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去法国留学的利与弊
据了解,法国孩子在小学是没有作业的,在中学,作业量最多的时候,一天只有半个小时。与负担直接相关的考试也被淡化到平时的考试中,不被重视和重视。学生之间不会互相比较。他们考得好不好是他们自己的事,没有旁观者。所以学习成绩不是评价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尽管如此。法国教育仍然面临着“减负”的话题。据法国教育专家介绍,法国儿童每周上课四天,周三和周末休息。看似轻松,实则不然。他们认为孩子四天集中学习负担更重。“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午休只有两个小时。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分心,不咆哮?”
于是,新总统奥朗德决定顺应民意,以教育改革为主攻方向,提高政绩。他打算缩短每天的上课时间,恢复周三上午前半节课的作息制度。
然而,在新制度实施之前,它遇到了全国性的教师游行。他们声称法国儿童已经是欧洲最沉重的负担。“德国孩子每天下午都不上课。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增加负担?”此外,老师还抱怨,周三的额外作业谁来出?家里没人带孩子,谁负责?教师工会也对此表示不满。“政府怎么能单方面决定如此重大的问题?孩子日常课减少,学校提前。他们的课余生活谁来负责,谁来买单?”甚至当地政府对此也颇有微词。“随着作息制度的改革,资金投入会增加。负担太重政府怎么办?”
二、轻松教育,看起来很美?
法国教师属于公务员系统,不属于高收入阶层,但岗位相对稳定,假期长——休息日和节假日加起来一年大概150天。在许多学校,缺少教师是常事。一旦老师不在,他教的班级就处于“放羊”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缺席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2008年,法国教育部决定在周六早上停止所有课程,主要是因为太多学生缺席。
在无限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的尊严是无法建立的。一个调皮的孩子可以无数次打断课堂教学,老师对他的惩罚就是抄课文或者写检查。如果学生拒绝执行,老师也无能为力。松散,在学习上表现为放任自流。法国孩子很少有认真学习,努力学习的习惯。上课练习,一边聊天,随便应付。下课后把课本锁在柜子里,轻松回家。20分的考试,5、6分的人很多。没人会担心,也没听说过送孩子去补习班。都说创意只有通过易学才能学会,但如果没有知识储备作为前提,所谓的创意也是无本之木吧?
行为很少被约束的孩子,道德习惯没有规矩。有一次我在超市买东西,当地一所著名中学刚放学,一大群孩子吵着要进超市选零食。过了一会儿,突然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走过来对我说:“先生,你有20岁的吗?我想买这个,只差20厘米。”(20厘米折合人民币1多,不是什么大数目)。谁能忍受看到一个可爱的孩子仅仅因为20岁就买不到他心爱的食物?我当然会马上给他。后来他告诉他的法国朋友,他却摇了摇头:“他不只是向你要。他可能找到了几个人。这些孩子被惯坏了!”法国孩子每个月的零花钱一般都是父母给一个额度,花完了就没有再补的可能。尤其是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法国人花钱比中国人更谨慎。但是孩子们可以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一个法国朋友跟我说,他儿子跟他说他很喜欢一件皮夹克,他觉得真的很好,就给儿子买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从来没有穿过这件衣服。经过仔细调查,我意识到我上当了。儿子告诉他,同学看中了这件皮夹克,跟他订了。于是他让父亲买了,然后卖给了同学,卖的钱已经花完了。据说这种事情在法国孩子中并不少见。
另一方面,这些孩子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因为压力小,自由多,所以大部分法国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青少年可能在玩过家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男朋友和男朋友了。没有竞争的挤压,孩子们相处简单友好。任何有困难的人都会蜂拥而至帮助解决。这种简单体现了一种美。生活应该是阳光透明的,尤其是孩子。我很喜欢法国孩子的眼睛。第一,近视的少,眼睛清澈透明。第二是看人的时候要开放友好。
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比中国孩子调皮得多的外国孩子,上了大学却变成了彬彬有礼的绅士淑女,能够独立应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法国朋友讨论这种现象时,他们告诉我18岁是父母和孩子的一条分界线。18岁后,你是成年人,孩子自己负责;而父母则可以完全卸下教育孩子的重担。所以孩子会很快长大,没有任何依赖。
在法国如此宽松无压力的教育体制下,学校能否培养出顶尖的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第三,找到中西教育的平衡点
如果综合考虑东西方教育,会发现各有利弊。
中国的沉重压力,在某些情况下,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不平等。在法国学习因为国家高福利所以很轻松,以后不用工作也能享受生活。这两种教育方法都会给国家的未来蒙上阴影。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正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我觉得那就是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给每个孩子适度的压力。/zd/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