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县王劝捐,在城南建永康书院,得款数千串,18000岁得利息。之后积累了1000元的资金,年利息12000元,出租校舍等地方公用资金捐给学院,年收入6万元左右。这是用来修火食,生孩子膏火,修校舍的。同治六年(1867),书院被毁。光绪元年(1874),知县王道全重修永康书院,建有“知道堂”三大讲堂、三间后屋、六间左右书斋、一座大门和一座魁星石窑楼。学校建成后,谁也不落下,右边是县部。

(3)宜川县

瑞泉书院

宜川书院原为郑雪书院,后改为丹山书院。它建在气浪山脚下的大观楼东侧(旧称火神庙,即本县剧团剧场的东侧)。清顺治四年(1647),知县陈一鸣派人在书院里挖了一口井,没挖多深就出水了,于是将丹山书院改名为“瑞泉书院”。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县毕以锦将书院改名为“义学”,并拨款办学。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吴冰重修瑞泉书院,迁至侯雪巷(今宜川中学旧址),扩建校场,以满足办学经费。

(4)子长县

薛婧学院

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汪光祖在县部安定老城创办了薛婧书院,崇祯年间废止。

汾川书院

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董三喜在安定文庙东角创办汾川书院。

文山书院

乾隆十年(1745),知县高在瓦窑堡创办文山书院。学院的所在地有时会被废弃。

碧峰书院

道光十一年(1831),县官傅德谦在安定文庙南建立碧峰书院。

正义书院

同治八年(1869),绥德周知的龙熙庆在瓦窑堡龙虎山下修建了正义书院。

苗文学院

清末,在安定城建立了文庙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弃书院,建立高等小学堂。

(5)延长县

育才书院

书院是封建社会准备科举考试的地方。乾隆《延长县志》记载“乾隆十年(1745),知县申宝在城内水沟西建立书院,次年落成”,“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王崇礼主张捐资,带领市民失助,与编纂地方志同时开工,二十七余光绪二十三年(1903)废弃书院,建立高等小学堂。

(6)甘泉县

唐定学院

书院是封建社会为科学研究做准备的地方。甘泉书院,名为唐定书院,坐落于市内。回民起义后,书院被毁。清光绪元年(1875),省府拨银300两,在文庙建校,改称庙学。其后,知县王捐银50两,又筹银300两,重建书院。十五年(1889),知县欧捐资120元继续求学。光绪二十年(1898),戊戌变法后,取消科举,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7)黄龙县

乔杉学院

中原儒学,创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位于城外东南山麓,现已废弃为丘。崇祯五年(1632),知县姚一麟将书院迁至县部西侧(即现在的职业技术学校所在地)。雍正十一年(1733),中原儒学改为乔杉书院。后在李永泰、杨必明、罗南英、、、曹等领导下多次重建,同治六年(1867)毁于战火。光绪二年(65438+)

书院主持人最早叫院长,后来成了名山首领,由知府任命。县举人贾子茂、蔡从展、张谢堂、八公张、贾先后在书院讲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乔杉书院改为中央县高等小学堂(四象易学同时改名为初等小学堂),理事1人,管理员65438人,教数人。院长由县长聘任,教师和行政人员由院长聘任。招收所有小学的学生,学完四年毕业。我的主要科目是国学(中文)、算术(包括珠算)和儒家经典。当时在校生只有几十人,张、、王学三、革命烈士刘汉初等都曾在该校学习并毕业。

(8)安塞县

新乐书院

新乐寨县衙大门外,移至关帝庙南面,现已废弃。

平胜书院

在叠子沟县南部,清嘉庆二十年(1815),设县令春竹·Xi。在同治被兵灭。光绪三年(1877),恢复知县吴光启。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曾将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学院的负责人(也称为院长)是从当地的进贡学生中聘请的。

(9)延川县

登封书院

清乾隆五十一年,知县赵率士子在儒学东隅创办登封书院,设校场。嘉庆九年(1804),知县曾重修,二十一年(1816),知县曾继秀重修。道光七年(1827),知县罗补修。十年(1830),知县谢长卿在院北创办了一座四孔石窑,整修了阅书堂,修建了围墙。同治六年(1867)因战乱荒废过半。光绪二年(1876),知县李庆瑞重修。* * *东、西、南、北三个阅览室,阅览室前设报告厅;蓟门,东一讲堂,西一讲堂;大门在报告厅的前面。柳荫掩映的登封书院,书声震天,“柳园书声”是延川八景之一,享有盛誉。光绪三十四年(1908),知县钱松年将此书院改建为延川县立高级中学。

(10)富县

书院是藏书讲学的机构,也是学者深造的更高层次的机构。课程如经学、历史、理学、文学、数学等。只能入院学习。书院由常山和教师主持,经费由地方官绅捐助。明清时期有西山书院、龙山书院、雕银书院、郑经书院。

西山书院

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6),漳州知府王延琪将西山寺改为书院,故名西山书院。他继周智·格木之后,在周城孔庙右侧修建了28座讲堂和房屋,命名为李泽学院,这是学士的住所。

龙山书院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漳州守黄龙山州,谢方其,主持修建1书院,取名龙山书院。

雕音书院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周知吴一龙在城南西侧购置土地(现府城小学校址),建5个报告厅,12个书屋,4栋房屋,6个厢房,3个大门,3个饭厅,共计31间。因有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龙嘉所建的雕音城(今茶坊镇黄府店村西南侧),书院名为雕音书院。调音书院有图书馆和托儿所。而且有名师授课,学风严谨。兖州及所辖洛川、中步(黄陵)、宜君等县的学生,均考入该院,是当时陕北著名的书院。

郑经学院

清道光元年(1821),洛河暴涨,洪水漫过州城,调银书院房屋倒塌20余间。道光二年(1822),周知杨明熙捐资重修。除恢复原有房屋外,还增加了1门楼、1亭台、1立面和南北10多间房屋,扩大了书院的面积,使其焕然一新。复辟完成后,杨明溪说:“义心为朝廷,朝廷为官,官为民;“义者为经,经者无罪”的理论被写到省城,漳州的调音书院改名为郑经书院。

(11)洛川县

明清时期,在郡县设置书院,在乡(镇)设置社学和志愿学校。书院的前身是县立学校。县学是洛川的最高学府,又称“儒学”,设在夫子庙,所以夫子庙又被称为“龚雪”。洛川龚雪位于宋元遗址,即老县城西五十步(今老县城街西)。洪梅洪武二年(1371),洛川县令朱冰等六大臣都修了龚雪。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迁县至凤栖堡(今县城),将夫子庙移至东城(今农机公司大院),并在庙西建“明伦堂”,供读书人读书。

朝阳书院

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县施养元提倡发展教育。他个人捐银20两,地方官民捐银1560两,建立朝阳书院(今北关小学旧址)。同年,他招收了100多名学生。在书院里,石养元亲自授课。乾隆四十九年(1784),已有数十名学生休学,洛川文风兴盛。道光五年(1825),为纪念潮阳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就,春延、直隶、漳州撰写文章,州知事谢继华立碑(北关小学礼堂西墙之间)。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孙凤是书院的亲戚兼监事,书院有32名学生。教材有:《诗》、《书》、《易经》、《礼记》、《春秋》、《四书·义》、《性理全集》、《真品》、《中国古代文学概论》、《子同治简纲要》等。教学形式是教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县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