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套好的绘本《数学帮助》
在开篇序言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两个经典问题:我为什么要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好处?国外的教科书总是写得让孩子听得那么舒服,同时又贴近生活,启迪智慧。这套书中的每一本书都用一个故事讲述一个数学概念,让孩子不自觉地被生动的故事吸引,进而引发思考,一步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通过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了解了相关数学概念的由来,还在生活中进行了应用,从而对他们有所启发。这套书虽然是写给5-8岁的孩子看的,但是宝宝听得津津有味。也许他还不明白什么是数学,我们也不需要给他灌输很多专业概念,但我相信他的小脑袋里一定留下了一些印象。
这套书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做高考公益的这几年,接触和了解了国内中学和大学的一些情况。前几天也有人问,中美高等教育有什么区别?我想也许我们应该关注的时间应该提前。其实,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不能简单的和两国的大学教育相提并论。从教材这个小点来说,反映出中美教育的一些观念可能和孩子的出生不一样。我在这里没有贬低任何一种教育的意思。每一种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是,不得不说,国外的教材很优秀。无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第一次接触到国外的教材都是大学教材。我记得那是一本曼昆写的《自动控制原理》和《经济学原理》。那种简单易懂,又与生活极其联系的文笔,深深震撼了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的课本可以写得像故事书一样有趣。后来偶尔接触到一套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只是简单地翻翻它们就让人想学。后来在给孩子买绘本、看绘本的过程中,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对翻译外国绘本的故事感兴趣。而且我发现国外绘本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图片,国内绘本有很多文字,很多说教。而且,这些国外绘本里的一些故事确实引起了宝宝的思考。他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道理和智慧,并运用到不同的场合。我觉得这些教材背后的教育本质值得深思。我感觉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上了大学,很多人就对科目失去了兴趣。我感觉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更注重结果。从小就不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买学区房上重点小学,然后升入重点初中,考上重点高中。高考的关注点是考上985,211等名校。择校选专业热不热,未来就业好不好,工资高不高。甚至大学的自主招生也是优先,分数导向,拔尖。这种越来越功利的思维和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中国的孩子缺乏后劲,甚至很多高智商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最终都会消失,而中国的孩子缺乏创新,整个国家都缺乏创新。从0到1的创造很少,从1到n的创造更多,我觉得也许应该从根源上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从更早的童年开始。
也许有人会抱怨教育制度,但我认为我们忽略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一个伟大的教育,那就是家庭教育。也许我们不能把孩子送到美国去体验那里的教育,但是我们可以尝试融合中美教育的一些优点,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教育我们不能指望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我认为陪伴和观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亲子阅读绘本一样,每天的坚持不一定有什么影响,但日积月累必然会带来结果。我想告诉宝宝,你爸爸不希望你以后考第一,考一百分,而是希望你能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积累智慧,活出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