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中“理解大米”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才能写出教学反思?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认识大米”教学的反思,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在小学数学“理解大米”教学中成功的思考:
这节课要接触的千米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和前面学的毫米相比,公里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和看到的。比如课前,有的同学知道公里,远了就用,有的同学说在高速公路上见过。应该说,学生对公里的了解更早,更有利于这门课的教学。当然,与其他长度单位相比,与学生对“能见度”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相差甚远。另外,由于千米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去想象,也就意味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建立“千米”的概念,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在这节课学习的时候,首先利用学生手中的工具复习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然后带领学生进入操场。因为学生知道操场是400米,让学生走一次感受400米的距离,然后让学生走两次,再加半圈,也就是200米,感受1000米的距离,同时引出。这时候学生就能马上意识到,长距离是需要公里的,同时也能很快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是有公里的,比如走路上学、逛超市、坐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学生很容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亲身经历对公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那么教学和饭的关系,以及单元之间的转换训练,就会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缺点和对策:
公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有些学生很难理解。需要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中慢慢掌握,需要慢慢等待。
对小学数学中“理解大米”教学的思考2。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直观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高度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基础。但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是一个建立抽象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从直觉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大三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面谈谈我对本单元教学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征。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有40厘米高。”"小明的身高是130米."产生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生动地表示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所以在教学中,通过看、比、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1 m和1 cm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我还测量了每个孩子的身高。从而确立了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巩固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厘米和米是抽象的,必须借助某些物体才能理解。比如描述一棵树有多高,同学们可以先想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然后对比一下,树比门高很多,那么树的高度就要用米来描述。
3.建立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估算一个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估计也是本单元学生的难点。1 cm和1 m的概念比较抽象,容易让学生忘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尺子”估算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脚”,对于建立1 cm和1 m的长度概念,并对其进行估算,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交谈中,也可以有意无意地把这些知识拿出来和学生一起练习复习,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对小学数学3“米的认识”教学的思考本课是学生在知道长度单位厘米后,应该知道的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更抽象,因为他们不知道一米有多长。所以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在学习“米”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厘米”的知识。
(1)猜一猜:1米有多长?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当老师拿出一把米尺,告诉学生是1米时,学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用手比划了一下1米的长度。当老师把软尺直立在地上,在腰间打手势让学生观察时。
(2)量:告诉学生1米的长度,然后四人一组,两人拉线,两人用秤测量。这时,一组人会算出米和厘米的关系。
(3)笔画。四人组每个学生拉一根绳子的长度,感觉大概一米的长度。张开双臂,对比一下。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米的长度。然后在教室里找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约为1米。通过比较1 cm和1米的长度,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以米为单位是一个比较长的物体,学生上课参与面还是比较广的,大部分学生还是感兴趣的。
这个班有很多缺点:
要给每个人1和1米长的线,让学生经常感受一米的长度,加深对米的理解。
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不自觉或偷偷摸摸地玩,不能认真听讲。既然这样,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会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让学习工具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