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周先生常茹的简介!谢谢你。
周,字玉。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出生,籍贯天津。曾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西文系学士,中文系研究生。历任燕京大学西文系教师,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外语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第五十八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学会、中国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名誉会长。1991,政府开始享受专项补贴。
学术侧重于语言、诗论与背书、中外文互译;我一生致力于吟诵、研究诗歌、注释、鉴赏、理论,也研究红学。已经出版了20多部学术著作,还有几部正在印刷中。其中,《红楼梦》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赴美参加“首届红楼梦国际研讨会”;1984年,他受国家委派到苏联检查列宁格勒的石头。1986-1987,获美国露丝基金会,赴美访问讲学一年,在威斯康星大学任客座教授。
红楼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上海唐地出版社1953年出版,3月卖了三版,后更新为80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曹雪芹(140000字),作家出版社1964年出版,后更新为200000字的《曹雪芹传》,天津百花出版社1980年出版;《龚考》( 1.20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 o年出版;《秦献集》(40万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石头记》( 20万字),与常合著,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1985;《红楼梦与中国文化》(654.38+0.80万字)654.38+0.989年从台湾省东大书局分离出来;《红楼梦》(110000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龚与红楼梦》(20万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外文出版社出版1992;《红楼艺术》(654.38+0.90万字),654.38+0.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真实故事》(27万字),华谊出版社出版,1995;《红楼梦》654.38+0.20万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654.38+0.998年出版;周《红楼梦文集》(654.38+0.84万字),654.38+0.998,华谊出版社出版;《第一个有浪漫文采的人》(25万字),东方出版社1999出版。
学术专著:《范成大诗选》(22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997出版;《白居易诗选》(20万字),与他人合著,作家出版社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出版;《杨万里选集》(28万字),中华书局196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出版;《书法艺术问答》(8万字),香港中华书局1980,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出版;《诗歌鉴赏》(20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东方红儿?人人系列?周卷(28万字),由1999中文出版社出版;当代学者自选图书馆?周卷(54万字),由安格教育出版社于1999出版。
其他成果:石头记人物画(四十首),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出版;《华清莹》(23万字),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出版,1997;《胭脂稻传奇》(185000字),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墨与奈尔斯小集》(30.8万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出版;《智雪轩的故事》(654.38+0.8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654.38+0.999年出版。
另外,《红楼梦辞典》主编、中国当代文化部?红楼梦;修订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传奇选编》,撰写序言;《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唐宋诗词鉴赏词典》、《名诗名曲赋鉴赏大词典》、《中国历代短篇小说选》、《诗词典故词典》。《世界语版红楼梦》还有人写了序言;此外,在当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序言和专栏文章。
《周》中的红与黑(摘要)
一部名著,一个悲壮的学术,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怎么会和一个又聋又瞎的书生有交集?
●误解:单纯把我当成红学家,是外界的误解。我不太喜欢“红学”这个称呼,也不喜欢“红学”这个称呼。
●证据:文革期间,我的大部分有史料价值的旧信都丢失了,但胡适的6封信却保存得很好,因为它们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证据。
●死亡:我怀念人间的事,虽然生活中有那么多艰辛和坎坷。我没有想过死亡,至少还没来得及提到日程上来。
红学家周。人们会这样认为。然而,周自己也说,“简单地把我当作一个红色科学家是外界的一种误解。我真的不喜欢“红学”这个称呼,也不喜欢“红学”这个称呼。”
这种回答很让人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把一生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红楼梦》这本书上?是什么原因让他82岁还否认自己是红色科学家?面对这个白发苍苍、瘦弱的老人,人们一时不知道该问他什么。
《红楼梦新证》的出版,使他红极一时,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也因《红楼梦》而成为“红人”。这部红楼梦曾经给他带来厄运,让他因为《红楼梦》而成为“黑衣人”。《红楼梦》影响了他的一生,“红”与“黑”的人生经历也随着他不断变化。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有悲。他已经尝够了苦与乐,悲与乐,荣与衰。
曹雪芹辛辛苦苦10年,挥泪成墨,磨血成词,成了《红楼梦》。
周却用了50年的时间努力完成了一部上百万字的专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生都在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红楼梦》。
来抵抗声音和声音
走进周的书房,我发现他背对着门趴在桌子上,所以他对我的到来充耳不闻。周的女儿走上前,在他耳边喊道:“客人来了”。他抬起头,把手放在耳朵上问道:“你说什么?”转头看到我,笑了。他上前拉着我的手说:“不好意思,我耳朵不好使。”“没关系。”我说:“我可以用纸条提问。”他女儿说:“用纸条恐怕不好。他一只眼睛根本看不见,另一只眼睛只有0.438+0的视力,只能算半只眼睛。”我忍不住看了看他桌子上写的东西。上面写满了字,但我几乎认不出来。周的女儿补充说:“我是唯一一个能看懂他的笔迹的人。”
坐下后,我开始担心自己。我不知道如何和他交流。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王先生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面试官。他让我坐在沙发上,自己拉了一把小椅子,面对面坐着,膝盖正好贴着我的。他说:“你问吧!你可以在我耳边喊,我基本上听得见。”就这样,我一下子放松了。这不是采访,而是名副其实的推心置腹。
既然是推心置腹的谈话,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扔到了一边。我问;“你的耳朵什么时候听不见了?”
“那是1954。我被调回北京,住在东城北边的门楼胡同。我住在正房,南有一个大窗户,北有一个小窗户。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打雷。我站在窗边看着雨。突然,一声霹雳。一条火龙从北窗进入,从南窗出来。这条火龙从我左耳旁边经过,只有一寸之隔。当时只觉得天要塌下来,脑袋一响,世界一片寂静。从此以后,除非有雷鸣般的声音,否则我是听不到的。你要一条龙从你耳边经过,我又不聋!”
听了老人的讲述,我不禁露出惊讶之色。我看了看老公的女儿,想从她那里得到确认。她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原因,和小时候生病也有关系。”
我又问:“你是怎么失明的?”
“因为长期的研究工作,在1974,我的眼睛突然失明了。周总理听说后,亲切关怀,指示人民文学出版社给周找个好医院,让他不能失明。后来我找到了协和医院最有名的医生。多亏了周总理和眼科医生,我现在还剩下这半只眼睛。我的眼睛没有完全失明,但我不能再做编辑工作了。”
“从1974开始,你失去了视力和耳朵。是什么让你坚持到了今天的文化研究?”
老子说:“五色盲,五音聋。”。似乎看不见或者闻不到才是抵御声音的关键。但虽然可以掩人耳目,心还是有的!心里还是不甘闲着,只好听着看着。从1974到今天,用这半只眼的努力,写了几百万字。有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有诗词书法的研究。"
34岁时,她从“红”变成了“黑”
“是什么机遇让你走上了《红楼梦》的研究之路?”
“那真是一个巧合,同时它又离不开胡适。
“那时,我是燕京大学的学生。1947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燕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了曹雪芹好友敦敏的诗。这是胡适先生为了考证曹雪芹,多年来一直想找的,但没有找到。我打开一看,大吃一惊。有六首诗与曹雪芹直接相关。这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重要的史料!
于是周写了第一篇评《红楼梦》的文章,发表在《民国日报》上。这篇文章引出了周与胡适的一段佳话。胡适看到周的文章后,很高兴,主动给周写了一封信,也在报上发表了。这样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周说:“我很感谢胡适先生,但我们的学术观点不同。胡适先生的信,当时只同意我考证的一半,另一半持保留意见。那时候我是个少年,朝气蓬勃。不知地大物博,言之有重,故另文与胡适先生辩论。”
胡适很快回信了,一来二去,从1947年冬到次年秋,胡适* * *给周写了六封信,讨论红学问题。胡适可能想象不到,他的六封信给了一个青年学生极大的鼓舞,使周走上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红学研究之路。我不禁好奇地问:“这些信都还在吗?”
周对答道,“这些信已经成了文物。“文革”期间,我的大部分有史料价值的旧信都丢失了,《胡刘汉通》(胡适的六封信)因为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证据,所以保存得很好。”
与胡适的通信成为周红学研究生涯的开端。随着研究的深入,周冒昧地借用了胡适收藏的极其珍贵的甲戌本。
周说:“我当时没有遇到胡适,他敢把这么珍贵的藏品借给我。这是一位名叫孙杰迪的先生从城里带来的,用一张旧报纸包着,上面用红笔写着“燕京大学四楼周先生送”。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胡先生很有礼貌,用了‘先生’这个词。我一直珍藏着这张旧报纸。”
周看到这本书很震惊。曹雪芹的原著和当时流行的是那么的不一样。1948暑假期间,周把这本精彩的书带回了家乡。当周的四哥周苦长看到它时,他惊呆了!原来曹雪芹的《红楼梦》被程颐歪曲篡改得这么厉害。可惜原纸已经发黄变脆,让人看不懂。
“我们该怎么办?没办法研究了我哥说,好吧!我现在下定决心用墨水笔和毛笔抄写这本书。当时没有影印。可惜现在找不到这本书了。1949北平解放前夕,局势紧张。我以为徐佳还在我手里,担心如果损坏了无法赔偿,应该物归原主。所以我专程去了胡夫,东城东昌胡同1号。当时没有见到胡适本人,而是一个中年人打开门,称他为胡适的儿子。我把书给了胡公子,匆匆走了。”
据史书记载,胡适离开北平南下时,留在家里的书有几千本,只带走了两本,其中一本是贾的《红楼梦》,是周还给他的。这说明这本书是有价值的。周经过几年的研究,完成了近40万字的《红楼梦新证》。这本书是他的哥哥周祜·常用小楷写的,并交给了出版社。1953《红楼梦》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那时周正在四川大学教书。书出版后,上海长风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队。这本书缺货,三个月内就把第三版赶出去了。在北京文化大会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后来也在文章中写道:“常茹的书法功力真令人佩服,可以算是我的好徒弟了。”新证书出来后,毛泽东也看了。在毛泽东对五部经典小说的阅读和评论中,有两次提到了新证书。
1954周被中共宣传部从四川大学调回北京,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此后,批判俞、的运动逐渐升级,周很快成为“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周由“红”变“黑”的时候是34岁。有意思的是,当时一位名叫米莱山的美国红学家,在他的著作中称周为“红色的红学家”。
“我受不了梦幻世界。”
我笑着问:“你把红楼梦说得如数家珍,为什么不愿意人家叫你红学家?”
“首先,我已经不是红学人士了。我在海外生活了一年,从1987回来后,我和时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李希凡同志谈了我的愿望,我辞职了。梦幻世界中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求太高。我是一个老学者,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我没有能力处理梦境世界里的利益关系。我为什么要在那方面花费精力?还有,目前在媒体上,普通大众对《红楼梦》并不了解,认为你们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没事干去研究兄弟姐妹的爱情...这简直太可怕了。而且,所谓《红楼梦》里的一些人和事,也是不能被尊重的。大多数人都有怨言。我混在里面,什么都压在我头上,让我受不了。我退出,不参与此事。我自己做学习。”
“不过,大家都知道,你是因为你的《红楼梦》新证出版,才从四川调到北京的。”
“可是,我调到北京后,那年6月我就一步步成了批判的对象。以后,我不仅不会掌管梦境世界的一切,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但是不明真相的人,尤其是学术界的一些人,还是认为我是被调去主持红学一切的。还有一点就是我和红圈的一些红学者没有相同的语言。”
“《红楼梦》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地位。它与我们新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你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吗?”
“红学的地位是毛主席提高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后来运动扩大了,有些爆发了。这已经不是红楼梦的问题了。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学术思想大运动。”
“《红楼梦》不仅对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而且对他们的文化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是的,被普遍重视、喜爱、谈论、研究、表演、演出的《红楼梦》,不再是一部简单的书,而是一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红楼梦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包括对它的研究,也包括许多《红楼梦》研究者和《红楼梦》这个特殊群体。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还没想过死亡。”
“我们刚才谈的大多是学术话题。现在我想问你一些私人问题。你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红到黑,从黑到红。能谈谈你人生中最痛苦的记忆是什么吗?”
“说实话,《红楼梦》是悲剧学术,选它本身就是悲剧。一流大学的学生不屑一顾,有兴趣的人也没资格,就这样落到了我这一代人的手里。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痛苦。当然,这种痛苦只是我个人的小悲哀。真正的大悲,是和全民族的生死相连的。”
周和在这里沉默了,我看着他默默地感受着他说的痛苦。过了一会儿,他说:“你刚才问我这辈子最痛苦的记忆是什么。我告诉过你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时我正在燕京大学学习。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封锁了燕京大学,开除了学生。当时辅仁大学打广告很多学生去,很多学生去读书!我坚决不去,回到了天津老家。回老家不太平。当地有一个汉奸组织叫新民学会,专门征集失学无业的青年学生为他们服务。我不得不藏在地窖里。我老家离天津四五十里,属于大镇。有一天,我亲眼看到了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老师带领一群小学生举着新太阳旗在村口迎接日本驻军。小太阳旗是白纸做的,就是在一张白纸中间用红墨水画了一个红圈。当时在阳光下,小学生手中的小太阳旗刺痛了我的眼睛。我觉得我的心在流血,我的心碎了。所以今天你问我最痛苦的回忆,伤口一下子就被触动了。唉——”
周的痛苦就是我们民族的痛苦。眼前的老人几乎被一段痛苦的回忆攫住了。为了改变他的心情,我赶紧问:“你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我在1968被关进‘牛棚’隔离审查。差不多一年后,我被派到湖北咸宁干校工作。由于我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让我看看菜园吧。有一天,团长跟我说,北京工作需要你,想把你调回来。当时我都不敢相信。去总部拿公函看看。哦,我的天啊!这是周总理办公室发给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的一份特殊电报,周被调回北京工作。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那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我仍然保留着一份特别电报的副本。由此,我突然由黑变红。那是1970年9月5日,这是我的纪念日。据传我和周总理有接触。那不是废话吗?当我是王的时候,我怎么和周总理联系呢?
我被周的跌宕起伏震惊了。面对眼前的老人,我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你今年82岁了。你怎么看待生死?”
“我希望多活几年。不怕死。我这个年纪的人很难积累一些知识。我刚刚积累了一些东西,我刚刚成熟,我的理解刚刚开始深刻,但是是时候结束我的生命了。这是人类的不幸,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我对生命的理解是全面的,主要是精神智能,不是纯粹的自然生命。说到我自己,我很怀念人间的事。虽然我的人生有那么多艰难困苦,也有那么多不如意。我现在很努力,因为我还有未完成的工作,没有人可以取代。感觉身体还是很健康的。我还没想过死亡,至少还没来得及提到日程上来。一个人的生命直到他的身体死去。他可以继续以另一种方式做出贡献。因为他死后思想依然存在,他还有弟子和子女作为继承人,他的作品依然存在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