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想象力绘本

儿子一岁的时候,爷爷送给他一个电动警察玩具。小警车能跑,有音乐,儿子很喜欢。有一次,二爷爷带着孙子在家玩,孩子走了,他就打滚把小警车开走了。最后爷爷决定送他一辆小警车。

下午,儿子去爷爷家,发现自己的小警车不见了,伤心了好久。后来经历了几次类似的事件,我意识到这对儿子的伤害很大,告诉爷爷奶奶:孩子的东西是孩子的,不要随便送人。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习惯性地把孩子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货,在其他孩子来家里玩的时候,为了所谓的面子,强迫孩子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不顾孩子的意愿,自己送人。如果孩子不愿意,就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负面标签。

为了给那些有着自私小气想法的孩子平反,日本童书作家Shinsuke Yoshitakeshi在绘本《我的橡皮筋》中以一个普通小女孩的视角,向我们发出了“我一直想要一件只属于我自己的东西”的声音。也许在大人眼里,“橡皮筋”一文不值,很普通,但在小女孩眼里,“它不属于别人,它是只为我而存在的橡皮筋!”

今天我就说说我的橡皮筋所传达的“产权意识”问题,我不会从绘本的创作者和特点、儿童教育、绘本的解说三个角度给你。

1,中年绘本的顶级流——吉武之之助

几年前,日本绘本圈出现了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绘本《这是苹果吗?也许是“40岁的时候。这本绘本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获得了由3000名日本一线店员评选出的MOE绘本书店奖第一名,由1.2万日本小学生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儿童读物”第三名,以及日本产经少儿出版文化奖和艺术奖。

在随后的几年里,新藤义孝出版了十几本绘本,如《我摆脱不了它们,有原因》、《爷爷的天堂笔记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等等,都获得了好评。作品长期位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销量超过654.38+0万册。绘本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等多种语言,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2.谁说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够?从普通琐事中梳理出被大人忽视的孩子的想法。

据说新藤义孝小时候是一个胆小内向的男孩子。这种性格让他比别人更敏感,更善于从家庭小事中观察和梳理孩子的内心想法。

绘本《这是苹果吗?可能?”是基于一个小男孩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也许这不是苹果。”开始的奇思妙想...

绘本《我脱不下来》是我洗澡时脱不下衣服的散漫现象,贴近我孩子的生活体验...

绘本《我的橡皮筋,我不给你》以一根偶然发现的橡皮筋为故事,讲述孩子的财产权意识。

…………

看完了吉竹新介的大部分绘本,你会发现,作为一个男性绘本作家,吉竹新介的感情真的很细腻。他非常善于从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中读懂世界,用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来拉近孩子与绘本的距离,让孩子明白自己被父母认为“不礼貌”的行为,其他大人也能理解。理解代表认同,被认同包围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3.脑洞大开的日常故事,充满了幼稚的想象力。

脑洞大开的日常故事是信介义纪绘本的另一个特色。绘本《我的橡皮筋,我不给你》里,小女孩有自己的橡皮筋,脑洞大开:

在Shinsuke Yoshitakeshi的绘本中,虽然小女孩的脑洞大开,但这些奇思妙想都来自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只是通过幻想让生活体验变得有趣而已。这种用熟悉的事物引导孩子想象力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生活中事物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

1,“我一直想要一件只属于我的东西”——孩子产权意识的敏感期来了。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解释儿童的敏感期时进行了改进。大人习惯分享东西,孩子不愿意。大人习惯贡献玩具,孩子要看情绪,看物体。

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说明孩子进入了产权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说:“我的,这是我的!”不要!"

现实情况是,当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其他孩子在旁边打滚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很没面子,和孩子商量把玩具给其他孩子玩。被孩子拒绝后,会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有时父母会强行抢玩具给其他孩子玩。

在这种人际交往中,我们成年人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识。最后往往委屈了孩子,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童年阴影。但在《我的橡皮筋,我不给你》中,新藤义孝完全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

从野介义武的文字和插图中,我们不难感知到,小女孩有着强烈的欲望,想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野介义武列举的三件琐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被他人使用,强行分享,借用。

无论哪种,对于孩子来说,物权都是模糊的。孩子们没有权利发自内心地决定物品。也就是说,孩子在处理物品时没有安全感。对他们来说,这个东西表面上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实际上他们没有决策权。

物权意识作为自我建构的一部分,只有在儿童的自我意识觉醒时,才会凭借对物品的所有权来区分自己与他人。如果父母每次都让孩子学会分享,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孩子心里会觉得不仅是别的孩子,自己的父母也会把自己的玩具拿走。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孩子会更加害怕失去,会更加渴望拥有。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权意识是培养安全感的重要一环。孩子有决定自己财物的权利,可以选择分享,也可以选择拒绝。无论你做出哪种选择,你都应该尊重你的孩子。只有当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安全时,他们才愿意分享。

2.“妈妈!妈妈!把这个回形针给我!”——符合幼儿兴趣多变的发展特点。

在我的橡皮筋的末端,我不会给你,有天才的一笔。小女孩和她的橡皮筋经历了一段奇幻旅程后,橡皮筋断了,但小女孩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中,而是去寻找另一个只属于她的“宝贝”。在最后一幅插图中,小女孩正在和她的新宝宝——一个回形针——玩耍。

我很喜欢一件事,但是有一天我不喜欢了。这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却很正常。在超市哭着要玩具,回家两天都不喜欢;你不喜欢玩的玩具,别人捡着玩的玩具,你抢着玩的玩具等等,也叫“偶然利益”。

孩子年龄越小,兴趣改变的现象会越明显。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在心理上被转移,持续时间短,所以他们坚持和忍受无聊的自控能力还很弱。

正是因为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新藤义孝创作出了真正贴近儿童生活的绘本。这不仅让孩子感到被理解,也让家长用简单的故事了解孩子多变的内心世界——孩子突然喜欢突然不喜欢都是正常的,既不是任性,也不是无理取闹。

绘本《我的橡皮筋,我不给你》用一个橡皮筋的简单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关于产权意识的问题。在这本绘本中,我们不仅要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还要把其中的深意传达给他们。产权意识和想象力是分析这本绘本的关键词。

1.角色扮演: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你不能拿走它。

从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而自我建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产权意识。通过区分“你的”和“我的”来区分自己和这个世界。

随着物权意识的萌发,儿童的攻击性也开始增强。两个孩子玩玩具,高兴的时候一定要把别人的玩具占为己有;当一个孩子照看另一个孩子的玩具时,他必须抓住它。不管是哪一种,孩子打架都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不能强迫孩子学会分享,也不能说孩子小气自私。最恰当的方式是承认孩子有决定玩具的权利。你可以分享,也可以拒绝。

如果你是主持人,你可以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是XX的最爱,你要得到他的允许才能玩。”还有,作为客人,要告诉孩子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主人的同意,不要去抢。另外,不管去谁家,都要带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书。如果可以,两个孩子可以交换着玩。如果没有,你也可以玩自己的玩具。

在家里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2.幻想游戏:在想象的世界里释放孩子的思想。

在《我的橡皮筋,我不给你》中,小女孩把橡皮筋做了一系列的用途,比如绑情书、当耳环、当秋千、当飞机、拯救地球...

家长在给孩子读这本绘本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小女孩的奇思妙想,问孩子类似的问题:你的小火车除了拉货还能干什么?你有什么宝贝?你的宝宝能用它做什么?等等,用问题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平时常见的事物赋予新的活力,和孩子一起来一场奇幻的奇幻之旅。

《我的橡皮筋,我不会给你》作者新藤义孝从一个全新独特的儿童视角讲述了财产权意识。无论是“每个人都想要自己的宝贝”,还是小女孩关于橡皮筋用途的奇思妙想,都是在说产权问题,而“只属于”的关键是我们拥有物品的决定权。

表面上这是一本讨论产权意识的绘本,但内心深处,可能也是一本讨论人生决定权的绘本。在孩子自我意识的建构期和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希望家长能放下所谓的面子,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玩具是孩子的,生活也是。如果父母更自私,他们的孩子会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