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选》原创|主题|欣赏|摘要

原文|主题|欣赏|文学名著《汪曾祺文选》摘要

作者简介(见《大闹笔记》)。

内容摘要

岳阳楼

岳阳楼值得一看。长江三胜,王腾馆,黄鹤楼都没了,就剩这岳阳楼了。岳阳楼原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中学书记张硕所建,但在中国人的普遍印象中,岳阳楼是滕所建。滕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出名。中国过去的学者很少不读岳阳楼的故事。《岳阳楼记》开篇写道:“四年春,滕驻巴陵县。第二年,政府就会和谐,一切都会繁荣……”虽然写得很清楚,但滕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加其旧制”。然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并不多,一直认为它是滕所建。岳阳楼这个名字和滕是分不开的。腾一生所做的事,除了他建岳阳楼,其他的都忽略不计,好像他做了一辈子。腾因岳阳楼而不朽,岳阳楼因范仲淹的战绩而不朽。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么多人不会知道岳阳楼,也不会向往岳阳楼。《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尤其脍炙人口。可以说,岳阳楼因为这两句名言而名满天下。这大概不在滕最初的预料之内,也超出了范仲淹最初的预料。胸有数万兵的老子范的事迹并不广为人知。除了几句,最突出的是《岳阳楼记》和《一个故事》中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许多后代,对中国知识分子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人是一百个老师,但一句话是世界的法则。唉,做声明的价值是沉重的,也是伟大的,但是可以马虎!写这个记录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流放在邓州,也就是现在的延安,听说他根本没去过岳阳。《实录》对岳阳楼周围景色的描写完全超乎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他没去过岳阳,但比很多在岳阳生活久了的人都真实。岳阳的风景是虚构的,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实而深刻。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想法,想象力可以被调动起来,从别处获得的印象概念可以被集中起来。范仲淹可能没见过洞庭湖,但他见过很多巨沉小泽。他是吴县人,一定见过太湖。我深深怀疑他对洞庭湖的描述,有些是借用了太湖的印象。岳阳楼不再是滕重建的了。这座建筑烧毁了几次。据《巴陵县志》记载,岳阳楼毁于明崇祯十二年,陶宗孔升任重修。清顺治十四年,毁于火。康熙二十二年,知府李和知府赵捐资重修。康熙二十七年毁于火,直到乾隆五年,巡抚班底才集资修缮。因此,樊姬所说的“上面刻有唐宪和现代诗人”已不复存在。现在楼上乌木屏风上刻的岳阳楼的故事是张昭写的,楼内的对联大多是“道州和嵇绍”写的,到处都是他写的。张和何都是干人。但人们仍然相信这是滕建造的建筑,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如此深入人心。也有可能是藤楼的旧样经过两次修复后被保留了下来。现在还能看到900多年前的刻度图案,弥足珍贵。我在别的地方没见过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整个建筑为纯木结构,四柱三层楼,盔顶。主楼有三层,高15米。中间四根巨型楠木柱从地面到顶部承担了整个建筑的大部分重力,再以十二根宝柱为内围,十二根檐柱为外围,相互牵制,形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是纯木质的,有接缝和榫头,没有钉子和铆钉,一块砖石。建筑结构精致,但看起来端庄浑厚,雍容华贵,没有一点鸡毛蒜皮。在辽阔的洞庭湖上,它是非常具有气势和神韵的。岳阳楼本身就很美,尤其是它所占据的地形。《朱》似乎与长江有一段距离。黄鹤楼在蛇山,青川历历在目。适合俯瞰和俯视。楼在河之上,河之外,离河,离楼。岳阳楼好像是直接从洞庭湖长出来的。楼在岳阳楼西门之上,洞庭湖在城门口。躺在楼外女墙上,仿佛洞庭湖就在脚底。如果你扔一块石头,你可以听到水在响。建筑和湖是一个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就不是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就不是洞庭湖。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湖中来来往往的帆船,渔歌对答,还可以和船上的人说话。同时,你可以从远处看到广阔无垠的悬崖,北部的巫峡,南极洲的潇湘湖,以及远处的咸宜,这些都令人赏心悦目。“吞云吐雾,逐梦岳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爬岳阳楼那天下雨,游客不多。三四级风,洞庭湖的浪不大,没有白花。当地人不能说是“浪”开花,是“涌”开花。“浪”和“涌”有这样的区别,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可以增加一种对“洞庭惊涛拍雪”的新认识。晚上读《岳阳楼新词选》。读多了,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最有神韵的是孟浩然的对联和杜甫的“东有吴国,南有楚,能见天地无尽飘”。刘禹锡的“遥望洞庭湖,银盘中有青螺”,把大境界变成小场景,另辟蹊径。许唐因《洞庭》诗,当时被称为“许洞庭”,但“举目四望,疑无陆,中间有山”也不过是巧。滕的《临江仙子》在“吞云吐梦,已围城岳阳城”“曲终不见,江上峰青”的整句感动中,太轻松了!吕洞宾的绝句:“袖中青蛇,黄昏游月娥,胆壮。三醉岳阳人不知,郎吟飞临洞庭湖”,有点仙气,但我怀疑是伪造的(阿清朝陈赓远写的《岳阳楼记》诗中有一句:“可惜忠魂无处饮,却教羽客住华蓥”,主张以岳阳楼为宗主,请楼上吕洞宾塑像出来,我准备投他一票)。写得最美的是屈博士的《洞庭秋风·浪·叶》。两句话就写完了洞庭湖!

作品赏析汪曾祺的散文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核心是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从不流露在文字表面的。他很少写纯抒情的散文,他认为散文的情感要适当克制。太情绪化了,就像一个老人写情书,他说他有点不好意思。他觉得他读过的一些散文有点感伤。因此,他的散文大部分是叙事性的;也是双方的讨论。他的散文不像伏尔泰和叔本华的辉煌之作,也不像蒙田的深刻优美的关于人生哲学的长篇散文。他的散文继承了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在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张岱和龚自珍的痕迹。汪曾祺认为,作家是感情的生产者。他说,作家是一种要不断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自己的感受的人。但是,感情只是包含在他的作品中,而不是直接流露在他的文字表面。《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篇蕴含着对老师深厚感情的文本,其中所描写的沈从文先生的事迹非常感人,或者说所描写的事迹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的感情浸润在这些事迹中。比如写沈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他总是在“创作课”上带一大摞书给学生参考,在“小学史”课上夹着很多纸卷,而这些纸卷就是沈老师用毛笔为学生抄写的史料。比如沈老师热心为学生向报刊推荐稿件。“他这辈子给别人寄稿子用的邮费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这些叙述都包含了很深的感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表现出什么。汪曾祺对沈先生后来从事文物研究的原因的描述是独特而深刻的。这是因为作者在情感上对沈先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尽管他克制着不表露自己的感情。他描述说,沈先生年轻时对文物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他从这些手工艺品中看到了工人的创造力,他对一件手工艺品的童真令人感动。因此,笔者戏称沈先生的文物研究为“抒情考古”。作者要写的是沈与考古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为他的散文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汪曾祺说,他对人生有一个朴素的信仰。他认为人类和中国都有希望,他想对读者产生一点影响。然而,他的作品不是悲剧。他说他的作品缺乏崇高和悲剧美,他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他说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决定的,不能强求。汪曾祺在描述沈从文先生的人格时,把一种非功利的生活描述得令人神往。这种生活的特点是:执着于工作和学习,像孩子一样天真,对生活充满兴趣,从不消沉,无机,较少世俗的顾虑。恐怕“多听几个心地淳朴的人,几个早晚都开心”才能形容汪曾祺作品所追求的境界。汪曾祺的作品,乍一看很有学问,但进一步看,很有可读性,很吸引人。岳阳楼的故事,除了用了一点篇幅描述岳阳楼壮丽的景色,可以说是信息量很大。介绍了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著名散文《岳阳楼记》,并介绍了这座建筑的建造历史。然后又说范仲淹当时不在岳阳,而是被贬到了邓州,甚至听说范仲淹根本没去过岳阳。因此,这篇文章很自然地引出了对想象与创作关系的讨论。散文就是这么引人入胜,魅力无穷。然而,这种魅力从何而来?似乎这里的深层动机只能是作者对世俗事务的浓厚兴趣,对爱情的执着,对生活本身的执着,对常见事物的天真童心。然而,尽管如此,一部好的作品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产生的。作者的女儿曾问他:“你还能写一篇《受戒》吗?”他回答“我写不出来”,因为一个人写一部作品,是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原因造成的,有一定的偶然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汪曾祺的创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数量并不是很大。但可以说每一篇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探索,结构端庄大方,没有一点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