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1.通过经典诵读内化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和伟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这为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阅读国学经典受到古人的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经典阅读应该纳入语文教学,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甚至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语文经典,在阅读过程中与学生实时讲解、交流、分享,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经典的理解,养成规范的阅读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和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优化国学经典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丰富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将中国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推动传统课堂走向现代化和多元化。那么,要提高国学经典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和效果,就必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学经典的魅力,也可以通过讲述经典历史故事或不同角色表演经典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3.科学选择国学经典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国学经典教材要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达到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和提高知识储备的双重标准。在国学经典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培养和陶冶人格的作用,引导小学生了解“仁、义、理、智、信”的中华美德。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材符合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材要脱离传统的呈现方式,保证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创新性和视频化,对孩子的学习和理解有重要作用,进而开发有声、视频、动画等生动的多媒体素材,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有效学习,在有效学习中更有信心。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通过国学启蒙材料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先秦两汉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诗词歌赋的选择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通过多元化的国学经典资源进行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响,通过绘制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壁画、设置古代先贤雕塑、建设美好校园等方式改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收集墙绘设计、字画作品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增长传统文化和经典古诗词的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内宣传栏、读书角、广播站等场所融入国学教育,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进行张贴和阅读交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经典,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组织活动搭建平台

除了课堂教学,还需要各种课外活动作为教学组织的补充。策划和组织与国学经典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既能在学生生活中呈现祖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古诗词诵读会”、“成语纠错大赛”、“经典戏剧表演”、“名句诵读交流会”、“班级特色诵读大赛”等活动,也可以在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又能通过自我展示和鼓励,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