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爱的文章2

母爱的伟大

我会为世间的爱流泪,为母爱,为父爱,为恋人的爱...以爱情为代价。母爱的真实,母爱的无私奉献。

有一次,我看了这样一部电视剧,它的情节太感人了,我为之落泪...

一天,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出去买菜,她在家和孩子玩捉迷藏。她想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一个没人预料到的好地方,她很得意。她悄悄地躲在窗帘后面,窗帘后面有一扇开着的窗户。外面的风景如此美丽。在卫兰的天空下,远处是郁郁葱葱的草原,附近是懒洋洋的人们。房间里所有的孩子都玩得很开心。为了藏得更隐蔽,小女孩背靠着窗户。突然,死亡悄悄地降临到小女孩身上。她一不小心,人就开始从六楼往下掉。此时她妈妈刚买完菜回来,偶尔抬头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她妈妈扔掉手里的一切,绝望地冲上前去。孩子摔在空中,她妈妈在地上向前飞奔,四米,一秒,三米,两秒。是爱,是深沉深情的母爱。孩子在鬼门关前与死神擦肩而过,母亲却再也没有醒来。后来,许多专家来验证这个故事的偶然性和真实性。他们用许多物体来验证它。这是一个比喻,一个木偶从六楼掉下来,有人站在他母亲的座位上把它捡起来。经过多次实验,总是不成功。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母爱的伟大,真实,无私奉献…..

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山村,一位母亲支撑着身体走进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如果马上入院做手术,她的生命可以延长一年,但这是女儿高考的冲刺阶段。她问医生不做手术她能活多久。医生告诉她,她最多能活三个月。她妈妈平静地说:“够了。”。她选择不做手术。为了女儿的未来,也为了不让女儿分心,她选择不做手术。在选择不手术的同时,我也选择了死亡。她真的不想拥有365天的阳光吗?不,是她的母爱战胜了死亡。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就像一个母亲,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绝症。去世前夕,她毅然做了两件事:一是烧掉了自己所有的照片;二是用“心”写了十几封信。告别那天,她抱起1岁的孩子,对丈夫说:“我走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出国了,要很久才能回来’”。

她去世后,丈夫按照妻子的要求,每隔几个月就给女儿读一封“母亲”从国外寄来的信。就这样,孩子在妈妈的信里长到了3岁。这一天,她的丈夫带回来一个带着行李箱的年轻女子。爸爸对女儿说:“你妈妈回来了。”她永远不会知道,她的生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女儿考上了镇上的一所中学,我爸妈有段时间很高兴,但没多久我妈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原来女儿在镇中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父母很担心。她上学的时候家里借了很多债,现在女儿不争气。读了三年不是死气沉沉吗?妈妈把女儿叫回来,拍拍鼓鼓的肚子,对女儿说,女儿,妈妈又怀孕了。后湾算命的说是男孩,我想生他。反正你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不少。我和你叔叔商量过,我要么不看这本书,要么在叔叔家住三年。听了妈妈的话,女儿流下了眼泪。老实说,她不愿意离开学校。她妈妈看着女儿苦涩的眼泪说,只要你好好学习,你妈妈什么都可以吃。就这样,女儿回到了学校。她花了所有的时间学习,终于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大学。当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回到了家里,但是她没有看到妈妈,也没有弟弟。父亲拿出母亲的一封信,女儿慢慢展开:女儿,对不起,妈妈骗了你。我妈妈没有怀孕。我妈肚子鼓鼓的,是肝腹水晚期的征兆。只是你的学习让我很担心,所以我撒了谎。我想你不会责怪我妈妈。不管你高考考上没有,回来一定要去我妈坟前烧纸告诉她。我女儿的眼泪弄湿了信。

关于母爱的几篇文章

母爱是原始情感。母爱如山!一座伟大的山,一座崇高的山,一座厚重的山...只有当我们理解母亲的爱,我们才能爱自己,让我们的未来发光发亮!下面提供一组表达母爱的文章,作为开展综合阅读活动的资源。

母爱无言

张顺

我听过两个关于我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个流浪者和他的母亲之间。这个流浪者在探亲期满时离开了家乡,他的母亲把他送到了车站。在车站,我儿子的旅行包的带子突然断了。眼看要走了,母亲赶紧解下腰带,包好儿子的行程。解开腰带的时候,因为急躁和辛苦,她脸红了。儿子问妈妈怎么回家,妈妈说,没关系,慢慢走。

很多年了,儿子一直把妈妈的裤腰带带在身边。几年来,我的儿子一直在想他的母亲是如何在没有腰带的情况下步行回家的。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囚犯和他的母亲之间。探监那天,两位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来看望儿子。在游客的五颜六色的物品中;老母亲拿出白布包着的葵花籽给儿子。葵花籽炒过了,老母亲都吃了。没有皮肤,亮晶晶的像密密麻麻的鸟舌头。

服刑的儿子拿着这堆葵花籽,手开始抖。母亲也无语了,撩起裙子,擦了擦眼睛。她千里迢迢去看望儿子,卖了鸡蛋和猪崽,得攒多少钱才能补回路费?来之前,白天辛苦了一天,晚上在煤油灯下吃瓜子。嚼过的瓜子放在一起,好像增加了一点小山一样,谁也不愿意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已经亮了很多个晚上了。

服刑的儿子低垂着头。作为一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该赡养母亲了,他却不能。在所有参观监狱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服是最破烂的。母亲的一口瓜子,蕴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他后悔了。

有一次,一个同龄的朋友跟我抱怨我妈,说她不识字,不懂事,什么都不会,还唠叨。于是我给他讲了这两个故事。听完,他两眼朦胧,半天说不出话来。

母亲的心

叶倾城

我的朋友告诉我,她祖母年老体衰。

我奶奶一开始不认识我爷爷,坚决禁止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和她睡了50年的妻子,不得不睡在客厅。然后有一天奶奶出门不见了。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终于把她找回来了。原来奶奶一心想找到童年的家,不肯承认现在的家和她有任何关系。

哄着骗着,她终于说服了奶奶留下来,却忘了自己从小带大的侄子侄女,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饭吃。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着饭碗:“走开,别吃我的饭。”让全家人哭笑不得。

还好奶奶还认识一个人——朋友的妈妈,还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见到她,我都会满脸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时分,我搬了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甚至何苗苗的女儿也大学毕业了。

外婆家在这件事上是对的,如果她还想回自己家,就威胁她:“你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奶奶马上就安静了。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朋友的妈妈亲自做了一顿家常饭,招待客人。奶奶在饭桌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动作。每当桌上端上一盘菜,奶奶都会警觉地四处窥探,偷偷摸摸,就像一个准备偷吃糖果的孩子。最后,判断没人理她,奶奶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一大筷子菜放进了口袋。主人和客人都大惊失色,但都装作没看见对方,只有奶奶自己,仿佛相信自己做得非常巧妙和隐秘,露出了欢快的笑容。那顿饭真是...这有点困难。

最后一道菜上完,朋友的妈妈一直忙得不可开交,从厨房里出来,一边从盘子里拿起一些剩菜,一边问客人“吃了没”。这时,我奶奶挨了一枪,爬了起来。——她抓住女儿的手使劲拉。她女儿不解,只好起身陪她。

奶奶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体挡住所有人的视线,然后在口袋里掏东西,笑着把刚刚藏在里面的食物拿出来,塞到女儿手里:“毛毛,我特意留给你的,你吃吧,你吃吧。”

女儿手里捧着一堆各种混合的、挤压过的食物,过了好久,才等一会儿抬头看见妈妈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疾病切断了奶奶与这个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忘记了生命中所有的联系和所有亲爱的人。唯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死去,但永远不死的是母亲的心。

领着妈妈过马路

匿名的

周末下午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年近六旬的母亲有些力不从心。她必须出去买些好吃的招待我们。妈妈说:“等你回来,妈妈给你做饭。这不是负担,这是乐趣!”我说:“我陪你去!”妈妈乐呵呵地说:“好,好,你说什么就去买什么。”

要去市场,你需要走人行道,然后过马路。正是下班时间,街上车来车往,人潮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的腿看起来很笨拙。她提着菜篮子,走在我旁边,说着父母的闲话。我很耐心很耐心地听她说。孩子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你就会找到食品市场。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子抱在怀里,腾出右手伸向我...

刹那间,我的心颤抖了: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啊!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必须每天穿过一条马路去上学。母亲在一家包装厂工作。学校在城市的东部,工厂在西部。我妈妈担心我的事故。你每天都要送我,你还要送我过马路才转身回去工作。过马路的时候,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手心里,领着我过马路。然后他弯下腰,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有车来就不要过马路”“和别人一起过马路”...

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经长成一双男人的大手。过去的泥石路已经改良成了水泥路。过去的年轻妈妈满脸皱纹,手指细细的,却依然那么熟练的牵着手。她这辈子受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都被头发卷走了,但她永远抹不去对儿子的爱。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怀里接过篮子,捧在手里。另一只手轻轻握着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次过马路都是你牵着我。今天让我抱抱你!”母亲眼里闪着惊喜,笑容荡漾,像一个老农面对农田的大丰收,像一个渔夫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母亲的感受

梁毅·李国正

我叫康中奇,是散叶电装公司电控厂的一名卷绕机工。我今年47岁。6月的一天,1979,11,我8岁的儿子初辉期末考试的时候觉得左耳很难听。我带他去看医生。由于医生的极度不负责任,给儿子留下了终生的痛苦——一场医疗事故,导致他的耳朵完全失聪。

我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北京上海的医院转了一圈,找了很多专家教授,但是孩子的病并没有好转。在上海,绝望中,我曾经求医生把我的听觉神经移植给孩子。医生说:“我们理解你爱你的孩子,但是如果手术出了问题,你不会想你妈妈吗?”……"

才10岁的孩子从此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

从上海治疗回来后,肖楚辉的口齿不清。俗话说“十聋九哑”,听力的消失严重损害了他的语言能力。我采纳了别人的建议,准备送他去聋哑学校。那天早上,我带他到聋哑学校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大哭起来,说:“妈妈,我不去聋哑学校了,我会忘记语言的。”耳朵好,不会说话怎么办?“孩子的乞讨让我心里颤抖,悲痛欲绝。我拉着他的手离开了那里。

回到原来的学校后,他聋了,听不到老师的声音,只能看课本。为了不使他丧失语言能力,我尽力教他读我的嘴,一句一句地读,听不懂就用笔写。但是我才上了七年学,一年级还能辅导。到了二年级,就更难了。我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辅导他。我渐渐意识到,人的一生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作为母亲,再难过也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决心用母亲的忍耐力点燃她心中希望的火花。但是1984,孩子最终因病高中考试不及格。

这是我预料到的,但孩子非常痛苦。为了鼓起他的勇气,我从一位医学教授那里找到了《海伦·凯勒》这本书。我对孩子说:“海伦的眼睛、耳朵、嘴巴都不太好使。”你比她强多了。海伦有安妮老师,妈妈是你的老师。你信任你妈妈,一定要把你培养成大学生。“孩子扑进我怀里,我的裙子被泪水打湿了。

从此,我选择了一条崎岖的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

一天晚上,我的阿姨和叔叔拿着一份报纸来到我家。一进门,他叔叔就说:“我有好消息告诉你。辽宁文学院中文系招函授学生了。”我和孩子一商量,第二天就报了名。

1985 65438+10月,文学院开学。每周日面授。但是孩子听不到老师的声音,看不清老师的嘴。我们做什么呢想了想,却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突然,一个荒谬的想法涌上心头:我要去给他上课。

从此,我带着儿子的听力卡,怀着一种焦虑的心情,跨过了大学的校门。

刚开始总有人问我“你这个年纪怎么还在读书?”我总是“四处看看”

他不想说是为了儿子读书,更不想说我儿子是聋子。一个母亲的想法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当时函授站设在鞍山商业中专,来回要20多里路。两年半来,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都没有缺过一次课。听课的时候,我总是坐在前排认真听讲。哪怕老师讲个笑话补充课文,我也要尽量记下来,讲给家里的孩子听。我尽量把孩子的思维带进课堂。我文化背景差,接触大学课本极其困难。尤其是古代汉语,让我晕头转向,一头雾水。

但是如果我学不会,我怎么教我的孩子?

每次下课,我总是跟着老师提问。中午其他同学都去吃饭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吃着干面包,补老师说的题。我最心疼的不是钱,而是时间。时间,对于即将步入50岁的我来说,是如此的珍贵!

我的团队实行计件工资制。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下班回家还要做饭洗衣服。吃完饭,我想早点睡觉休息,看电视。但是我不能!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就是我们学习的时间,什么都不能占用。在家里,桌子和床上摆满了《辞海》、《说文解字》等参考书。有些书太小了,我得用放大镜和老花镜。娘俩每天都要学习到半夜。

1985冬天的一个星期天,雪下得很大,风卷着雪花打在窗户上,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音。我得了重感冒,全身酸痛。我感觉糟透了。但是,看到孩子准备的书包和期待的眼神,我艰难的起身,拖着沉重的身体去了学校。晚上回来,孩子们已经在路边等我了。两个女孩一见面,他就抱着我直转圈。一瞬间,我所有的疼痛都完全消失了。其中的乐趣是别人很难体会到的。

还有一次,孩子的父亲出差了。我去上课的时候把钥匙忘在家里了。晚上,我冒着暴风雪,一步一步推着自行车从学校回来。你怎么敲门都没关系。我又冷又饿又累,坐在外面的石头上,看着楼上窗户里的灯光,各种复杂的感觉涌上心头。直到孩子觉得不对劲,从窗户往下看,才发现筋疲力尽的妈妈。当他走进房间的时候,他含着眼泪和我握手。这种情况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也许,世界上只有母亲能从那种说不出的苦涩中尝到无尽的甜蜜。

对我们来说,学习就像爬山,每一步都很难。有一次,我教他诗歌的格律,我也解释不清楚。用嘴说话,有的嘴不准;用笔写,有些意思看不懂。孩子不耐烦了,干脆把书推到一边说:“这么难,我不学了。如果我不是聋子,何必这么麻烦……”听到这里,我心里很难过,泪水像碎珠子一样充满了眼眶。孩子吓坏了,扑通一声跪下:“妈妈,妈妈,我错了。我不会让你生气的。我会努力学习……”我擦干眼泪,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

1985年6月,文学院举行第一次考试。那天,我把孩子送到考场,对监考老师说:“这孩子耳背。如果你有什么事,请用笔给他写信。”然后,我拉着孩子的手,鼓励他说:“祝儿子成功!””他点点头说,“妈妈,别担心!“考试结果,楚辉古文和文学理论分别考了965、438+0和94分,在学生中排名靠前,受到院长表扬。

1986结束,初慧一下子考了四门。65438年2月8日考试放榜。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我匆匆赶到学校看了一下名单。当我看到孩子四科都过了的时候,我几乎高兴得跳起来,上了车,拼命往家跑。我一进房间,他就扑到我身上抱住了我。我和妈妈高兴地翻来覆去,直到累得倒在床上。那一天,我和孩子都哭了。

1987年6月28日,孩子通过了最后一课,几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为了打好基础,他还参加了自学考试,已经取得了9个结业证书。并自学了书法、绘画、篆刻、盆景艺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孩子人生的开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管怎样,我都会跟他走,我会亲眼看到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即使我闭上眼睛,我的心也是清楚的。

(摘自8月1987冶金新闻)

母爱既是船,也是岸。

韩静霆

那年5月,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敲开了我的门。我隔着门听见老人的鞋在地上拖的慢悠悠的声音;时间长是老问题了。“是谁?”“我。”终于犹豫了。妈妈,妈妈,你听不出你儿子的声音吗?难道你猜不出是你放了23年的鸟吗?

门嘎吱一声打开了一条狭窄的缝隙。哦,妈妈!妈妈的眼睛!

那双眼睛,慢慢抬起。老人的眼睛被火熏着了,他很努力,经常哭,眼睛耷拉着,干涩。下眼睑垂下一个大泪囊。眼睛看着穿制服的儿子,困惑,判断,冻结。我真的不认识他。

“妈妈!”我喊了一声“妈妈”,妈妈眼里的光立刻颤抖起来,嘴唇颤抖着,细小的皱纹。她问自己:是谁?是敬亭吗?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母爱就是这样。她是世界上最无私、最自私、最高尚、最不宽容的人。最真诚,最温暖,最温柔,最善良,最长久,亲爱的。一个母亲无私地为儿子奉献了半辈子,自私地渴望用爱的红绳绑住儿子。母亲带着崇高的艰辛和不宽容养育孩子,夸大孩子微小的优点,甚至为他们的弱点辩护。她的爱会一直延续到她死,会变成孩子骨头里的钙,血液里的盐,汗水里的碱。母亲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我在张家口、坝上、长康峪、鲁东等地看过的“望儿山”。大概,世界各地都有“望儿山”,都有天天盼着离家流浪的妈妈。妈妈还在盯着我。那些朦胧的眼泪!

突然想到一个星期后怎么走,儿子有些自私。我怕我得说“走”,让我妈伤心。

我记得10年前我匆匆赶回,匆匆离去。在我离开前的那个黎明,我在梦里醒来,听到厨房里的啜泣声。穿好衣服起床,只见老母亲一边弯腰往炉子里添火,一边流泪。

“妈妈,现在才4点。现在还早。你忙着做饭干嘛?”

“你爱葱花饼,你爱吃。”

如果儿子喜欢吃猴头熊掌,母亲也会翻山越岭去找!回家那天,我妈用她的大胸口袋掏了一会儿青杏,然后去买爆米花。她也把这个40岁的军人当成了孩子。受不了青杏,受不了爆米花,受不了含着泪的葱花饼,受不了离别时刻。

母亲原来是一个意志坚强、脾气暴躁的人。她在14岁时被卖为童养媳。我出生的那年,父亲被诬陷入狱。我妈领着我爸前妻留下的一男一女,依依不舍地把我放在芦苇席里,遗弃在荒郊野外。感谢邻居的阿姨,她把我抱起来,劝她养我。为此我暗暗恨我妈。小时候有人取笑我说,哎,你是哪里人?从树上掉下来的嘴?我恶狠狠地说:我是从万人坑里捡的,她是后妈!理解你的母亲也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长短,但理解需要离别。在我的印象里,我妈好像不太在乎我的远行。19岁离家,去北京读书。大学毕业恰逢十年浩劫,被发配到农场工作。在那些悲伤的日子里,我做牛拉犁,做马车,人不人鬼不鬼。清理班级队伍时,人人自危。我已经三个月没有给家里写信了。母亲写了一封信,歪歪扭扭的字涂抹在纸上——

“静霆,你有没有搞错?你变成反革命了吗?如果你成了反革命,回家吧。我不会让你做任何事,我会喂你……”我的眼泪落在信纸上。

妈妈,妈妈,你的怀抱是你儿子最后也是最可靠的小窝!你的眼睛永远是我生命之船停泊的港湾!记得后来有一次回家,你说:“等你老了就知道舍不得儿子了。”含泪说道。

但你总是要去。你必须离开你母亲的怀抱。你是一名士兵。可你还是不敢看妈妈摇摇晃晃的背影和泪眼婆娑的样子。你没有看着妈妈的眼泪,但你的心里永远有她的眼睛。

那时候我明白了,妈妈的眼睛是可以珍藏的。儿子总能把母亲的目光带到远方。

我搀扶着母亲走进黑暗的小屋。房间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让我觉得亲切,觉得自己变小了,又变成了小孩子。70多岁的父亲坐在那里发呆,说不出话来,没有眼泪,没有喜悦,也没有悲伤。父亲患脑血栓,瘫痪失语。我看到我妈用勺子喂我爸。我看见她用自己矮小笨拙的身体背着父亲解手;我看见她在打扫她父亲的卧室。我妈就这样默默的承担着家庭和生活的重担,很少在信里跟我说家庭负担重。

我感到内疚。不孝,你这个不孝的儿子!但你还是得去。

转眼间,就是离家的日子了!我不知道怎么跟我妈说离开的意义,只是磨蹭着收拾东西。我能感觉到妈妈的目光在我背上。离别,大概是人类最痛苦的时刻。还记得吗,上次去我家,吉普车动了。万万没想到年迈的母亲在门外的斜坡上跌跌撞撞地跟在车后跑。她喊道:

“你的腿有问题!天冷多穿点衣服!”

后来我妈给了我二十多双毛毡和毛绒鞋垫。真不知道我妈昏花的眼睛怎么能看到这么小密密麻麻的针脚。

后来我妈送我一条驼绒棉裤,膝盖和臀部都是兔皮。她不知道在北京不用穿这种驼绒兔皮棉裤三九天。太热了,不得不放在箱底。为了让妈妈的眼睛稍微放心一点,不那么担心,我在回复里撒谎说那条棉裤特别舒服,我穿了一冬天。

谎言能报答母亲吗?但是世界上有哪个孩子不会对妈妈撒谎呢?

我骗我妈说,我很快就回来。我撒了个谎:你媳妇孙子会来的。我说可能中秋、元旦、春节肯定会来...我妈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没说。她的眼睛回答我:孩子,我不相信!"

在我看来,最难的离别,是一个游子对白发母亲的告别。见一次少一次,是不是?走的那天,我真的不敢再看妈妈的白发苍苍,泪流满面。我安排了很多同学亲戚安抚我妈。有人说,公交车来了,我天天跑,冲出门,上了吉普车。车门关上的那一刻,我这个40岁的军人竟然哭了。我含着泪望着窗外,但是——妈妈没有出去给儿子送行。她没有含泪送我。

我很容易想象我妈此刻的心情。她的儿子离开了她,她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一名士兵告别家乡,回到军营。她不得不忍受痛苦。哦,妈妈,我知道,我还在你的眼里,你含泪的眼睛永远是你儿子停泊的港湾。但是你,一个士兵的儿子,他热爱他的船,必须驶向远方的海岸。必须远航。是的,你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