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学生“爱的教育”?
走出爱情的误区
一位母亲心情沉重地说起这样一件事:平时,她视儿子为珍宝,把一切好吃好玩的都给他,让他享受“独享”的满足感。有一次带儿子去朋友家吃饭,就因为夹了一筷子,儿子就发脾气了,嚷嚷着“别吃,是我的!”这些都是我的!“我哭着当场闹事,弄得我很尴尬。母亲难过地说:“陌生人还是可以报恩的。我那么爱我的儿子,为他尽心尽力,但最后还是换不了一口饭。为什么我儿子这么冷漠?"
其实,孩子的善变感,是“病”在自己身上,“根”在父母身上。“爱的教育”有两个误区:一是家长把爱的教条抽象给孩子,忽略了从身边的小事对孩子爱的启蒙。当孩子们用手摸草的时候,我们总是把他们拉开,说:“别把你的手弄脏了。”当孩子要照顾受伤的动物时,我们冷冷地说:“快放下,细菌太多了。”就这样,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我们身边流失,孩子的感情逐渐打磨到单一贫瘠。其次,父母的溺爱压抑了孩子心中爱的自然生长,让孩子活在自我快乐和自恋中,偏离了正确认识的轨道。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只知道接受爱,却缺乏对爱的理解和感受,失去了辨别爱的能力,变得不懂珍惜和付出。
适度爱你的儿子,好好教他。
孩子的爱不是强行灌输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无原则无理性的溺爱换来的。是通过自然模仿和潜移默化的渗透逐渐形成的。要达到这种效果,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首先,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并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关爱”,应该列为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很多父母因为错误的付出方式,误以为“爸妈对我好”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所以他们很享受接受的地位,不去想爱的行为背后隐藏的舔小腿的深情。长此以往,爱情只会自上而下。父母要抓住生活中的机遇,告诉孩子什么是爱,为什么亲情珍贵,如何向家人表达爱...用实际行动和情感体验教会“爱”这个词,孩子自然会有心理感受,懂得珍惜和感激父母的爱。
其次,让孩子学会付出爱,掌握付出爱的方式。给予爱意味着教会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家长平日里要注重情感教育,让孩子成长为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家长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进行教育,比如养小动物、照顾生病的亲人、给老人让路等。,让孩子知道“爱”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模糊的概念,而是围绕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爱不仅仅局限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还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良好的感情如果不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将来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爱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是社会的基石。不仅仅是人性,更是一种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就像父母尽力给孩子爱一样,教会孩子爱的能力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爱的教育关乎孩子情商的发展,关乎快乐的体验,关乎未来的把握。为了孩子的明天,请家长进行正确的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