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新教材安排都指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始于行动。如果切断了行动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会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作为传统教学形式的补充,动手实践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且学生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老师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明明只是走个形式,却很难达到真正的实效。主要问题如下:1。为了保证实践活动能够在教学时间内完成,老师设计了严格的操作流程。事实上,学生的操作是基于老师的思考,而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实践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用在几何和图形上,其他部分很少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和解决问题。3、操作内容枯燥,激发不了学生的操作兴趣。就这样,看似热闹的实践活动课经常上上下下,学生学到的真正有用的东西却很少。此外,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研究动手实践的有效性,试图通过我与学生的探索,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让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让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主题名称的定义和解释

1,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自己进行的一切运算活动,一般指制作学习工具、感知经验、测量物体、绘制统计图表、设计游戏等。

2.有效性

“有效性”是教师和学生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追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计划在一年内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项目准备阶段(2014年9月)

1.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数据和文献,学习积累知识。

2.选择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3、制定实施细则,形成开题报告。

(二)项目实施阶段(2014,10 —2015,5月)

1,以教材为基础,收集资料,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开展实践活动,及时记录和反思,形成书面材料,交流总结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

2.邀请同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观察、点评和分析,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材料和经验。

3.收集整理实验中的材料,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三)项目总结阶段(2065438+2005年6月)

1.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完成实验报告。

2、自我评价,完成报告。

项目结果的预期和陈述

通过这种研究,学生的实践活动是真正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并形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和一盒小课题“档案袋”,以及生成的小论文、小短文、教学设计等。