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晋书:十六国史札记

从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到公元329年石虎灭前赵,刘氏政权大约有25年的历史。《晋书·实录三》说:“起初袁海随永嘉帝篡位四年,至曜三世,每二十年有七年,四年灭。”

刘政权分为“汉”和“前赵”两个政权。刘源、刘聪、刘尧经历了三代。(其中刘贺在刘渊死后即位,被刘聪所杀;刘聪死后,刘勰即位,被金准杀死。)刘渊在位六年,刘聪在位九年,刘尧在位十年。

刘渊是继可汗茅盾之后的一个新匈奴(新地名,在山西忻州北部)。姓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取姓。

《晋书·录首》记载:“匈奴刘在冒顿之后。汉高祖以长女为妃,以妻为夫,封他为弟,所以后代以刘为姓。”

2.韩中说

《元和氏编》记载:“前有匈奴贵族,汉娶公主。北俗重汉,学生随母姓。”

3.习俗理论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刘原籍匈奴。?汉高祖以重男轻女为冒顿,其俗贵人皆随母姓。因为改成了刘。”

《后汉光武帝史》记载:“十月(二十四年),匈奴为南可汗,故分南匈奴、北匈奴”(公元48年)。刘渊的一支是南匈奴。

刘源的祖父是于夫罗,他的父亲是刘宝。豹子是匈奴五帅中的左帅和左,而“其他帅全是刘”。(《晋书·实录·第一》)

晋阳之变时,金准曾对李傕说:“刘渊,屠各小丑,因金谋反,佯为天命,使二帝隐居。”后来金准想带王彦当左光禄博士。王彦骂他说:“你怎么不快点杀了我?”(子同治靳鉴纪十二)这两个地方提到的“土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据《晋书·四夷传》“匈奴诸等总称北帝”,“北帝为一部落,其定居者有屠种、鲜支种、寇头种、乌坦种、智利种、卫水蛭种、种、红砂种、忧郁症种、萎儿种、秃儿种。也就是说,“土格”实际上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刘渊氏族就是匈奴土格。

至于匈奴为什么先崛起,笔者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原因:

1,文化上

刘家在文化程度上有一定的造诣。刘渊“年少好学,学、《易》和《尚书》,尤其是《春秋左氏传》和《孙武兵法》,皆背之,皆勘之”,刘贺“好学”。14年学通经史,总结百家之言。孙武的孙子兵法从来没有背过。这位工人是一位基层官员,擅长写作,写了100多首诗和50多首颂词。刘勰是“少而精,文武双全”,刘勰是“博览群书,不审章句,擅文笔,一工为基层官”。(《晋书》记载第一至第三)

想要入主中原,必须对中原的汉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赢得汉人的心。正因为刘的汉学知识为他赢得了本土化,才赢得了一部分汉人的欣赏(如李益、王浑所称赞的刘渊),从而赢得了民心。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曾提到:“匈奴最先汉化,所以匈奴先起。”(《国史大纲》第四部第十五章)

2.政治上

刘建旗自立为汉王,表明他是汉朝在中原的正统继承人。虽然这是“借尸还魂”的方法,但效果显著。短时间内,“远道而来的数万人加入。”(《晋书·实录·第一》)

这种政治上的自我推销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不仅可以为自己的政权正名,还能吸引大批前来避难的人,一举两得。

3.地理分布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前赵即匈奴。五湖之中,匈奴和鲜卑最大。鲜卑根据地在长城外,匈奴在长城内,所以匈奴先崛起。”(《中国大历史》第二章第十章第三节)

早在汉朝,匈奴人就已经居住在杨魏玲花了。汉高祖宣帝接受了谢晗的召唤,“住在亭子里,托付他等候”,所以称之为“守塞内”。光武帝年间,汉廷从南匈奴迁来数万人,居住在美丽的西河粟(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汉灵帝时,南匈奴助汉廷讨伐黄巾军,“南迁留石”;董卓谋反期间,他与白波盗贼联手,与河内各郡会师。在曹操掌权的时代,分为五部分,都住在晋阳和汾涧两岸。(《国史大纲》第四部第十三章)

因为匈奴人居住在赛内,所以中原王朝一旦有机会就会趁机进入,一次是汉灵帝死后,一次是西晋八王之乱时。

刘渊死后,刘聪娜跟随单于;刘聪死后,刘跟随金家,这是明显的乱伦行为。但刘氏为匈奴,在《史记》、《汉书·匈奴传》中记载:“父死,妻为其后母;兄弟死了,带着老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真的是匈奴的一大习俗,并不奇怪。

刘尧即位后,曾“立太学于长乐宫之东,小学于未央宫之西。简人已十三年二十五,能教其心志者千万。他们选择学习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来教导他们。”(《晋书·录三》)此举意在振兴教育,可圈可点。

关于石勒苏益格的民族问题(或民族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

我们知道,芜湖十六国中的“芜湖”是指匈奴、鲜卑、羯、羌、狄五个民族。石勒苏益格是杰族。羯族的起源在哪里?

据《晋书·施乐》记载,施乐是上党武乡人,“前为匈奴大运河”,有子孙之意。所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是匈奴羌渠后裔。进入要塞的匈奴有十九种,其中一种是“羌渠种”。还有一种叫“似然种”,从字面上看好像和杰族有关。杰人应该属于这两类。

《舒威·胡洁·施乐》记载:“自匈奴分出,散于界石,上党武乡,故名胡洁”。根据这一历史记载,很容易理解一些匈奴人分散在碣石,所以这些人以土地的名义被称为任杰。这种说法不正确。众所周知,杰室的名字来源于杰人。因为羯族人住在这里,所以这个地方叫羯房。舒威的记录在因果上是颠倒的。

羯族人的外貌具有“深目”、“高鼻”、“多髯”的特点,与西域人颇为相似。而“羌曲”一词可能是“康居”一词的音变,所以说以施乐为代表的节度使可能与西域康居人同源。康居地处中亚,毗邻乌孙、大岳、大宛等古代西方国家。(见陈《魏晋南北朝史讲义》第6卷第2节)。

石勒苏益格的真名不是“石勒苏益格”。《金淑诗乐载记》记载:“施乐字石龙,初名?(读作‘贝’)”《·胡洁·施乐》记载:“胡洁施乐,字世龙,小字单桅帆船”。如果把这两个史料串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石勒苏益格的真名是?,昵称”信息。

席勒的名字是桑吉给他起的。史载”岁(公元304年),刘元海在李亭称汉王。郢于是召阳平,公师,将军,起兵讨赵魏,有数万人。乐和帅手下的牧羊人骑着几百匹元马去那里。桑史令乐以史为氏,以乐为名(《晋书·施乐载记》)。如果网上提供的生卒年月(274-333)可靠,那么石勒苏益格已经三十岁了。石勒苏益格在三十岁时正式称为“石勒苏益格”。

由于石勒苏益格直到三十岁左右才改姓施,所以他的儿子和兄弟们在石勒苏益格之后一定都随了施姓。据史料记载,石虎在晋惠帝永兴年间(304-306年)与石勒苏益格分离,十七岁时与石勒苏益格再次团聚。此时大约是永嘉五年(311年)。那我们倒着来。311年石虎十七岁,石虎生于公元294年左右。石虎比石勒苏益格小了差不多二十岁。石勒苏益格正式叫“石勒苏益格”是在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石虎差不多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然后石虎就被取名为“石虎”,至少是在他十岁以后。我们不禁要问:石虎十岁之前叫什么名字?由于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石虎的真实姓名我们无从得知。

《晋书·史基隆记》记载:“史基隆为乐之子”,“乐父朱年幼,子基隆,故称燕。”《舒威·胡洁·施乐》记载:“虎,字吉龙,是从子。祖宗说邪,父说求。库米有七个儿子,老虎是第四个。让父幼,子幼,故称乐体。”子聪的意思是“兄弟的儿子”,所以石虎是石勒苏益格的侄子。综合以上史料可以发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父亲在石虎很小的时候就把石虎当儿子抚养,所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石虎似乎是兄弟。

乱世兴风作浪,建立事业的人都不是闲人。石勒苏益格也不例外。

《晋书》记载:

石勒苏益格有严格的法律,尤其是“胡”字。冯坤无意中提到了“胡”字,范谭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出了“揭贼”二字。如果他们遇到石虎,很可能会死。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对冯坤、范谭的率真、坦诚,给予了充分的包容和理解,显示了他宽广的胸怀。

《晋书》记载:

这份史料讲述了施乐回到故乡,与故乡共饮的故事。其中一个提到了一个叫李阳的人。李阳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年轻时有一次过节,打了一架。这次石勒苏益格回来,李阳怕石勒苏益格受到他的惩罚,就没出来见石勒苏益格。看到李阳不在,石勒苏益格主动派人去找李阳。两个老朋友见面,喝了很多。醉了,石勒拉着李阳的胳膊,笑着说:“我最恨你的老拳,你受了我很多苦。”旧怨瞬间烟消云散。足见石勒苏益格之量。

在乱世和食物短缺的时候,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下令禁止酿酒。这项政策是为了减轻人民缺乏食物的痛苦。足见其光辉。

《晋书》记载:

施莱雅擅长文学,喜欢被人读给他听(据说他看不懂汉字)。这表明他渴望学习。

《晋书》记载:

在石勒眼中,汉高祖刘邦的地位高于光武帝刘秀,他们都是英雄。而曹操和司马懿则是以阿谀取天下,深恶痛绝。石勒声称自己的行为介于“二刘”之间,可见其自命不凡。

总的来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他同时代的一些残酷的大师相比,还是一个比较开明和成功的大师。

《晋书》记载:“乐在四校之外,加建传道、传教、崇儒、练兵等小学十余所,简教左濠子弟百余人,准备攻卫。”(《晋书·施乐录》)施乐非常重视教育。

又尝令“一秀才,一孝子,一忠厚,一贤德,一口无遮拦,一勇者,以群而县之。”这是他对人才的渴望。

石虎在历史上以残忍和杀戮闻名。上台后更是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极尽暴君之能事。不过,石虎在民政方面也不是没有建树。《晋书》记载:“(石虎)著书令五经国医诸郡。当初我在大学和小学设博士,甚至在郭子设博士和助教。”(《金淑史基龙实录》)这是石勒苏益格政策的延续。

《晋书》也写道:“龙记虽愚昧残暴,却推崇经学,派郭子博士到洛阳写石经,在校任书记。郭子献酒,聂雄注《谷亮春秋》,列为秀才。”(《晋书·史基龙录》)这份史料直接提到了石虎的昏迷,但他对儒家经典颇感兴趣。

石勒荷尔斯泰因和石虎高度赞扬西域僧人。史书上说:“乐妄称赵天王,做皇帝之事,恭敬诚恳。”之后“若从中获益,必先请教,方为大和尚。”(《晋书艺苑传》)

玉贤卒于石勒七年(333),年六十岁。在位五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于319年被称为赵王,328年建立后赵政权,330年正式称帝)。如果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叫王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在位约十五年。石虎死于永和五年(349年),在位十五年。史氏继位三十三天,被史尊所杀;石尊在位183天后被石坚取代;史鉴在位103天后被冉闵、李农废了。永和六年(350),冉闵杀了石虎的孙子38人,灭了石。永和八年(352),赵汝银王史琨逃到东晋,在建康被斩首,史死。

冉敏的父亲叫湛然。据《晋书》记载,字洪武,号良人(即又名冉良),魏县(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内黄县人。石勒苏益格攻打陈武(讨饭军总司令)时,湛然被石勒苏益格俘虏。石虎奉命收詹为养子。史书记载,湛然“勇猛精壮,攻无不克”(《晋书·史基龙记》)。

此后,以“石战”的名义为石效力,与金廷多次交锋。咸和三年(328),刘尧与石虎在高厚交战,石湛战死。

值得一提的是,湛然被石勒苏益格(据《晋书》)兼并时,年仅十二岁。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么冉闵的出生一定是在未来几年。也就是说冉闵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石勒荷尔斯泰因和石虎的家族里。因为湛然此时已改名为史湛,冉闵自出生起就被称为石民。直到后来他自己建立政权,才恢复了冉氏。

也正因为如此,冉闵与石氏决裂后,石氏宗族出兵打击冉闵。石的老将军姚和蒲洪都不隶属冉闵。姚对儿子姚襄说:“冉闵弃仁弃义,灭掉了史全家。我被别人亏待了,我不能为我的旧病报仇。你只是比闵好十倍。你不抓我,就不用再见我了!”慕容淼曾派去问冉闵使者常威:“冉闵,石之息,忘恩负义,逆来顺受,怎敢称之为大号?”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石虎在事业上对汉人的屠杀相当惨烈(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年轻时是奴隶,受金人压迫)。从此就埋下了胡汉民族矛盾的伏笔。

冉闵夺权后,知道胡人不肯为自己效力,于是“下令班内外:‘赵人斩首一个胡人,送凤阳门,文官升为三等,武官学拜衙门。“成千上万的人在一天之内被斩首。亲秦统帅赵仁,不分官阶、性别、年龄,斩胡、桀。诸城城外死了二十余万人,已知被野狗野狼吃了。”

冉闵杀胡最大的影响就是中原的桀、胡势力被大大削弱,从此无计可施。

石虎死后,后赵政权陷入混乱(也可以说是中原陷入混乱)。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原诸多势力无力平定混乱局面。

石尊和石鉴都是昙花一现,最后权力落到了冉闵手里。然后冉闵与胡、桀势力分道扬镳,史氏宗室史志、史昆等前往出兵商议。历史上的老将军姚和溥弘都有自己的野心。当时谁也不肯服从谁,谁也不能彻底消灭谁,于是就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东晋本来想趁中原之乱一举收复失地。事情没有解决

冉闵后来入侵郭襄,但最终被前燕慕容穆击败。从石虎去世(349年)到冉闵去世(352年),中原地区发生了近三年的混战。当然,后来战争还在继续。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他的野蛮行径反映了汉族人民对桀和匈奴野蛮统治的反抗,所以他的杀戮赢得了汉族人民的同情。慕容瑜因为怕汉人同情他,就把冉闵给祭祀了。”

吕思勉在《晋南北朝史》中提到:“闵既罚胡节,又杀谏者以谄之,故非国政。当时覆盖五湖,习惯以汉族以外的外族人为战士,攻闵者多用人。所以,闵坤知道自己不是惩罚他们为己所用,消灭他们的都是异己,不忍心消灭非物种。而‘各任’之令,胡、颉利去而赵学,则民族异同之义,虽不大,终在无知之间,敏不能延之,成之可惜也。”

《金淑石基龙载记》试写:“石龙(施乐之字)是阿津人,穷凉;雍曾(冉闵的字)杀了施婕,也消灭了他的阶级。无德不报,可以说!”

《十六国春秋》记载为《悼天王》(同《晋书》);《紫同治剑》有“悼吴天王”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